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要死,人死后对其优点进行肯定,对其高尚品质进行颂扬,有利于弘扬美德,激励后人,毛泽东也常因此对逝者进行褒扬,但是,这样的褒扬他多是以挽联、挽诗的形式出现的。
郭沫若的父亲郭膏如于在四川乐山老家去世,享年86岁,毛泽东等八名同志联名赠送了挽联:
先生为有道后身,衡门潜隐,克享遐龄,明德通玄超往古
哲嗣乃文坛宗匠,戒幕奋飞,共驱日寇,丰功勤石励来兹
上联开门见山赞扬郭膏如老先生的立身、处世、为人,说郭老先生德行高尚,隐住在简陋清寒的居室里,但获得了长寿,其美德超过古人。
下联高度评价郭沫若在此之前的文化上的巨大成就,深远影响和抗日战争中的业绩。“哲嗣”是对人之子的敬称,这里指郭沫若。说他是当代文坛上的巨匠,学术上有重大成就,为众推崇,抗日战争时期在军队工作,为驱败日寇作出了贡献,他的不朽业绩镌刻在石板上而永存。(14)
1942年5月25日,中国远征军师长戴安澜在入缅作战时不幸牺牲。同年12月,由国民党军委会桂林行军主任李济深在广西全州主持追悼大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给大会送去了挽诗、挽联。毛泽东的挽诗是: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殉命,壮志义无违。
戴安澜,1904 年生,安徽无为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参加过北伐,历任国民党军队的旅长、师长。1942 年春,率第 200 师,作为中国远征军主力入缅对日作战,在同古(又译“东瓜”)、“棠吉等地屡次给敌以重创。同年5月18日,戴率部与日寇作战时,为流弹击中,26日壮烈牺牲,时年38岁。经美国国会批准,由总统授予一枚军团功勋勋章。”(15)
毛泽东挽诗前两句,交代了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大背景及戴将军不辱使命慷慨赴敌的原因。《采薇》曲出《左传》,意思是,周文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狁狁之难,天子命将率兵到边疆作战、御敌。他们唱着《采薇》歌出征。后人把赋《采薇》作为远征的代称。毛泽东用这一典故形容戴将军率部远征。第三、四句,点出戴所率的200师为机械化部队,奋力杀敌,其勇足夺虎罴之威。第五、六句,概括了戴部在缅甸的主要战斗历程。最后两句点题,赞颂戴将军战死沙场,没有背离他报国的壮志。这首五言律诗,主题突出,情真意切,守律对仗,堪称新的国殇。
注释:
(1)《毛泽东风范词典》,第150页。
(2)《毛泽东的艺术世界》,第133页。
(3)《毛泽东风范词典》,第424页。
(4)《毛泽东的人际艺术》,第144~145页。
(5)《毛泽东的人际艺术》,第145~146页。
(6)《毛泽东的幽默故事》,第209页。
(7)《毛泽东轶事》,第182页。
(8)《毛泽东的幽默故事》,第191页。
(9)《毛泽东风范词典》,第127页。
(10)《毛泽东的语言艺术》,第92~94页。
(11)《毛泽东的语言艺术》,第78页。
(12)《毛泽东启迪心灵的艺术》,第95~96页。
(13)《毛泽东风范词典》,第159页。
(14)《毛泽东与郭沫若》,第120页。
(15)《毛泽东风范词典》,第9页。
讽刺,是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不良或愚蠢行为进行批评或揭露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性,交际中常起揭露丑恶、戏弄无知、回答挑衅和善意批评等作用,并可以产生幽默、风趣、辛辣的效果。
讽刺,是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不良或愚蠢行为进行批评或揭露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性,交际中常起揭露丑恶、戏弄无知、回答挑衅和善意批评等作用,并可以产生幽默、风趣、辛辣的效果。
面对丑恶,一切有正义感的人都会有所憎恶,并唇枪舌剑进行斗争,其中讽刺是不可缺少的武器。讽刺可以有力地鞭挞丑恶。面对无知者时,可以适当的讽刺,可使其产生悟性,使无知者警醒过来。面对挑衅时,讽刺可以成为防身的盾、反击的矛,既可击败对手,又利于维护自己的尊严。有时候,借助讽刺的方法来间接批评他人,这可以比直接批评产生更理想的效果。
毛泽东很懂得讽刺的艺术。对敌人,他会运用反语进行辛辣讽刺,以揭露其本质,揭穿其谎言。对战友或部下所犯的一些错误,他也会以讽刺来进行委婉的批评,以达到教育对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