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贵细中药材100味选用
47872700000074

第74章 桑椹

桑椹又名桑枣、桑果、桑泡、桑椹子、黑桑椹。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果穗。4~6月果实变红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主产于四川、重庆、江苏、山东、辽宁、山西等地。

药材识别

果穗由多数小瘦果集合而成,呈长圆形,长1~2cm,直径0.5~0.8cm。黄棕色、红棕色至暗紫色。有短果序梗。小瘦果卵圆形,稍扁,长约2mm,宽约1mm,外具肉质花被4枚,果实边缘有棱线,果皮薄。种皮淡黄色。胚乳白色,油质。气微,味微酸而甜。

以个大、色暗紫、肉厚者为佳。

规格标准分黑桑椹和白桑椹二种,均为统货。以紫黑色者为优。作用用途桑椹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润燥的功能。主要用于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秘等证。本品药食兼用,老少皆宜,为久病体虚之人的滋补佳品,久服还能乌须发、明目。

现代临床上还用于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中风先兆症,脱发等。

用法推荐

(1)医师处方用量9~15g。

(2)鲜桑椹30~60g。加水适量,煎服。用于心肾衰弱,不寐,习惯性便秘。

(3)鲜桑椹100g、枸杞叶200g。水煎服。用于高血压。

(4)桑椹10g、甜杏仁10g、乌梅10g、补骨脂10g。共研为细末,每次6g,1日2次,开水冲服。用于遗精,滑精。

(5)桑椹20g、炒柏子仁10g、远志10g、当归10g、炒枣仁25g。

每日1剂,水煎,睡前1小时服。用于失眠。

(6)桑椹100g。每日1剂,水煎,睡前1小时服。用于失眠。

(7)桑椹20g、女贞子15g、旱莲草20g、枸杞子20g、川续断9g、独活9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尪痹,腰膝酸软。

(8)桑椹10g、五味子1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自汗,盗汗。

(9)桑椹12g、茺蔚子12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泽兰9g、枸杞子9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经闭。

(10)桑椹100g、枸杞子100g。用水煎取浓汁,再加蜂蜜浓缩成200g药膏,每次10g,1日2次,用温开水送服。用于肾虚耳鸣。

(11)桑椹15g、婆婆针30g、女贞子30g、卷柏15g、制川乌3g、制草乌3g、徐长卿9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脑震荡后遗症(婆婆针为菊科植物鬼针草)。

(12)桑椹20g、骨碎补20g、女贞子15g。水煎服。用于虚火牙痛。

(13)桑椹30g、海带60g。将上药装入猪大肠内,煮熟后连猪肠一并服用。用于脱肛。

(14)鲜桑椹30g、枯矾粉12g。共捣烂,调匀,外涂患处。用于头癣。

(15)桑椹30g、刺猬皮(砂炒炮)30g、炒杜仲15g。将上药焙焦,研为细末,每次9g,1日1次,开水送服。用于小儿遗尿。

(16)桑椹15g、杏仁30g、生桃仁30g、生栀子15g。共捣为糊状,炼蜜为丸(共制成30丸),每次2丸,1日3次。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

(17)鲜桑椹100g、糯米5000g、甜酒曲200g。将桑椹洗净捣汁(或以干品30g煎汁)取汁,鲜汁烧沸后放凉待用;糯米洗净后蒸熟,摊开晾凉,置于洁净干燥的陶器(缸、瓮、罐均可,不可沾油)中,与甜酒曲、桑椹汁相合拌匀,密封,放温暖处,经7~10天发酵,药酒成,即可食用,不拘时,徐徐饮之,冬日宜温饮。用于须发早白,神经衰弱,治肝肾阴亏之眩晕、耳鸣、消渴、便秘、目暗等症。

(18)桑椹5g、女贞子5g、旱莲草5g、制何首乌5g。切成小碎块,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下午各泡服1剂。用于肝肾阴血不足之须发早白,头目眩晕,耳鸣失眠,腰脊酸软等。

(19)桑椹10g、绿茶1g。桑椹切成小碎块,与绿茶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下午各泡服1剂。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之贫血,症见头晕,神疲,心悸,腰酸等。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者忌服。保存条件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