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
47868500000066

第66章 纵论企业工作六大关系

(1990年4月7日)

国民经济正在进行治理整顿,企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企业环境比较复杂。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精神,正确处理企业工作涉及的几个关系问题。

一、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多年里,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针和路线,以四个现代化为目标,致力于经济体制改革,致力于搞活大中型企业,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集中表现在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力有了显著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自我完善的改革方向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作为一项前无古人、无现成经验可资借鉴的伟大尝试,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困难和曲折。1988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正是针对长期积累起来的问题而提出的重要战略决策。

究竟怎样认识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关系呢?有的同志认为,治理整顿就意味着改革停顿,以至倒退。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的关系,我认为可用两句话表述:目标一致,步骤有别。目标一致,就是说无论是治理整顿,还是深化改革,都是为了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步骤有别,就是说从当前看,改革要服从整顿,改革要围绕治理整顿来进行。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决不能把治理整顿同深化改革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对治理整顿不积极,就是对改革开放不积极。经济出现过热现象,通货膨胀明显加剧,总量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经济秩序混乱,这些问题不解决,改革就不可能深入发展。通过治理整顿,压缩社会总需求,解决国民收入超分配问题;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整顿经济秩序,克服生产、建设、流通、分配领域的混乱现象,净化经济环境。这样,就可以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加健康、强劲,从而也就更有利于改革深化。

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关系,实质上是近期调整目标和长远发展战略的关系。治理整顿是为深化改革奠定基础、创造条件的。企业要利用治理整顿的机会,对以往的企业改革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在企业内部也来一番治理整顿,并探索新的改革措施。治理整顿是对我国十年企业改革成果的一次检验,是对企业实力的一次考验。为什么我们有的企业一遇到外部环境严峻就束手无策,而有的企业却能够处变不惊、化险为夷,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这正说明企业不断革新的重要性。治理整顿和企业改革不能脱节,要以治理整顿促进企业改革,在改革中进行治理整顿。我们的确面临不少困难,特别是市场疲软,流动资金不足,有些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困境,走上发展之路。

二、加强宏观调控和继续搞活企业的关系

加强宏观调控和继续搞活企业的关系,这是许多人思想上没有解决的问题。有的人认为,要加强宏观调控,企业就搞不活;要搞活企业,就不能强调宏观调控,从而把两者对立起来。前几年,强调搞活企业,没有相应地加强宏观调控,经济秩序出现了混乱现象。现在,进行治理整顿,重视了宏观调控,往往又忽略了搞活企业。这种情况同长期以来“一放就乱,一乱就叫,一叫就抓,一抓就死”的经济工作团团转有密切关系,实际上都是思想认识和工作指导上的片面性造成的。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关系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加强宏观调控,是为搞活企业在大环境上创造条件。宏观调控能力强,大环境搞好了,企业才能海阔天空、如鱼得水;宏观调控能力弱,大环境搞不好,企业最终也不会得到安宁。企业的同志要深刻认识这个道理,在治理整顿期间,积极地为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做贡献。当然,加强宏观调控,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也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搞活企业。搞活企业,尤其是搞活大中型企业,充分发挥大中型企业的骨干作用,对稳定国民经济全局,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逐步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宏观调控、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落脚点,应该是也必须是搞活企业。离开了这个落脚点,宏观调控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然而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也就是说,不仅要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繁荣,而且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好。我们的社会主义企业肩负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两副重担,不能偏废。尤其是在当前情况下,我们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和平演变,面临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资产阶级自由化激烈斗争的国际国内环境,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摆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一起抓。

精神文明建设,就企业来说,说到底,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现在正在进行治理整顿,企业要在服从宏观调控,并对企业内部各项工作进行治理整顿的同时,紧密结合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结合人们的思想实际,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对职工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占领文化阵地,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大力宣传和弘扬大庆精神。大庆精神仍然是我们的时代精神;大力宣传雷锋精神、“铁人”精神,广泛开展学雷锋、学“铁人”活动。

四、企业管理和技术进步的关系

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两个轮子同步运转,企业的正常运行才有保障。对企业领导人来说,就是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技术。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振兴企业的必由之路。

管理是现代经济的无形资源。管理的作用在于合理地配置和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的潜在能力。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等等,无不需要通过管理才能汇入有目的的经济活动。管理得法,企业可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管理不得法,好端端的一个企业也会被弄垮、弄糟,这样的例子国内国外都不少见。我们历年评选出的全国企业管理优秀企业,都是管理得很好的企业。其中有的企业客观条件并不好,但是由于扎扎实实抓管理,整个企业的水平就明显地高出别的企业一筹。这次评选出来的铁道部眉山车辆厂,就是这样。这个厂地处偏僻的山沟里,孤零零一个厂子,客观环境很不好,但由于管理得好,谁去看了都佩服。

一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消耗水平和产品水平。技术进步是企业的潜力和后劲所在,因此,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是企业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但是技术进步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企业必须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的指导,制定自己的技术进步发展战略,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开发等方式,分步骤、分阶段地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而加强管理同技术进步相比,并不需要什么投资,只要搞得好,就可以收到立竿见影、一本万利的效果。目前,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所谓“技术落后,管理更落后”的矛盾仍很突出,强化管理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当前,在治理整顿的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首先要从指导思想上来一个战略性转变,即以从单纯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为基础,进一步实现从靠加快速度、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粗放经营方式,转变到主要靠加强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消耗、降低成本的集约化经营方式,也就是转变到“精耕细作”的轨道上来。在此前提下,因厂制宜,采取措施,完善企业经营战略,完善经济责任制,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把提高质量、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等各项专业管理的保证体系建立起来。

管理和技术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而其中介环节和结合点是人。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干部和职工的管理素质与技术素质。这是改善工作质量、增强企业适应能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也是处理管理和技术进步关系的立足点。

五、党政关系

如何处理好企业党政关系,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它不仅涉及企业的领导体制,也涉及能否同心同德,调动千军万马搞四化的问题。

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我们的企业是社会主义企业。企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做到这一点,根据我们几十年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必须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当然,党组织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学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的主要任务是从事经济活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企业在行政上必须有统一的指挥,这就是要建立以厂长(经理)为首的行政指挥体系,厂长(经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负全面责任。经过多年的探索,在总结了建国几十年来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终于摸索出了“厂长负责制”这一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企业领导体制。这一体制两年前已通过《企业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几十年的经验来之不易,一定要坚持并不断完善它。厂长(经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无论如何不能动摇。

在企业,党、政要两心并一心,心心相印,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应加上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实现党、政、工或党、政、群“三加强”。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模范作用,加强生产行政指挥系统,实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充分依靠职工群众,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的作用。

六、干群关系

企业的发展需要内部有一种团结、和谐的气氛,人人都有力争上游的精神状态,奔向一个共同的目标。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处理好干群关系。

处理干群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发扬职工当家作主的精神。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占有形式和确立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因此,干部和工人的关系,不是资本主义企业那种所有者或所有者代理人员与雇佣劳动者的关系,而是政治上完全平等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要真正把职工群众看成社会和企业的主人,企业里重要的事情要和职工群众商量,切实地把职工参加管理的民主管理制度建立起来,并使之制度化、程序化。要贯彻执行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对各级干部要高标准、严要求。紧密联系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尽心尽力做好工作。发扬公仆精神,廉洁奉公,以身作则,要求职工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职工群众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为建立良好的厂风起到模范和表率作用。

企业工作涉及面很广,企业领导遇到的矛盾很多。上述所列只是一些主要方面。当前的治理整顿对每一个企业都是一场考验,我们要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振作精神,增强信心,开创出企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