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47853100000069

第69章 每日三问

修证之外,我喜欢每日三问自己:

今天,我是否犯错?

今天,我是否空过?

今天,我是否进步?

在佛家,有自恣法门,每日自醒;也有忏悔法门,修改过错;更有精进法门,防止懈怠,着力提升。

为何要提“是否犯错”?

我们每天,由于旧业所感,新缘所致,都在有意无意地不断犯错。犯错是必然的、一定的,关键是:犯多犯少,犯严重犯轻微。如果能每日自问、自我检视,就能自知,就能自警,就有益于后一天的防非止恶,有益于后一天的少犯错、少犯重错。

为何要提“是否空过”?

我们每天只有24小时,过一小时,人生就少了一小时。时间过去了,就不重来。晚课诵道:“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其表达的就是:对一期生命短暂且易于消失的危机感。为此,佛经说:“人生难得。”难得的人生,我们岂能不予珍惜?为此,我们要自问:每天我们都做了些什么?是否做得有意义?是否空过了?

曾经,百丈怀海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当他垂垂老矣时,还是每天劳作,不止不息。弟子们不忍心于此,便把怀海的劳作工具藏起,要他休息。为此,怀海不吃不喝,绝食抗议弟子们的好心。他说:“我怀海是无德的劳人,再不劳动,岂不成了废人。”没办法,弟子们也只能随他去。后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作风,流传于天下,佛门四众同钦。

为何要提“是否进步”?

我们每天忏悔已过,反省空过,但是否有进步?进步,是实际的效果,这很重要。过忏了,没空过了,但没有进步,这岂不遗憾?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修证,除了享受过程之外,还需要实效,即提升。如果没有提升,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空过与变相的犯错。因此,我们需要精进,更需要进步。

每日的三问,定让我们每日更加趋向佛道,更加趋向彼岸,更加趋向于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