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跟毛泽东学口才
47763000000099

第99章 活用概念 巧释妙解

一个人说话,要表达清楚,概念准确,非常重要。

那么什么是概念呢?

概念凝结着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也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表达世界的工具。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理论的结论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就是不断获取新概念的过程,人们对事物的描述、解释和说明都要运用概念,用话语表达事物的含义。

因此,毛泽东在说话中,非常注意话语的含义讲究用词的准确,字斟句酌,将自己的思想用严密的语言形式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并且,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1941年皖南事变后,叶挺被国民党反动派监禁,经我党多方营救,于1946年3月4日获释。出狱后,叶挺致电党中央,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党中央收到叶挺将军的入党申请书后当即回信,接受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回复电文送到了毛泽东那里,他亲自修改,特别在对叶挺的称呼上,几次修改,意味深长。原稿拟称“叶军长”,毛泽东看了后开始改为“叶挺同志”,又改作“叶挺将军”,最后改为“亲爱的叶挺同志”。(1)毛泽东这一改,巧用词语的概念,不称“军长”,也不称“将军”而称“同志”这个最崇高的称呼,并且在前面又冠以“亲爱的”三个字,更体现了一种真诚,一份温馨,一种信任,也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一个人的观点是一席讲话的灵魂,话语的含义是否清楚确切则是魂中之魂,毛泽东在说话时选用词语表达概念特别讲究,慎之又慎,严而又严,有时甚至达到“苛刻”的地步。

1960年,美国进步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写了一篇回忆毛泽东同志1946年同她谈话时情景的文章。文章说:

我们一面喝新泡的茶,一面谈话。毛主席的一针见血的语句,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分析和诗人的想象力,使他的谈话成为我一生中听到的最有启发性的谈话。他谈到缴获蒋军的美国武器的时候,把这称为输血,美国输给蒋介石,蒋介石又输给我们。‘纸老虎’的比喻就是在这次谈话中提出的,当时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毛主席帮助译者把他的话准确地译出来。他最初说反动的统治者是纸老虎的时候,这个词译成了“Scdre-crow”。毛主席立刻打断谈话,要我告诉他“Scdre-crow”是什么东西。我回答说,那是扎成的人形,农民把它竖在田里来吓唬乌鸦。他立刻表示这样译不够好。他说这不是他的意思。他说,纸老虎并不是吓唬乌鸦的死东西。它是用来吓唬孩子的。它看起来像可怕的老虎,但是实际上是硬纸板做成的。一受潮就会发软,一阵大雨就会把它冲掉。(2)

作为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就是这样重视话语中词语的含义,即它的概念。概念的明确性是毛泽东口才逻辑性的特色之一。

为了明确概念,毛泽东在说话中常常创造性地运用多种逻辑方法。他常常在关键的地方对关键的概念用定义法作出科学的界定,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

在《论持久战》演讲中,毛泽东说:“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产品。灵活不是妄动,妄动是应该拒绝的。灵活,是聪明的指挥员,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这个势,包括敌势、我势、地势等项)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是所谓‘运用之妙’。”

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句话时,关键概念是“妙”。毛泽东结合抗日战争的实际,对“妙”作了通俗易懂的界定,从而使人们了解了灵活与妄动的区别,自觉提高审时度势的能力。

毛泽东在说话时,特别注意话语意义的准确。但是,毛泽东在运用概念时,不固执刻板,有时又作了灵活的变动,显示出了高超的口才能力。

有一个美国人不远千里来到延安,想向毛泽东证明共产主义是一种宗教。他曾在南京同周恩来以及其他人辩论过,他们对他说:“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宗教,而是一门科学。”他不满意,于是到延安来追本溯源。

到达延安后,毛泽东饶有兴趣地接见了他。这位客人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后,停下来喘了一口气。毛泽东没有跟他争论,只回答说:“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说它是一种宗教,一种为人民服务的宗教。”(3)

一般说来,马克思主义者不会这样解说共产主义,毛泽东本人在党内的会议上,也不会这样说,但是,他对一个概念的说明、词语的解释,都能灵活地要根据情况而定。毛泽东此种解释是恰当的,于是,这位美国人带着新颖的答案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在说话中,毛泽东还常常对概念进行巧解,达到表情达意的目的。在话语中,毛泽东有时将对方话语中的有关词语顺势拈过来,注入新的含义,使人耳目一新。

1936 年一天上午 8 点多,毛泽东同志到红军大学住地。红军大学的学员在门口挂上了“主席您好”的欢迎横幅标语,看了门口“主席您好”四个字后,毛泽东对红军大学的学员们说:“你们说我好,我好什么?晚上要办公,早上又叫我来当教员。”(4)

红军学员说的“主席您好”的“好”是问候的意思,毛泽东顺势接过来,把“好”的意思改为“清闲”,与“忙碌”相对。表面看,该话语略带牢骚,实则表现了毛泽东机巧灵活的思维和为人随和的性格,消除了学员的拘谨心理,拉近了领袖与学员的距离。

毛泽东还善于在文字的结构上作别出心裁的解释,取得出乎意料,令人惊叹的效果。

毛泽东1945年去参加重庆谈判,在此期间,重庆文艺界的部分名流请毛泽东作了一次演讲。演讲结束,有人问:“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

毛泽东同志说:“国共两党的矛盾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利益的矛盾,至于我和蒋先生嘛……蒋先生的‘蒋’字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一棵草,他不过是一个草头将军而已。”

“那毛……”有人不怀好意地问。

毛泽东不假思索地说:“我的‘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毛’字,而是一个‘反手’。意思是说,代表大多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5)

毛泽东的这一解释博得了全场的掌声。

显然,蒋介石的“蒋”字决没有“草头将军”的含义,同样,毛泽东的“毛”字也不会有“易如反掌”的含义,但是,毛泽东抓住字形的特点,巧妙地将两者不露痕迹地联系起来了,并对国共两党的前途和命运作了颇为幽默的发挥,可谓奇谈,令人拍手叫好。

巧释妙解是对概念的内涵作了精心的更换。因此,能使表达具有新颖性和说服力,是一种高层次的口才逻辑艺术,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口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