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三季-艺术故事总动员
47844800000075

第75章 罗马古建筑万神庙

为了纪念早年的奥古斯都(屋大维)打败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埃及艳后),由奥古斯都大帝的女婿、屋大维的副手、曾先后三任罗马总督的马尔库斯·维普萨纽斯·阿格里帕于公元前27年主持,在罗马城内建造了一座庙,献给“所有的神”,因而叫“万神庙”。公元前80年万神庙被焚毁,后来喜欢做建筑设计的阿德良皇帝把它重建,到3世纪初,又由卢丘斯·塞蒂缪斯和卡拉卡拉两个皇帝改建。公元655年,万神庙被拜占庭皇帝康斯坦士二世抢去。罗马皈依天主教后,万神庙曾一度被关闭。公元609年,教皇博理法乔四世将它改为“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到了近代,它成为意大利名人灵堂、国家圣地。

大厅四壁神龛供奉着天主教圣人,厅中有多座祭台。右面开始第一座上有圣母给圣尼各老显圣的画像。第二座祭台上有圣母领报像,为名画家梅乐索的杰作,其左右还有两尊天使石像,由贝尼尼雕刻。第三座祭台因壁画剥落,无从考证,祭台后面是意大利开国皇帝埃马努埃尔陵墓。第四座祭台上有罗西雕刻的圣亚纳与圣母童年时的塑像。第五座祭台名为“仁爱圣母”。在正中祭台之后,还有“十字架祭台”和“圣母石像”祭台,后者下面则是著名画家拉斐尔墓,简单而又朴实,上面刻着他的好友、大主教本博为他写的碑文。

墓两侧有两个小壁龛,曾置有拉斐尔及其未婚妻玛丽亚·比必娜像,现已不存在。由石像祭台往前,是意大利国王翁贝托与皇后玛尔盖里塔陵墓,由沙可尼设计。这里还有圣女依尼斯祭台和圣若瑟祭台,后者供有圣若瑟石像,是罗西1550年的作品。在左右墙上还有耶稣圣诞与“三王”来朝壁画和圣若瑟梦游与逃往埃及的浮雕等。

虽然万神庙是献给所有的天神的,它也曾供奉过古罗马最伟大的两位英雄的铜像,即恺撒和奥古斯都(屋大维)。皇帝们也曾经在庙里举行过一些政治性的公共活动。

万神庙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重建后的万神庙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万神庙平面是圆形的,穹顶直径达43.3米,顶端高度也是43.3米。按照当时的观念,穹顶象征天宇。穹顶中央开了一个直径8.9米的圆洞,可能寓意着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某种联系。从圆洞射进来柔和的光,照亮空阔的内部,有一种宗教的宁谧气息。

万神庙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成为伟人的公墓,这里埋葬的除了维克多·埃马努埃莱二世外,还包括了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拉斐尔和阿尼巴尔·卡拉齐等人。万神庙今天还是意大利的一个教堂,这里定期举行弥撒以及婚礼庆典,同时它又是世界各国游客们竞相参观的对象,以及建筑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罗马是一座历尽沧桑的古城,名胜古迹众多。除了“祖国祭坛”,这里剩下的多是古代建筑的残垣颓壁,断柱歪梁,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却使人仿佛穿越了历史的隧道,回到了古罗马帝国时代。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的罗马人不遗余力地建设、经营和保护,所以才使它成为了举世瞩目的“永恒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