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
47860000000021

第21章 项目的启动(2)

(3)求异原则。在设计共青团工作项目时,应新颖、别致,时时出新,不落俗套,让团员、青年喜闻乐见。

(4)求优原则。求优就是使共青团工作项目结果达到最佳程度。

要求团干部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时,走群众路线,把项目最佳目标选择建立在广泛开展活动的基础上。

(5)求当原则。组织工作项目时应考虑条件、环境,同时,也要根据参加人员的文化素质、年龄特征、工作性质、学习特点,采取适宜的组织形式。

5.4.2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

共青团工作项目的实施会影响到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由此决定了共青团工作项目可行性的研究内容,如图5-4所示。

图5-4中,共青团工作项目可行性的研究内容包括项目的政策、财务、技术、时间可行性分析;也包括活动成本与社会效益分析,以及项目目标分析、范围分析、风险分析、限制条件分析、可交付成果分析等。

5.4.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共青团工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要结合不同团组织的情况进行研究,一般来说包括六个方面。

(1)总论。在总论中主要叙述项目的名称、地点、项目发起人、项目背景和项目目标。

(2)项目实施方案。详细描述项目的各项实施细则及工作时间安排。

(3)方案实施保障。主要考虑保障方案实施的措施。

(4)经费预算与资金筹措。根据项目需要估算项目投入金额,以及资金来源。

(5)效益分析。描述该项目实施后,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结论。综合分析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附件、附图,最后得出可行性分析的结果。

以共青团贵州省委《关于开展“手拉手一起走”活动的实施意见》为例,进行示范分析。

第一部分总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贵州团省委决定开展“手拉手,一起走”

活动。发挥品牌优势,推进贵州省共青团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就开展“手拉手,一起走”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不断增强做好“手拉手,一起走”活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活动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参考共青团贵州省委主办,《贵州共青团(合订本)》,2005年。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团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团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团的能力建设,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做出新贡献。

(二)活动定位

“手拉手,一起走”活动是通过青少年及社会各界的城乡互助、东西互动、海内外互联,整合团内外资源服务青少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实践教育与合作交流活动。

(三)活动主题

“手拉手,一起走”,共建和谐社会。

(四)活动目的

1.进一步增强团的服务、学习、凝聚、合作能力,整合团内外资源,不断加强团的自身建设。

2.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弘扬“友爱互助”的人文关爱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倡导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3.整合社会资源,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五)活动意义

1.“手拉手,一起走”活动是团队组织深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

2.“手拉手,一起走”活动是共青团组织既服务大局,又服务青少年的具体体现,是紧贴大局、立足服务的有效载体。

3.“手拉手,一起走”活动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求真务实、虚功实做的有效载体。

4.“手拉手,一起走”活动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是加强团的能力建设,实现贵州省共青团工作历史性跨越的有效载体。

第二部分项目实施方案

二、积极探索,大力拓展,深入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合作项目

围绕打造三个交流平台,开展城乡合作、东西部合作和海内外合作,整合各方资源服务青少年成长。

(一)活动主要内容

1.“城乡手拉手,同走富民兴黔路”。围绕实现富民兴黔宏伟目标这一主题,推进城乡青少年手拉手,实现城乡青少年的良性互动。围绕贵州省委、省政府“百乡千村工程”,组织团队基层组织、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团员青年以单位或个人的形式,通过各种帮扶活动,帮助贵州全省14个“两基”攻坚县和100个一类重点贫困乡、1100个一类重点贫困村的贫困青少年。

2.“山海手拉手,同走全面小康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推进省内外青少年手拉手,实现东、西部互动共赢。加强东西部团组织之间特别是深圳、青岛、大连、宁波四个对口帮扶城市对贵州的合作交流,引进东部团组织先进的工作理念和工作经验,从而更好地推动贵州省共青团事业发展。通过共同组织开展“红色之旅”、“绿色之旅”、“民族文化之旅”等活动,交流东西部地区各具特色的文化,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绚丽的文化,增强爱国情感。互设社会实践、培训基地,共同开展大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围绕开放带动战略建立项目平台,开展贵州青年企业家东部行,东部企业家贵州行等活动,引进人才、技术、项目、资金,服务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尤其要围绕省委确定的解决农村和农民“三个基本”问题的目标,发挥共青团优势,为贫困地区筹资建校、济困助学和师资建设提供整体化的服务,为贵州省农村基础教育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支持。

3.“海内外手拉手,同走民族振兴路”。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推动海内外青少年手拉手,加强与海外青少年的交流合作。积极探索与港、澳、台青少年交流活动,建立起与海外青少年交流的有效平台。通过组织青年企业家经贸考察团、贵州青少年海外行、希望工程海外行及邀请海外慈善组织、青少年组织访问贵州等方式,加强对贵州省经济、科技、公益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为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安排

2004年11月8日,“希望工程——贵州助学长征百日行”活动授旗出征仪式在贵阳举行。

2004年12月22日,以“寻求长征足迹,弘扬长征精神,呼唤爱心”为主题的“助学长征路上手拉手一起走”活动在遵义市朝阳小学启动。

2005年1月18日,贵州少先队“1000+1000”活动启动仪式在贵阳实验小学举行。

2005年2月18日,贵阳市花溪区助学长征苗圃希望小学落成。

2005年2月19日《贵州希望工程助学长征图片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