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贵细中药材100味选用
47872700000083

第83章 鹿肾

鹿肾又名鹿鞭。为鹿科动物梅花鹿、马鹿或其他鹿的干燥带睾丸的阴茎。主产于东北、河北、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

药材识别

鹿肾呈长条状,梅花鹿阴茎长35cm,直径3~4cm;马鹿阴茎长45~60cm,直径4~5cm。表面黄色或棕黄色,半透明,有纵向皱沟。顶端有一簇棕色的毛(以便鉴别真伪)。中部有睾丸2枚,椭圆形,略扁。质坚韧。气微腥。

以粗壮、条长、无残肉及油脂者为佳。

规格标准统货。作用用途

鹿肾具有补肾,壮阳,益精的功能。主要用于劳损,腰膝酸痛,肾虚耳聋、耳鸣,阳痿,宫冷不孕等证。

用法推荐

(1)医师处方用量6~15g。煮食或浸酒。

(2)鹿肾50g、肉苁蓉60g、粳米适量。先将鹿肾温水泡润除去脂、膜,切薄片;再将肉苁蓉用白酒浸泡1宿,刮去粗皮,切片;粳米加水煮成粥,下鹿肾片、肉苁蓉片,加入葱白、生姜、花椒、食盐调味,食之。用于五劳七伤,阳气衰弱,增气力。

(3)鹿肾1副。熬成膏,与等量阿胶兑入,烊化酌量服之。用于妇人血虚,淋证,带证,腰膝酸软,不孕等。

(4)鹿肾50g、狗肾1副、枸杞子100g、菟丝子100g、杭巴戟100g、白酒2000~4000g。先将二肾切片,其他药用纱布包好,共置入白酒内,每隔5天搅拌1次,密封浸泡1个月后适量服用。用于阳痿。

(5)鹿肾1副、白酒2000g。浸泡7天(隔日搅拌1次)后服,每次一小杯,1日2次。用于肾阳虚之阳痿。

(6)鹿肾1副,豆豉汁、粳米适量。将鹿肾温水泡润除去脂、膜,切薄片与豆豉汁相和,再加水与粳米共煮成粥,空腹食之。用于肾气虚损,耳聋。

(7)鹿肾1副、狗肾1付、枸杞子100g、菟丝子100g、杭巴戟100g。先将鹿肾、狗肾分别研成粉,再与其余药共研为细粉,炼蜜为9g丸,1日2次服用,每次服1丸。用于阳痿。

(8)鹿肾1副、海狗肾1副、驴肾1副、海马1对、蛤蚧1对、鹿茸20g、枸杞子50g、覆盆子50g、蛇床子50g、淫羊藿50g、补骨脂50g、白酒5000g。将药用纱布袋装好,放入干净的泡酒容器中,倒入白酒,密封不使泄气,每隔半月搅拌1次,放置阴暗处浸泡3个月以上,方可开封取饮。空腹饮用,每次10~20mL,1日2~3次。具有补肾壮阳,填精益髓,兴阳起痿,补虚壮力的功能。主要用于阳痿、早泄、滑精及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倦怠乏力等。

(9)鹿鞭2条、狗肾100g、枸杞子15g、菟丝子30g、杭巴戟9g、猪肘子800g、肥母鸡800g、绍酒50g、各种调料适量。鹿鞭用温水发透,约10~12小时,中途需换水几次,刮去粗皮杂质,剖开再刮去里面的粗皮、杂质,洗干净切成3cm长的段,狗肾用油砂炒炮,温水浸泡后刷洗干净,漂30分钟,山药切片,菟丝子用纱布包好;鸡肉切成长约3cm、宽1cm左右的条,猪肘刷洗干净;锅内注入清水约1500mL,放入姜、葱、绍酒和鹿鞭段用武火煮15分钟,捞出鹿鞭,原汤不用,此法再反复2次;锅内掺入清水适量,放入猪肘、鸡块、鹿鞭、狗肾,用武火烧开,撇去泡沫,加入绍酒、大葱、花椒,改用文火炖1.5小时,除去姜、葱,将肘子肉取出另作其他用途,再将山药、枸杞子、巴戟、菟丝子、食盐、胡椒粉放入锅内,改用旺火炖至山药烂汤汁浓;捞出山药铺于碗底,上盛猪肘、鸡块,再摆上狗肾、鹿鞭,加入原汤即可食用。具有温肾壮阳、补血益精的作用。用于肾阳不足之阳痿、遗精较明显的患者。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出血、便秘、心烦及外感实热等忌用。加工制作①鹿肾片:取鹿肾,除去顶端棕毛,刷洗干净,烘烤至软,切3~4mm斜片或圆片,干燥即得。②制鹿肾(或鹿肾粉):取鹿肾净片,置锅内油砂炒灵活后,投入鹿肾片拌炒至松泡后,筛去油砂,喷淋白酒,放凉即得,也可研粉用。鹿肾100kg,用白酒20kg。

又法:将鹿肾片,用酒拌匀润透,置铁丝网上慢慢烤酥,可反复喷酒酥烤,直至酥脆为度。

保存条件

置阴凉干燥处(鹿肾片或粉用瓷坛装),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