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美国小说家,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他的父亲酷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他的母亲喜爱文学,这一切都对海明威日后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海明威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可以说,他的一生是硬汉精神的集中体现,充满了冒险。他的经历与他作品交相辉映,几乎让人无法分清到底是作品因人更具吸引力,还是人因作品更有魅力。海明威小时候经常随父外出行医或捕鱼打猎,他对游泳、钓鱼、拳击和踢球颇感兴趣,这也练就了他强健的体魄和刚强的性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海明威怀着要亲临战场感受战争的热切愿望,加入了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队,投身意大利战场。在战争中,他不幸身中200多块弹头弹片,但这并没有让海明威畏惧。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十字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获得中尉军衔。伴随荣誉的,是他身上237处伤痕和赶不走的恶魔般的战争记忆。
康复后的海明威作为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的记者常驻巴黎。他对创作怀着浓厚的兴趣,一面当记者,一面写小说。1928年,海明威离开巴黎,居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古巴,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
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对日宣战的当天,海明威又参加了海军。战争期间,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波于西班牙内战前线。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明威立即将自己的游艇改装成巡艇,配备了电台、机枪和几百磅炸药,计划在古巴北部海面搜索德国潜艇,如发现立即击毁。海明威指挥船员在海上追踪德国潜艇近两年,始终没有找到相撞的机会。虽然他的计划失败了,但他的精神却让后人钦佩。
海明威一生奉行的至理名言就是: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这也是他塑造的“硬汉子”形象的思想精髓。海明威笔下“硬汉形象”形象,其实也是他所走过的传奇人生与心路历程。海明威的速写集《在我们的时代里》,主人公尼克便是他早期塑造硬汉形象的雏形:酗酒,移情换爱,酷嗜猎取大动物,喜欢斗牛。这些嗜好正是海明威本人的生活经历。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描写了桑提亚哥这一硬汉形象。“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打倒。”这是桑提亚哥的生活信念,也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要表明的思想。通过桑提亚哥的形象,海明威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有人评价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在这幅惊世骇俗的画面的背景上,海明威那头老狮子,又总是和他小说中那位被人们公认为硬汉的老人并肩站在一起,嘴里叼着一支巨大无比的雪茄,眯着双眼向我们微笑。
有人说,海明威成功塑造硬汉形象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他自己先做个硬汉,然后他写自己。不论是玩命地斗牛,还是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地去战斗,或者是在大海里与鲨鱼作殊死的搏斗,海明威在作品中张扬的都是顽强拼搏的“硬汉子”性格。这些性格的共同特征是:坚强刚毅、勇敢正直,无畏地面对痛苦和死亡,为了所谓的人格和尊严,不论困难多么巨大,死神多么可怕,他们都会视死如归。同时,海明威通过这些故事也在试图告诉我们:个人在同外界强大势力的斗争中难逃失败的命运。要事先做好失败的打算,这样才不至于在遭遇挫折时乱了方寸,才能镇定自若,从而显示特有的风度及人格的魅力!
“硬汉子”性格张扬的是力量、勇敢,是人们向往的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像指路灯塔一样,照耀着人们前行。这种性格特征正投合了美国人的心理,或者说与他们产生了共鸣,表达出了他们的心声。“硬汉子”性格有着迷人的魅力,它激励了一批又一批崇尚勇敢的人士,为着自己的理想不顾一切地去奋斗,去拼搏。
1954年,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对于这一赞誉,海明威是当之无愧的。
1961年7月2日清晨,海明威把两发子弹装进了猎枪,慢慢张开嘴巴,把枪头塞进去,轻轻扣动了扳机……作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这一枪不仅打飞了自己大半个天灵盖,而且把整个美国甚至全世界都给打懵了。人们意识到,某种至关重要的东西骤然间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他坚韧,不吝惜人生;他坚韧,不吝惜自己。值得庆幸的是,他给了自己足够的时间显示了他的伟大,他的风格主宰了我们讲述长长短短的故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