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5月27日)
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关键时期发表的,是统一全党思想的一个纲领性文件。谈话针对当前形势,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内容,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习谈话,要与学习理解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结合起来。要全面地、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其精神实质,并在行动上全面贯彻落实。
谈话贯穿全篇的中心思想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特别是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是我们的工作中心,其他各项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决不能冲击和干扰这个中心。对于这一点,必须扭住不放,毫不动摇。当前,国际形势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情况,我们要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集中精力把我们国内的事情办好,关键是要更快更好地把经济建设搞上去,邓小平同志说:“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如果我们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前,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生动摇,就可能重复过去犯过的错误。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这两个“基本点”之间,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离开了哪个基本点,都无法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谈话通篇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正是这条思想路线,指引了我们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胜利。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一致的。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召开的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同志发表的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文章中,就明确指出:“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什么是我国今天最重要的新情况,最重要的新问题呢?当然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要全面理解谈话的精神。实现四化,既要讲速度、讲发展,又要讲质量、讲效益;既要讲改革开放,又要讲四项基本原则,使二者很好地统一起来。为完成这一重大任务,我们的同志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要勇于创新,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及时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而进一步解放思想,就必须冲破妨碍接受新事物、新经验的各种思想束缚。比如,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一个时期一些单位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担心资本主义的东西搞多了。邓小平同志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三条标准”,就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为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要警惕右,但当前主要是防止“左”的问题。我们要坚决摒弃资本主义的一切丑恶、腐朽的东西,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抵御和防止和平演变,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但我们还必须敢于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敢于吸收和借鉴当代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些好的东西,如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有益的文化等,移植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中来,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发展,不要自己束缚和封锁自己。邓小平同志有针对性地提出这些问题,这就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对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加快改革开放、掌握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强烈地呼唤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与改进。现在的关键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上一个新台阶。这是历史赋予我们企业领导和广大政工干部的光荣使命。
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春夏之交曾尖锐地指出,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对此,全党通过冷静总结和反思,在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上,取得了比较广泛的共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决策和措施。一个时期里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已有所改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整个政治思想战线一样,出现了新的转机,总的形势是好的。这主要表现在: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地位和责任,恢复、充实了政工机构和专职政工干部队伍,加强了制度建设;在职工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教育,以及国际国内形势教育等,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贯彻“团结、稳定、鼓劲”的宣传方针,在稳定职工情绪、调动职工积极性等方面,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总结、宣传和推广了一批先进企业的典型经验,有力地促进了职工队伍建设和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研究和理论建设有了比较大的进展。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同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亟待我们加以解决。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和跟上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改进创新。现在,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宏观环境已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一方面,我们要注意防止再出现忽视、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另一方面,我们应当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到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改进创新上来。要通过改进创新,着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对此,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随着企业经营机制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企业自主权的扩大,过去那种由上级领导部门统一规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方法、重点、步骤,下达指令性任务过多的办法,应该加以改变。而要逐步实行根据中央总的部署精神,在各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由企业从本单位的实际和职工思想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安排。
第二,企业政工队伍应该由“小政工”向“大政工”发展,就是要在企业内组织起一支党政工团结合、专兼结合、专群结合的宏大的政工队伍。一方面,充分发挥专职政工干部(小政工)包括工会、共青团干部的骨干作用;另一方面,要继续动员和组织行政干部坚持“一岗两责”,结合本职业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团员、班组长、工会组长、先进人物、积极分子等,大家都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大政工)。同时,还要把企业的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同社会上对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分工配合,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第三,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同时,与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地位相适应,如何在企业中建立和完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是当前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个重要课题。这种机制应该包括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目标、措施、责任、检查考核、奖惩、升降等激励和约束的制度、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党支部和班组的建设。要通过建立、完善这种机制,使企业都能随时掌握不同层次职工的思想动态,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借以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及时地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增强团结,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而不只是等上级布置任务时才干,也不要等到矛盾激化或问题成堆时才去解决。
关于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近两年企业里开展的“双基”教育,与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不管企业的经营机制如何变,都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对职工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帮助职工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同时,要十分重视和做好经常性的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解决职工中亟待解决的一些具体的思想认识问题,在实践中培养提高我们的职工队伍。当然,企业在部署和安排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特别是系统的政治教育任务时,在时间和人员的安排上,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其他业务工作统筹安排,妥善处理好工学矛盾。
第四,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政工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真抓实干,讲究实效,克服形式主义。江泽民同志不久前指出,思想工作千万不能搞“大呼隆”,要扎实有效,坚持经常,把工作越做越细、越做越活。做细、做活,不搞形式主义。广大政治工作者要到生产和改革的第一线去,到车间、班组去,到职工群众中去,多做调查研究,了解职工的真实思想情绪,倾听他们的呼声和要求,总结他们的成绩和经验。针对他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扎扎实实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研究工作,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的形势。
第五,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研究问题。当前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繁重的国内建设、改革任务,又面临着企业转换机制、走向市场以及职工队伍从结构到思想的深刻变化。有一系列新的课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和科学论证。新的形势下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社会在变化,客观事物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变化。做思想政治工作理所当然地要研究这个“变”。离开了对这个“变”的研究,谈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一定是空话,就一定收不到好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必须从理论上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