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冷静地笑了笑:“昏君不听老夫忠谏,反赐我死。我死不足惜,只是今日我死,明日越兵就要入吴掘你祖宗的坟墓,毁你的宗庙,砍下你那颗愚蠢而昏庸的头!我死后,请取下我的双目,悬挂在东门城楼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的军队如何开进姑苏!”
一 借粮毒计
经过十多年的卧薪尝胆,越国元气大大恢复,人民生活逐渐好转,勾践没有一日不想到报仇、复国,这天,他召集大臣们商议伐吴之事。
勾践有些急不可待地说:“吴王宠爱西施,亲近佞臣,奢侈宴乐,已经失去了民心,该是越国复兴的大好时候了,我们可以出兵了吧?”
“不可伐吴。”范蠡冷静地说,“越国刚刚恢复,吴国尚未衰弱,哪能伐吴?古人说:‘强夺者不祥’,愿大王善待时机。”
文种也说:“伐吴不可!夫差虽然酒色荒淫,但是还没有达到昏聩的境地,虽然亲近佞臣,但还没达到残杀功臣的程度;虽然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但是还不至于民心尽丧。一旦战争爆发,伍子胥等忠臣良将就会起而重用,吴军又是饱经战阵的虎狼之师。灭吴必得作长时间的准备和苦战的打算。”
勾践虽然同意他们的见解,但还是焦急地说道:“光阴易逝,岁月难留,但不知伐吴时机,需要等待到何年何月?”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范蠡非常自信地说,“吴国,迟早是大王的,何必心急?同样的一件事,处置得当与否,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大王倘若对吴国图之过急,取之过早,事态的发展,就很难说了。”
文种接着说:“臣赞成范大夫之言,越国今年水旱灾接连不断,收成不好,还要向吴国进贡各种东西,虽然库藏有余粮,但得先保证民有饱饭吃。一旦打起仗来,百姓就会无喘息之机,如果国无余粮,民无足食,兵器不足,舟车不继,越国必败无疑。”
顿了顿,他又继续说:“不过,越国欠收正是一个好机会……”
“啊?好机会!”众人都睁大眼睛看着他。
“是的。”文种大夫肯定地说,“我们可以趁此向吴国借粮。”
“向吴国借粮?”勾践摇摇头,“这无异于是与虎谋皮,夫差定是不会答应的。”
“这还是要贿赂伯噽,然后再向夫差苦苦哀求,许诺说越国一有收成,就加倍奉还。吴王既好虚名,又贪小利,一定会借的。”
“那怎么行呢?现在我们又不是真的缺粮,现在借了,又要加倍偿还,又要挑选最好的,这简直是养虎伤人啊!”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把我们最好的粮食,全用水蒸过再还给吴国。”范蠡看着文种大夫哈哈大笑着说。原来,他已经看穿了文种借粮的蓄意了。
勾践也突然醒悟过来了:“这办法不错,稻粒用水蒸过,一粒就变成两粒,看起来加倍奉还,其实我们一点儿也没多出。”
范蠡笑道:“大王,文种大夫的计谋,却远不止你所说的那样呢!”
“难道还有更深的玄机?”勾践诧异了。
“如果吴国用我们偿还的稻谷作种子,种下去不发芽,吴国不也闹起饥荒来啊!”
这办法使大家都惊奇了,勾践仰头大笑:“好计谋呀!范大夫,寡人命你出使姑苏,向夫差借粮。”
到达姑苏后,当天夜里,范蠡先悄悄地去拜访老朋友伯噽,说出了此行的来意。在范蠡的重金诱惑下,伯噽答应帮助越国借粮。
第二天早朝时,吴王夫差提出了越国借粮的事,请群臣商议。伍子胥一听异志已露的越国来借粮,首先站出来,激烈反对,他说:“大王,粮食乃一国之本,万民之生基,万万不可借啊!据臣所知,越国并非真正缺粮,而是通过借粮来使我们的国库空缺啊!”
这几年由于老天爷的眷顾,吴国仓禀丰盈,夫差觉得伍子胥的话很不入耳,可一万石谷物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心中颇有些踌躇犹豫:万一天降灾荒,一万石谷物也可抵挡一阵啊!他用手捻着胡须默不作声。
看到吴王没有作声,伍子胥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些作用,继续说道:“这些年来,他们进献美女以泯灭大王的志气,进巧工大兴土木以耗费我国的国力,进奇珍异宝以懈怠君臣上下的范防之心,贿唆佞臣离间君臣的关系……这是一连串的阴谋!大王,你应该看清他们的心肠了呀!”
夫差本来对伍子胥发表的借粮意见并不反感,一听他现在越说越远,竟然提到了美女,一说美女,他想起了他的爱妃西施,他内心不悦,对伍子胥颇为反感了,但是他仍然默不作声。
伯噽急了,心里直骂伍子胥这个老匹夫坏了他的大事,他不等伍子胥说完后,就抢着说:“大王,越国早已臣服于吴,越民也就是大王的子民。越国遭天灾,千里无收也是实情,如今已是千村断炊,遍地饥民了,仁善的大王愿意忍心看着他们活活饿死吗?”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环顾了一下左右,“这些年来,他们倾其囊,把最好的东西贡献给大王,心底毫无怨恨,天下哪里去找这么好的百姓啊!”
群臣中大多数都接受过范蠡送来的厚礼,有些人开始附和伯噽的意见。伯噽并不就停止话语,继续说道:“大王一心想称霸诸侯,可知道秦穆公就曾拿出粮食去救济敌国晋之事吗?这才是霸主的襟怀啊!大王比起秦穆公,其实是更胜一筹的君王。依微臣看,这一万石谷物,是应该借与越国的。”
伯噽一贯能巧妙地抓住吴王的心理,他的话像蜜汁一样使夫差从头甜到脚底,夫差最喜欢别人将他比作前辈霸主,他动心了,允诺借粮谷给越国。
时光飞逝,转眼又是一年,春播之前,范蠡押解着两万石谷物来到了姑苏。
浩浩荡荡的运粮车队到姑苏后,范蠡由伯噽陪同,亲自头顶一筐箩金黄饱满的谷粒,上殿进呈夫差。
夫差看到去年的一万石谷物一年时间内就变成了二万石,非常高兴,他抓过一把谷粒在鼻尘上嗅了嗅,一股芬芳稻香扑面而来,他呵呵大笑,看了一眼当初坚决反对借粮的伍子胥一眼,故意大声地问:
“范大夫,还给寡人的谷子都这样粒粒饱满吗?”
“是的,大王。”
“唔,勾践还蛮守信用嘛!”夫差称赞地说着,转头向伍子胥说道,“相国,这次你相信越王的诚心了吧!你呀,总是把他人想得这么坏。”
伍子胥无话可说,脸涨得通红。伯噽见状十分得意,故意又奏道:
“大王,越王归还的谷物,都是勾践令百姓千挑万选,拣出来的,十石里都挑不出一石呢!”
“范大夫,是这样吗?”夫差笑着问。
“是的,大王。”范蠡趁机说,“这些谷物原是百姓留作种子用的,勾践大王说用这样的种子种出来的庄稼,想必定会超过吴国,我们下国怎么能超过上国呢?赶快把这两万石谷种运往吴国,以示我们下国的一片孝顺之心。越国百姓深受大王救济之恩,听了勾践大王的话,送交谷物,无不欢喜踊跃。”
伯噽赶紧说道:“大王之德,被于四海矣。”
夫差得意地哈哈大笑,又看了一眼金灿灿的稻谷,道:
“太宰,传寡人旨意,今年春播,将吴国的谷种全部换上越国的谷种,秋后有个好收成。”
二 忠臣被杀
这天退朝后,伍子胥回到府上,心里却难以平静,他的眼前,一会是吴王面对着越国范蠡送来的那些超倍的稻种时得意忘形的脸,一会又是越王勾践那张冷漠的带有杀气的脸……
这位战功赫赫的吴国的忠良之臣,突然之间明白了什么,那就是,这越王是想趁还稻种之时来蛊惑吴王的心,让吴王在心理上轻视越国,好让他勾践借机操兵买马,以图东山再起啊!
伍子胥一面这么想着,一面竟然不由自主地往外面走,他要去冒死面见夫差,向他陈述他所面临的亡国的境地。伍子胥走在路上,心里在想:这次一定要给夫差好好地讲,让他听进去自己的话。
这时的吴王正在宫内与西施饮酒作乐,在他们的旁边,以伯噽为首的一伙奸臣在对吴王灌着不着边际的奉承的话,那些话像是美酒一样,直把个吴王美得飘飘欲仙。
伍子胥进去后,当他看到众臣簇拥着怀抱美女的吴王在宫中乱舞之时,他冲过去,一把将那个拉着美女亲嘴的伯噽推到一边,厉声喝道:“你作为吴国的臣子,不但不劝吴王少酒色,反而也趁势在此搅浑水,处处变着法子让吴王堕落。”
说着他又用力一推,伯噽被推倒在地上。
“伍子胥,你欺人太甚了!”伯噽从地上跳了起来,“我也是堂堂太宰,你竟敢这样骂我!”
“你是堂堂的太宰?我看你是枉食君禄的蠢贼!”伍子胥对他蔑视地“哼”了一声,不拿正眼瞧他,他转而面对早已生气的夫差,指着他怀中的西施说:“夫差,你早晚会被这个越国送来的狐狸精亡国的。”
夫差听到伍子胥竟然当众直呼自己的名字,气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脸上呈现出震怒之色。在场的臣子都被伍子胥的狂悖吓呆了,一个个垂下头来,连西施也不敢吭声。宫里静得怕人。
“大王,你不要再迷恋酒色了,以老臣之见,应尽快把这越国的狐狸精送回越国,”伍子胥的口气软了下来:“我们将在大王的指挥下重新操练兵马,来壮大我们吴国,以防外贼的侵入。”
夫差却阴沉着脸说:“谁敢再把我的美人说成是狐狸精,把她送回越国的话,寡人就杀掉谁!”
“大王,要是不把她送回越国,就让老臣把她杀了吧。”伍子胥说着上前一步,并把手按在了他佩戴的宝剑上,他今天真是铁了心肠,一定要置西施于死地了。
“你——”夫差脸色铁青,气得说不出话来,他看出来了,这伍子胥是铁了心要与自己作对啊!于是,他厉声质问:“伍大夫,你,真是气煞本王了!我……”众人一听吴王竟然称呼伍子胥为“伍大夫”,都吃了一惊。
“大王,我知道你已经听不进我的话了,但我既是吴国的臣子,就必定要忠心于吴国,我既受了先王之托,就一定要对得起他!”
这时,伯噽阴险地冷笑着,一副忠君义愤填膺的样子,指着伍子胥问:“你既然口口声声忠于吴国、忠于先王,为什么将自己的儿子寄养到齐国?”
“对,这件事你怎么解释?”夫差紧跟着问,“相国啊,你的忠心在哪里呀?”
伍子胥坦然答道:“我把儿子寄养在鲍牧大夫家,这是实情。因为我不忍在越兵占领吴国时,他被越兵杀害,苍天在上,我伍子胥对吴赤胆忠心,天地可鉴!”
“纵使,纵使亡国,你我也应以身报国,寄子存后,私心昭然可见!你巧言伪装,是不是暗中与鲍牧计议密谋,联结齐国,谋夺吴国?”伯噽冷笑着说。
“伯噽,你这个卑鄙的小人!你本来是楚国忠烈之子,你父被奸人所害,你只身潜逃到吴国,是老夫念同乡之谊荐与先王。不想你与你父竟是两样品行,你父忠烈风骨,你却贪鄙成性,行同狗彘。”伍子胥无法忍受污辱,越说越气,血往上涌,须发贲张,“今天,我将为先王和吴国的百姓除掉你这个奸佞之徒!”
他拔出腰间宝剑,扑向伯噽,伯噽惊叫一声,拔腿便跑。两人一逐一逃,绕着宫中的人转来转去。
事变突起,在场的人们都惊呆了,竟没有人想到去阻拦。“大王救我!”伯噽带着哭腔喊。这时,伍子胥仗剑来到夫差跟前,夫差怒喝一声:“伍子胥,你想谋反吗?”
随着吴王夫差的喝声,十几个殿前武士过来,横着戟将伍子胥团团围住。
“伍子胥,你不臣之状已经显露,看来,你与齐国已有密谋,光天化日之下,竟想谋刺吴国重臣,是不是还要弑君以稷!”吴王气急败坏地说。
伍子胥掷剑于地,仰天大笑:“夫差呀夫差,你要杀我,尽管来杀,又何必加给我这样的罪名!先王在世,几次要和我分治吴国,都被我推辞了。先王并不想立你为王,是你百般求我,我才劝说先王,让你继承了王位,可我竟是有眼无珠,活该落到这个下场!”
夫差被他当场揭了短,愤怒再也不能遏制了,他拔出腰悬的属镂剑,摔在伍子胥面前:“只有你才是吴国最大的贼臣!你自以为见知于先王,有功于吴国,飞扬跋扈,瞧不起寡人,非难我的法度,评议我的命令,破坏我的尊严,败坏我的名声,令人忍无可忍了,你自己去死吧!”
伍子胥冷静地笑了笑:“昏君不听老夫忠谏,反赐我死。我死不足惜,只是今日我死,明日越兵就要入吴掘你祖宗的坟墓,毁你的宗庙,砍下你那颗愚蠢而昏庸的头!我死后,请取下我的双目,悬挂在东门城楼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的军队如何开进姑苏!”
伍子胥说完,披发仗剑,举足奔出户外,立于中庭,怒目仰视着夜空,仗剑自刎。
血,染红了脚下的石板地面,也染红了东边的天空。
夫差气得发了疯,瞪着血红的眼吼道:“寡人不愿意让这个老狂人的尸首埋葬在吴国的土地上,将他的尸首盛以鸱夷之革,投于大江,让日月炙其骨,鱼鳖食其肉,让他骨变成灰,看他还能看到什么!”
武士遵照夫差旨意,将伍子胥的尸体如是处理后,抛于江心。说来也怪,尸入江中,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
西施站在雕窗前,仰头看着窗外的天空。窗外秋风劲烈,浓云翻卷,天空布满了一层厚重的铅云,她的心也像铅一样地沉重。她本打算让吴王把伍子胥逐出吴国,却没有想到事情在伯噽的怂恿下,夫差把伍子胥赐死了!残害忠良自己也有一份罪啊!西施在风中心里歉疚不已,心口疼痛不止……
三 颗粒无收
越国偿还的谷子成色特别好,颗粒饱满,又圆又亮,就像是一颗一颗地挑拣出来的。
此时正值春播季节,伯噽和分管农桑的大臣决定以谷换谷,分发到农人手中做种粮,再将农人的谷子充军粮。
于是,一万五千石谷种,很快便播进了全吴九郡七十二县的数十万顷肥沃的粮田里。
然而怪事出现了,谷子下种以后,本来六七天就该出苗。可是,人们等了八九天,十几天,半个月,还不见一棵谷苗出土。直等到下了一场小雨之后,才见广袤的田野里,东一棵西一棵露出了星星点点的嫩芽,活像是光溜溜的秃子头上,偶尔生出了几根单弱的细发。不仅姑苏城附近的郡县如此,全国各个郡县都是如此。真是活见鬼了!
俗语道,“人误地一晌,地误人一年”。全国性的粮食绝产,这是亘古未见的怪事。今冬明春将是一场大饥荒、大劫难。不知道要有多少人饿毙荒郊,多少人鬻妻卖子,多少人流离失所。人们似乎已经看到了那种尸相枕、人肉食、白骨遍地的惨景。
于是人心惶惶,众口嘈嘈,谣言四起。
有人说,前几年上天便以童谣示儆,看来吴国的气数已尽。
还有人说,姑苏台太高,霸占了吴国的王气,压断了江山社稷的命脉,吴国该亡了。
更多的人在传播,夫差昏庸暴戾,枉杀忠良,上苍震怒,以此报复夫差。
种种谣言迅速在全国蔓延。
但是,吴国的上上下下,竟没有一个人怀疑是越国送来的谷种出了问题。
这也难怪,越国送来的谷子颗粒大,成色新,饱满充实,能有什么问题。再说了,就是有问题,人家是送的军粮,又没有让你做种子。
这便是文种、范蠡的精细狡诈之处。他们所还的粮食,九成以上的已经上锅蒸过,又将一成生谷子均匀地掺于其中。你如果说这粮食有问题,那为什么有些地方又出苗了呢?
此计可谓缜密严谨,天衣无缝。
越国送的谷子被播进吴国的土地里之后,文种曾不无得意地对勾践说过,吴国绝产一年,从根本上动摇了其经济根基,库存亏空,军粮短缺,战争一起必军心混乱;广大民众食不果腹,啼饥号寒,必生怒恨,就会使夫差失尽民心;把谷粮绝产与伍子胥之死联系起来,便会使朝臣之中忠义愤慨,奸佞胆寒,致使君臣之间离心离德,此计堪称“一箭三雕”。
范蠡、计倪虽然也积极参与了此计的谋划,但是他们却略觉不安。两人私下曾议论过:“妙计归妙计,就是阴损了点,只怕这种事干多了会断子绝孙呀!”
他们没有断子绝孙,但他们的毒计足以使夫差断子绝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