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画大师张大千是全能型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于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在他最为突出的画作里,荷花尤为著名。张大千爱荷、画荷,是知名的“荷痴”,他的荷花作品不胜枚举,他自己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张大千年轻时住在苏州,庭院里那一池荷花成了他写生的好地方;他33岁时住进北京颐和园,一住就是5年,颐和园池塘中的荷花使他画荷的兴趣越加浓厚。由于长期与荷花相处,他特别偏爱荷花。张大千爱荷花的出泥不染,娉娉婷婷从水中浮起,雍容高贵,而片片荷叶、姿态优雅的荷杆也时常走进他的画面。他画过朱荷、粉荷、白荷、墨荷、金碧荷,画过风荷、晴荷、雨荷、秋荷;画过没骨荷、工笔荷、写意荷等。他笔下的荷花娇而不俗,姿态各异,落落大方,雅俗共赏。
张大千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并且还认为画荷与书法有着密切关系。故此,张大千画荷的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断推出新意,形成驰名中外的“大千荷”。他35岁时,作品《金荷》被法国政府购藏。对此徐悲鸿曾说:“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
张大千的《荷花图》,水墨纸本,长120厘米,宽62厘米。整幅画构图饱满,疏密有致,用笔豪放大气,格调清新典雅,仿佛预示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具有一股强劲的蓬勃向上之势。
张大千以率意的大写意手法写荷叶,纵笔挥洒之后,经过层层晕染,再以淡赭入墨,使之更有精神、更具立体感。两片卓然飘逸的巨型荷叶,在晨风的吹拂下,傲然地随风舒展着筋骨,而荷叶疏影中一朵高雅洁白的荷花从荷叶中探出,灿然盛开,两枝白嫩无瑕的荷花腾空而出,花蕾中正孕育着灵动鲜活的生命,含苞待放。那种超凡脱俗、生机盎然、蒸蒸日上的美丽与意蕴,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花瓣仅以笔墨勾勒,柔美又富有韵致的线条尤显得花瓣素净,再加之大片荷叶的衬托,愈显得荷花高洁。荷杆在画中也尤为重要,等于房子的梁柱,画时从上到下,顿挫有势,亭亭玉立,杆上再打点,上下交错,左右揖让。荷杆的周围,张大千别有用心地再添上几笔水草,更显画面的丰富与生动。尤其是其纯熟的功底与老辣的技法,于浑朴中见清秀,于洒脱中含缜密,于酣畅中寓意蕴,令人称道折服。其用笔鲁朴疏狂,持搏雪傲霜之气;架构自然忘形,汲天地灵气之精;泼墨淳厚飘逸,拥潇洒儒雅之神,让人叹为观止。
张大千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努力,使“大千荷”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尤其是晚年创泼墨彩之后,所画荷花不但超越了花卉的属性,更将文人花卉的笔墨范围拓展到另一种境地。
张大千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荷花在他的笔触下浑朴中见清秀,洒脱中含缜密,酣畅中寓意蕴,荷叶似乎在眼前浮动,花骨朵欲绽放美丽,令人有欲触摸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