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贵细中药材100味选用
47872700000043

第43章 杜仲

杜仲又名丝仲、丝棉皮、扯丝皮、盐杜仲、杜仲炭、黑杜仲、炒杜仲、川杜仲、绵杜仲、焦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主产于四川、陕西、湖北、贵州、河南、湖南等地。以四川通江产品质优,奉为道地药材,习称“川杜仲”。陕西、湖北产者习称“汉杜仲”。

药材识别

呈扁平的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3~7mm。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平坦或粗糙,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未刮去粗皮者有斜方形横裂的皮孔,有时可见淡灰色地衣斑。内表面暗紫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一般拉至1cm以上才断丝)。气微,味稍苦。嚼之有胶状残余物。

以皮厚、块大、断面丝多、内表面色暗紫者为佳。

规格标准

等级标准

特等干货。呈平板状,两端切齐,去净粗皮。表面呈灰褐色,里面黑褐色、质脆。断处有胶丝相连。味微苦。整张长70~80cm,宽续表

等级标准

50cm以上。厚0.7cm以上,碎块不超过10%。无卷形、杂质、霉变一等干货。呈平板状,两端切齐,去净粗皮。表面呈灰褐色,里面黑褐色、质脆。断处有胶丝相连。味微苦。整张长40cm以上,宽40cm以上。厚0.5cm以上,碎块不超过10%。无卷形、杂质、霉变二等干货。呈平板状或卷曲状。表面呈灰褐色,里面青褐色、质脆。断处有胶丝相连。味微苦。整张长40cm以上。碎块不超过10%。无杂质、霉变三等干货。凡不符合特、一、二等标准,厚度最薄不得小于0.2cm,包括枝皮、根皮、碎块,均属此等。无杂质、霉变

作用用途

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能。主要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等。近代研究与临床证明,本品降血压作用缓和持久,最宜于高血压而有肾虚证见者。中老年肾阳偏虚者常服本品,可轻身耐老。

现代临床上还用于安胎,高血压,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老年性膝关节炎,周期性麻痹,慢性肾炎氮质血症及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用法推荐

(1)医师处方用量6~9g。

(2)杜仲30g、猪腰子或羊腰子1对。共煮食(经常服用)。用于坐骨神经痛。

(3)杜仲50g、猪脚1只。加水适量,小火熬4小时,炖汤,1日分2次服,次日将药渣另加猪蹄1只再炖汁服用,隔日1次。

同时配合肌肉按摩和功能锻炼。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

(4)杜仲50g、葡萄酒500g。浸泡7天后服,每次服15mL,1日2~3次。用于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

(5)杜仲20g、玉米须6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水肿。

(6)炒杜仲3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加入白糖适量调服,1日2次。用于高血压。

(7)杜仲20g、花生壳20g。每日1剂,用水煎服。用于高血压。

(8)杜仲20g、丹皮15g、黄柏10g。每日1剂,水煎服。用于高血压。

(9)杜仲30g、白酒500g。泡7天后服,每次10~20mL,1日2~3次。用于高血压,劳损腰痛。

(10)生杜仲30g。先将杜仲研末,再装入除去内膜的猪肾中炖熟,食肉服汤,1日1剂,并酌服羊奶。用于急性肾炎。

(11)杜仲100g、鲜阳雀花根100g、鲜小九龙盘根100g、鲜七姊妹根100g、猪肾脏2只。将上药共炖熟,食肾服汤,1日1剂。用于慢性肾炎(阳雀花根为豆科植物锦鸡儿的根,小九龙盘根为蓼科植物金线草的根,七姊妹根为木通科植物牛藤的根)。

(12)杜仲末6g、猪肾1只。将杜仲末装入猪肾内,以湿纸包4~5层,煨熟后服,1日分2次服。用于肾阳虚遗精。

(13)杜仲30g、夏枯草30g、菊花15g、草决明12g。每日1剂,水煎服。用于头痛(高血压所致)。

(14)制杜仲20g、续断20g、雀儿花根皮10g、猪肾1只、白酒适量。将上药共炖熟,1日分2次食肾喝汤。用于坐骨神经痛(雀儿花根皮为豆科植物锦鸡儿的根皮)。

(15)杜仲(刮去粗皮,油炸酥黄)30g。加水适量煎煮取汁,猪肾或羊肾2个切薄片,用杜仲汁煎煮三五沸,加花椒、食盐调味,空腹食肉喝汤。用于肾虚腰痛。

(16)杜仲30g、猪肚250g。共煮去药,饮汤食肉。用于肾虚腰痛,阳痿,小便频数。

(17)杜仲15g、三七6g、石榴皮15g、白酒适量。将药置白酒中浸泡,半月后酌量服药酒,1日2次。用于腰痛。

(18)杜仲100g、五加皮200g、金钱草100g、大血藤50g、小血藤50g、八角枫10g、白酒1500g。共浸泡7天后服,每次10mL,1日2次服。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19)杜仲15g、补骨脂12g、核桃仁30g、猪肾1对。将药与猪肾共炖至烂熟后,去杜仲、补骨脂,加食盐2g调味,1日分2次,连汤服用。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20)炒杜仲9g、炙黄芪9g、炒白术6g、炒当归6g。水煎服。用于滑胎。

(21)杜仲250g(糯米煎汤,浸透)、续断60g(酒浸,焙干)、山药150g。将上药研为细粉,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于妊娠后每日早晨用米汤送服30丸。用于习惯性坠胎。

(22)杜仲15g、补骨脂15g、核桃仁15g、大蒜10瓣。将前3味药水煎,取汁,大蒜捣成泥,用药液1日分2次泡大蒜泥服。用于肾虚腰痛。

(23)杜仲5g、五加皮5g。切成小碎块,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午和晚上各泡服1剂。用于肾气不足,寒湿侵袭所致的腰骶酸软疼痛,转侧不便,俯仰困难,四肢沉重,步履艰难。

(24)杜仲5g、桑寄生5g、独活5g、桂心5g。切成小碎块,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下午各泡服1剂。用于肾气虚弱,久卧冷湿所致的痹证,症见腰背酸痛,四肢沉重,伸屈不利,行走不便,肢冷畏寒。

(25)杜仲5g、天麻3g、栀子5g、白芍5g。将栀子砸碎,其他药切成小碎块,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午和晚上各泡服1剂。用于肝肾阴亏虚,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病,症见头胀痛欲裂,耳鸣耳聋,口苦心烦,急躁易怒等。

(26)杜仲5g、狗脊5g、防风5g、秦艽5g。切成小碎块,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15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下午各泡服1剂。用于肝肾虚损,风寒湿邪阻滞经络的痹证,症见腰脊酸痛,项背强直,四肢关节疼痛,活动不利等。

(27)杜仲5g、桔核5g,将桔核砸破、杜仲切成小碎块,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午和晚上各泡服1剂。用于肾气虚寒的腰痛,症见腰部空冷疼痛,得暖则舒,小便频数而清长,肢冷畏寒,神疲倦怠等。

(28)杜仲5g、大枣5枚。将大枣砸碎去核、杜仲切成小碎块,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下午各泡服1剂。用于脾肾不足,精气不养胎胞的胎动不安,动红见血,腰腹酸痛,食少乏力。

(29)杜仲5g、木香5g、八角茴香5g。将八角茴香砸碎、杜仲、木香切成小碎块,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下午各泡服1剂。用于肾阳亏损,寒湿凝滞所致的腰脊酸痛,俯仰不能,腿软无力,屈伸艰难等。

(30)杜仲5g、山茱萸5g、枸杞5g、五味子5g。将五味子砸碎、杜仲切碎,与其他药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下午各泡服1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损而致的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小便频数等。

(31)杜仲12g、猪肾250g。杜仲煎熬成浓汁约50mL,加干淀粉(水发)20g、绍酒25g、味精1g、酱油40g、食盐5g、白糖3g,兑成芡汁;猪腰对剖两片,除去腰臊筋膜,切成腰花;炒锅在大火上烧热,倒入混合油至八成热,放入花椒1g,投入腰花、葱节(切2cm)50g、姜蒜(切指甲片)各10g,快速炒散,即沿锅倾下芡汁和醋2g,翻炒均匀,起锅即可食用。用于肾虚腰痛、腿软、阳痿、遗精、眩晕、尿频,尤其夜尿增多等症,有较好疗效。本方可作肾炎、高血压、性功能低下者之膳食。无病食之,亦可强健筋骨。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加工制作

炒杜仲:取杜仲块,用食盐水拌匀,润透,置锅内炒至老褐色丝易断时取出,摊凉即得。每100g杜仲,用食盐2g(化水)。

保存条件

置阴凉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