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贵细中药材100味选用
47872700000085

第85章 鹿尾

鹿尾又名鹿尾巴。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尾椎骨处割下的尾巴。主产于东北、河北、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

药材识别

粗短,略呈圆柱形,先端钝圆,基部稍宽,割断面不规则,带毛者长约15cm,外有棕黄色毛,并带有一部分白毛;不带毛者较短,外面紫红色至紫黑色,平滑有光泽,常带有少数皱沟。质坚硬,气微腥。

以粗壮、黑亮、不带毛、完整者为佳。一般以马鹿尾为好,梅花鹿尾瘦小,甚少采用;雌性尾巴优于雄性尾巴。

规格标准统货。作用用途

鹿尾具有暖腰膝,益肾精的功能。主要用于腰膝疼痛,不能屈伸,肾虚遗精,头昏耳鸣等证。

用法推荐

(1)医师处方用量6~15g。煮食或浸酒。

(2)鹿尾1只、鹿肾1副、鹿茸片20g、制鹿筋50g、肉苁蓉100g、枸杞子100g、菟丝子100g、补骨脂100g、白酒3500g、冰糖适量。先将鹿尾、鹿肾切片与鹿茸片、制鹿筋一起于白酒中浸泡1个月,再将其他药(用纱布松包),同置白酒内密闭再浸泡1个月,每隔5日搅拌1次,取出加入冰糖适量,每日早、晚各服10~20mL。用于腰膝疼痛,不能屈伸,肾虚遗精,头昏耳鸣等证。

(3)鹿尾1只、人参3g、陈皮3g、母鸡1只、瘦火腿肉50g、瘦猪肉50g、水发蘑菇50g、各种调料适量。先将鹿尾煺去毛(方法见“加工制作”);锅中下油,八成热时再下入姜片10g、葱白25g,煸香后,烹入绍酒25g,加水适量,将鹿尾下锅滚烧10分钟捞出,再重起油锅煸姜片10g、葱白25g、烹入绍酒25g,加入鹿尾,二汤滚烧10分钟后,捞起姜、葱,再用文火煨10分钟后,捞出鹿尾;母鸡宰杀洗净、除去内脏及脚爪,剖成两半,下沸水锅焯透捞出,剔去大骨;瘦猪肉和火腿各切成3份,瘦肉先下开水锅略焯后捞起,洗净后同火腿、蘑菇、鸡放入蒸钵内;人参切薄片和陈皮一起放入蒸钵内,然后再将鹿尾切成两半放在鸡肉两旁;将顶汤约1000g倒入锅内,加入白糖适量烧开后倒入蒸钵内,加盖并用湿棉纸粘贴密封,上笼蒸约1.5小时取出,启封放少量食盐调味即可食用。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头昏耳鸣,倦怠乏力等证。常人服食,可起到壮腰健肾的作用。

使用注意阳盛有热者忌服。加工制作

去毛:将鹿尾先用开水稍泡取出,洗净污秽,再下沸水锅滚烧10分钟捞出煺去毛,如不易煺净,可反复再烫,至煺净为止。

保存条件

瓷罐或铁听装,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