俗话说:“忍常人不能忍之辱,吃常人不能吃之苦,必能做常人不能做之事。”能够忍耐者之所以成大事,是因为在默默的忍耐之下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力量。
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自幼家境贫寒,温饱都难以保证,读书自然是很奢侈的事。但为了读书,他帮人打短工,甚至离乡背井到齐国拜师,跟鬼谷子学纵横之术。
自感学业有成的苏秦,告师别友,游历天下,以谋取功名利禄。一年后一无所获的他实在无法再支撑下去,就穿着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到家时,妻子看到骨瘦如柴、全身破烂肮脏不堪的苏秦,摇头叹息,继续织布;嫂子见他这副样子,扭头就走;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还暗自讥笑他。
看着家人的反应,苏秦惭愧而伤心。他关起房门,不愿见人,对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苏秦又重振精神,搬出所有的书籍,发愤再读。
他每天研读至深夜,有时候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有一天,实在困倦难当的他又睡着了,但他猛然惊醒——手臂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一看是书案上放着一把锥子,为此他想出了一个不打瞌睡的办法——“锥刺股”。以后每当要打瞌睡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让自己猛然“痛醒”保持清醒。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鲜血淋淋,不忍目睹。
在经过多年的坚持、忍耐,在经受了常人不可承受的痛苦,立志成才的苏秦终于学有所成,纵横六国。
从苏秦成功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忍耐的重要性。失败的他,面对亲人的冷漠和讥笑,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而是自我反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刻苦奋进,为了不让自己在攻读中睡着,他不惜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正是忍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苏秦才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事业。
要知道忍耐是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是一个人能够成功做好一件事情的精神支柱。只有忍得住成功过程中的寂寞、困苦和折磨,一个人才能在奋斗的过程中变得强大,才能最终有所收获。
春秋时期,战败的勾践为了复国,在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后,到吴国做奴仆。
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住在他父亲坟墓旁的石屋里,给他喂马。勾践非常顺从,不但喂马,夫差坐车出门,还给夫差牵马;夫差病了,他亲自侍奉,非常周到。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他回越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怕安逸的生活消磨了斗志,就用干柴草当褥子,还在吃饭的地方挂了一个苦胆,每逢饭前,先尝尝苦胆的味道,还问自己:“你忘记耻辱了吗?”勾践还亲自参加耕种,他夫人织布,用以鼓舞百姓勤劳耕作;他改革内政,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好让自己的国家变强,不再受欺负。
过了几年,越国暗中强大起来,勾践看时机成熟,就向吴国大举进攻,夫差被逼得走投无路,自杀身亡了。勾践最终实现了自己复国的愿望。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对于做大事者来说,忍辱负重是成就事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只有能够忍别人不能忍,才能成别人不能成。能在各种困境中忍受屈辱是一种能力,而能在忍受屈辱中负重拼搏更是一种本领。小不忍则乱大谋,凡成就大业者莫不如此。
忍耐是由于人们对成功的极度渴望而产生的一种坚毅的力量,是对努力的另一种诠释。那些动辄就忍受不了困难的人永远不能有所成就,相反只有愿意为成功付出代价,愿意为成功忍受痛苦的人才能在最后获得成功,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