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三季-艺术故事总动员
47844800000042

第42章 “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

中国戏剧家曹禺自幼天资聪慧,但性格孤僻。他受过较好的启蒙教育,很早地涉猎了大量的古典小说,并且是个小戏迷,觉得戏剧是“一个美妙迷人的东西”。

如果说,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话剧已经走向成熟,那么成熟的标志之一,便是出现了曹禺和他的戏剧《雷雨》、《日出》和《原野》。这些剧作以其深邃的内涵、娴熟的技巧,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的经典之作,曹禺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曹禺的《雷雨》至今仍是剧场的上演剧目,《雷雨》的深刻之处在于:在周朴园这个人物身上,曹禺揭示了中国的资产阶级同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有着紧密联系,揭示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封建性。在他那纠集着复杂矛盾的心理和似乎具有人性的外观中,让人看到一个恐怖的封建暴君的黑色灵魂。历来,《雷雨》都被认为是一出命运的悲剧,人物布局极其错综复杂。曹禺熟悉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奥尼尔、契诃夫、易卜生的作品,《雷雨》在艺术上深受他们的影响:情节的丰富性,生动性,尖锐的戏剧冲突,严谨的结构,浑厚凝重的格调,浓重的悲剧气氛。同时他也涉猎了近代东西方哲学著作,使《雷雨》既包含了古希腊悲剧的崇高感和神秘感,也融合了西方现代主义人性问题的关怀。

曹禺作为一位戏剧大师,不仅是中国话剧艺术的奠基者,而且是20世纪世界话剧艺术发展的一个杰出代表。曹禺先生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能揭示人的灵魂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的作家,一个善于刻画人的深刻灵魂的大师。如果说,曹禺的戏剧有着什么诱人的秘密的话,那么,这个秘密就是他把伟大的人文情怀与对人性的深刻探索和理解结合起来。

曹禺是中国话剧史上继往开来的作家。在他之前的话剧先驱者们,大都是以话剧作为宣传鼓吹民主革命思想的工具,没有机会更多推敲话剧的艺术问题。曹禺继承了先驱者们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同时广泛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的表现方法,把中国的话剧艺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