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金刚经·心经·坛经
47862900000025

第25章 机缘品(3)

惠能大师说:“你观照自心,不要执着外境外相。佛法本来是没有四乘之分的,是因为人自己心中有等差。能够听讲佛经并转而念诵的是小乘法,解说佛法义理的是中乘法,依照佛法修行的是大乘法。一切教法都能通达,一切教法都自具备,一切都不被沾染,超离一切法相,且一无所得,这叫作最上乘。乘是修行的意思,不在于口头上争论,你需要自己修行,不要问我了。时时刻刻,自我本性如如不动。”

智常礼拜致谢并从此侍奉惠能大师直至去世。

原文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①。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盘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师曰:汝何处未明?

曰:诸行无常②,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③。于此疑惑。

师曰:汝作么生疑?

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④。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⑤,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盘之所禁伏⑥,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⑦,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盘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着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⑧,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⑨,以常乐涅盘,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盘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盘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吾偈曰:

无上大涅盘,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⑩。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象,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盘解,二边三际断B11。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盘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注释

①广州南海:即今天的广东佛山。

②诸行无常:世间一切现象与万物经常转变不息。这是佛法之根本大纲。与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同为三法印之一。

③寂灭为乐:远高迷惑世界之境地。此境地对处于生死流转不安的迷界众生而言,含有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寂灭,是涅盘的语译。

④色身:指有色有形之身,广指肉身而言。但佛典中多用以指佛、菩萨的相好身,即相对于无色无形的法身,称有色有形的身相为色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指佛所说的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

⑤四大分散:人们的肉身,就是由地、水、火、风之坚、湿、暖、动等性所构成的。此四大种性如果不调和,肉身就会散坏,即人的肉体将生病或死亡。

⑥涅盘:又译作泥日、泥洹、涅盘那等。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等。涅盘的字义,有消散的意思,即苦痛的消除而得自在。也就是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达到智悟的菩提境界。

⑦断常:即断见和常见。断有灭绝之意,持此见者坚持人死之后身心断灭不复再生的邪见;常即永恒存在,持此见者坚持身心常住永恒不灭的邪见。

⑧五蕴:指构成一切有为法的五种要素,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意指积集,旧译作阴、众、聚,故五蕴又称五阴、五众、五聚。

⑨轮回:又作流转、死、生死轮回、生死相续、轮回转生、轮回、轮转等。谓众生由惑业之困(贪、嗔、痴三毒)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死轮转,恰如车轮之回转,永无止尽,故称轮回。印度婆罗门教、耆那教等都采用这种理论作为它们的根本教义之一。佛教沿用了这个原则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注入自己的教义。

⑩六十二见:指外道的六十二种错误的见解。这里泛指一切错误的观点。

B11二边三际:二边是指有、无二边;三际指过去、现在、未来三时,或指外、内、中间三处。

译文

僧人志道,广州南海人。向惠能大师请教:“弟子自从出家以来,阅读《涅盘经》已经有十多年了,都没有明白经文大意,希望大师给予教诲。”

惠能大师问:“你是哪里不明白?”

志道说:“经中有这一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对这一句疑惑不解。”

惠能大师说:“你有什么疑惑?”

志道说:“一切众生都有色身法身这二身。色身是变化的,有生也有死;法身是永恒的,无知也无觉。佛经上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不知道是哪一个身寂灭?哪一个身受乐?如果是色身,那么色身坏灭的时候,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组成的色身全部分散了,这是苦,既然苦就不可以说是乐。如果法身寂灭,就如同草木瓦石一样,谁来承当受乐呢?另外,法性是生灭的本体,五蕴是生灭的功用;一个主体五种功用,生灭应该是永恒不变的。生就是从本体中生起作用,灭就是摄这五种用而归还法。如果听任其再生,那么所有有情,不会断灭。如果不任其再生,那就永远归于寂灭,等同于草木瓦石等无情之物。这样,那么一切法都被涅盘禁伏,尚且不能得再生,又有什么乐处呢?”

惠能大师说:“你是佛门弟子,怎么学习外道断灭和永恒的那类偏见,并以此来议论最上乘佛法?根据你所说的,就是说色身之外还有法身,超离生灭,求得寂灭。又说涅盘常乐,都是说有一个身在受用。你这乃是执着于生死,沉迷于世间享乐。你现在应该知道,一切执迷的人,都把五蕴和合作为自体的实相,区分一切法为外在现象,贪求生存,厌恶死亡,不知道世间一切都是梦幻虚假,徒劳无益,空受轮回,反而把永恒极乐的涅盘认作为苦相,整天追逐寻求世俗欲念。佛正是由于怜悯他们的原故,才显示涅粲的真正极乐,瞬间没有了生的相状,瞬间没有了灭的相状,更没有生灭这个相状可以灭,则真正的寂灭出现在眼前。即便当它出现眼前时,也没有‘出现’这个量显现,这叫作常乐。这个乐没有承受者,也没有不承受者,哪里有所谓的一个本体五种功用的说法?何况还说涅盘禁伏住了一切万法,使这些一切永远不得再生,这实在是诽谤佛,毁谤佛法。听我的偈吧。”偈说:

无上大涅盘,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象,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盘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盘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志道听了偈后大彻大悟,欢喜踊跃,行礼退下了。

原文

行思禅师①,生吉州安城刘氏,闻曹溪法席盛化,径来参礼。

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

师曰:汝曾作什么来?

曰:圣谛亦不为②。

师曰:落何阶级?

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师深器之,令思首众。一日,师谓曰: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

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绍化。谥弘济禅师。

怀让禅师③,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④,安发之曹溪参扣。让至礼拜。

师曰:甚处来?

曰:嵩山。

师曰:什么物,恁么来?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⑤。

师曰:还可修证否?

曰:修证即不无⑥,污染即不得。

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谶⑦: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⑧。应在汝心,不须速说!

让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臻玄奥。后往南岳,大阐禅宗。

注释

①行思禅师(671-740):吉州安城人,俗姓刘。幼年出家,从六祖惠能学法。与南岳怀让并称二大弟子,同嗣六祖法脉。后住吉州青原山静居寺,故号青原行思。门徒云集,禅风大振。其后又自此法系衍出云门、曹洞、法眼等三系。

②圣谛:印指圣者所知一切寂静的境界,乃佛教之根本大义,所以又称第一义、真谛。谛,即真实不虚的道理。

③怀让禅师(677-744):金州安康人。惠能圆寂后,得嗣其法并于南岳般若寺观音台弘教传禅。到他的弟子马祖道一时,怀让一系禅宗兴盛起来,被称为南岳一系。其后又自此法系衍出沩仰和临济两系。

④安国师:弘忍的弟子之一,曾常住于嵩山。

⑤说似一物即不中:禅宗认为,人的本心和本性是离言绝相的,明心见性的禅境体验不能以言语来确切描述。不中,即不行,不可以。

⑥修证:即指修行与证悟。

⑦西天:指天竺。般若多罗:又称璎珞童子。是禅宗所立西天二十八祖中之第二十七祖。东天竺人,婆罗门种。约二十岁遇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受付嘱而成为西天第二十七祖。谶:指预言。

③“汝足下”两句:指怀让门下出现马祖道一之后,禅宗将更加的兴盛。

译文

行思禅师,生于吉州安城刘氏家中,听说曹溪惠能大师流布佛法,影响广大,就直接来参拜惠能大师。

行思禅师便问:“应当怎么做,就不会落入有阶级的渐修?”

惠能大师说:“你曾经做什么了?”

行思禅师说:“我连圣谛也不修。”

惠能大师说:“那落到哪个阶级了?”

行思禅师说:“连圣谛都不修,哪还会有什么阶级存在?”

惠能大师十分器重他,让行思做了首座。一天,惠能大师说:“你应当单独教化一方,不要让佛法断绝。”

行思领受了教法,就回到吉州青原山,弘传佛法,广为教化。谥弘济禅师。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的儿子。最初拜嵩山慧安国师,慧安国师让他到曹溪山来参拜惠能大师。怀让禅师来到曹溪山并礼拜惠能大师。

惠能大师说:“从哪里来?”

怀让禅师说:“嵩山。”

惠能大师说:“是什么东西,怎么来的?”

怀让禅师说:“说像一个东西就不是了。”

惠能大师说:“还可以修行证悟吗?”

怀让禅师说:“修行证悟就不是无,受到浸染就不可得了。”

惠能大师说:“具有不受污染这一点,是所有佛所共同护念的。你就是这样,我也是这样。西天竺的般若多罗法师曾经预言:‘在你的门下将要出现一匹小马驹,他的智慧可以征服天下人。’这个预言将应证在你身上,等待时机,不必过早地说出来。”

怀让豁然契悟,便侍奉惠能大师身边十五年,越来越修证到玄妙深奥的境界。后来去了南岳衡山,大力阐扬禅宗。

原文

永嘉玄觉禅师①,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②。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

策云:仁者得法师谁?

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

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③,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

曰:愿仁者为我证据。

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

师曰:夫沙门者④,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⑤。大德自何方而来⑥,生大我慢?

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

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师曰:如是!如是!

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

师曰:返太速乎?

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

师曰:谁知非动?

曰:仁者自生分别。

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

曰:无生岂有意耶?

师曰:无意谁当分别?

曰:分别亦非意。

师曰:善哉!少留一宿。

时谓一宿觉。后着证道歌,盛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