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中国博物学的无冕之王:李时珍的故事
47770100000011

第11章 才学传后人 谬误得纠正

“名师出高徒”,此话一点不假,庞宪能成为名医,就因为有李时珍这位老师。庞宪跟随李时珍,不但学到了医术,而且还学到了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而李时珍呢,也是诲人不倦,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把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讲给庞宪听。

有一年的春季,庞宪随李时珍外出采药,上午路过雨湖时,见湖中水草堆附近有许多鱼游来游去,好像是在互相追逐游戏一般。李时珍问庞宪:“这些鱼在干什么呀?”

庞宪虽然自幼以打渔为生,但对鱼的品种及生活特性知道得并不多,对于李时珍提的问题,他只能凭想象去推测:“这水草附近有它们爱吃的东西,它们吃饱了就玩吧。”

李时珍听了笑着摇摇头,接着又问:“你知道小鱼是怎么生出来的吗?”庞宪说不知道,但又说他在书中读到过,是一个名叫孟洗的人说的,这孟洗说鱼产的卵粘在草上或泥土中,经过一个冬天也不腐坏,到第二年五月或伏天的时候,天一下雨,小鱼就孵化出来了。

李时珍亲切地摸摸庞宪的头:“你的记性不错,是的,是有孟洗这样一个人,他是唐朝的一个著名医家,写过《补养方》一本书,后来有人在这书中加了些内容进去,改名为《食疗本草》”。“你刚才说的,是孟洗写在这书中的内容。不过,这是错的。”

李时珍朝湖边走了两步,用手指着那些鱼说:“这些鱼是在产卵。鱼都是在冬天孕卵,到春末夏初在水草上产卵,雌鱼快要产卵的时候雄鱼在后面紧紧跟随,雌鱼产卵,雄鱼就洒出白色的东西尽在卵上,几天以后鱼卵就能孵化出鱼苗。”庞宪听了,恍然大悟。

李时珍说的一点不错,这鱼是体外受精,雄鱼洒出的白色的东西,就是精液,这精液盖在卵上,成为受精卵,一般在20℃左右的水温中六七天即可孵出幼鱼。

李时珍从这鱼又说到了“勒鱼”,这“勒鱼”庞宪还没见过,李时珍就告诉他这种鱼的样子,头小鳞细,腹下有硬刺,头上的骨头合起来就像鹤的嘴,每年四月游到东南海域,渔人就在那时张网捕捞,还有家里养作观赏的金鱼,李时珍告诉他,这金鱼有好多品种,以前书上说金鱼的脑中有金,这是谬传。只是从北宋的时候起,有人看见湖中有赤色鱼鳞的鲫鱼,觉得好看,捞起后就在家中水缸中养起,因这种鲫鱼的鱼鳞是赤色的,所以叫做金鲫。现在人家养着玩的就是这种鱼,它春末产卵在水草上,很容易孵化,小的时候是黑色的,慢慢地变红,或者变白,也有红、白、黑斑互相掺杂的。

有一次,李时珍和庞宪两人走在路上,见路边池塘里的水面上长了不少水生植物,李时珍很认真地对庞宪说:“你看,这水面上有不少浮萍吧。可是你要记住,药用的水萍是小浮萍,不是大苹。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和苏敬的《新修本草》都说是大蘋,这是错的。萍与蘋这两字音虽相近,字却不同”。

李时珍又告诉庞宪怎样区分小浮萍与大蘋:“浮萍在各处池塘河泽的静水中很多,三月开始生长,最初是一张叶片,但经过一宿就会长出好几张叶片,叶下有细小的须,这须就是根。有一种叶背、叶面都是绿色的,还有一种叶面是青色,叶背紫红色像血一样的叫紫萍,用紫萍作药最好,在七月采集”。“蘋就是四叶菜,叶子浮在水面,根却在水底,它的茎比莼菜、荇菜细,叶子大小如指头,叶面青色,叶背紫色,叶上有细致,很像马蹄和草决明的叶子,四片叶子合在一起,中间有个十字,夏秋时开小白花,所以叫做白蘋。”

庞宪听了李时珍的一番讲解,心想:“这些学问要不是师傅教我,我从哪里去学呀!”“师傅要不是亲自考察,哪能发现前人这么多的错处!”“师傅做学问真是踏实、严谨,这萍与蘋还从字音和字形上研究呢!”“我得好好地学呀……”

当然,李时珍教给庞宪的远不止这些动植物方面的知识,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像黄金,他告诉庞宪说:“金有山金和沙金二种。如果是七成金,这颜色是青的,八成金是黄的,九成金是紫的,十成金是赤色,这赤色就是足色”。“如果金里面加了银它就比较柔软,划在石块上会留下青色;如果金里面加了铜,它就比较坚硬,划石块的时候会有声音。”

说到石油,庞宪也没见过,李时珍就教他:“这石油从石岩中流出,与泉水相杂,流出的时候很多很多,肥如肉汁,黑色像漆,有硫黄、雄黄的气味,可以点灯,灯光很明亮,不能食,烧出来的烟很浓”。

最奇妙的是,他还告诉庞宪,胆矾是铜的精液。这与现代的化学分析相一致,胆矾是由硫酸铜组成的。李时珍在那时就有这样的认识是何等的不易!

李时珍还常常像讲故事一样,讲给庞宪许多有意思的事。譬如有一次他讲起古人的发明,他说,这铜绿可以制造,把铜泡在醋里就长出铜绿。用草木灰淋汁,可以取碱用来洗衣服。这是人工制作醋酸铜和从草木灰中提碱的方法。

庞宪幼时只是捕鱼,并未种过田。李时珍自幼读书,也未种过田。但李时珍似乎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要瞧瞧,什么都要问问,日子一长,他的知识自然多了。他知道萝卜是六月下种,冬掘根;蚕豆八月下种,二月开花;葡萄用压条的方法很容易成活;桃树如果长到五年,应当用刀划破树皮,让它流出一些黏液,可以延长寿命。还有如豆腐的制法、烧酒的制法,阿胶的制法等等。他得空就会一一讲给庞宪听,庞宪有时竟听得目瞪口呆,弄不明白师傅从哪里学来这么多的东西。庞宪也是个勤奋的孩子,李时珍传授给他的知识,他都很认真地记在笔记本上。其实有许多东西,李时珍已写进《本草纲目》了。许多人在读《本草纲目》时,都不禁拍案叫好,“这哪里是本药物书呀!这简直是部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