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雅罗斯瓦夫·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著名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他曾先后参加过文学刊物《源泉》、《邮政报》和《波兰信使报》文艺版的编辑工作。他自一九五九年起连任波兰作家协会主席,直至一九八0年去世。他一生勤奋刻苦,除从事编辑工作外,孜孜著述。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红色的盾牌》,剧本《诺楠之夏》、《假面舞会》等。著作多达八十卷,成就卓著。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树生意盎然,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娇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酣然。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口!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地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树木是绿的,但只需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
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需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品味
本文发表于一九二五年,是一篇不同凡响的佳作。它不是咏物篇章,不是一般托物寓情之作,更不是单纯描写景物的散文。它绮密奇妍,词绚意浓,凝聚着作者提魂摄魄的感受,寄寓着警动人心的生活哲理。虚实相映,宛妙可爱。
文章以“变”字作为贯穿全文的隐伏的线索。文章处处都紧扣一个“变”字来写。变与不变,扑朔迷离,若明若暗,往往不为人们所关注。作者见微知著,否定不变的错觉,揭示变的必然,从而使人震动,促人警悟。
语言洗练优美,是《草莓》写作上的又一艺术特色。作者善于以诗的语言描述景物的特点。如写清秋天空,“像宝石一样晶莹璀璨”,写树,“挺拔的的生意盎然,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又如以“沁人心脾”和“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形容萆莓爽口的香味;以“灰惨惨”形容秋气肃杀的天空。这些描写和形容,都极其自然地收到了唤起读者生活实感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