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贵细中药材100味选用
47872700000091

第91章 琥珀

琥珀又名育沛、虎珀、虎魄、江珠、兽魄、顿牟、血琥珀、老琥珀。为古代松科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经久凝结而成的碳氢化合物。主产于云南、河南、广西、福建、贵州、辽宁等地。

药材识别

琥珀:为不规则的块状、颗粒状或多角形,大小不一,块状者可长达6cm。血红色(习称“血珀”)或黄棕色。表面不平,有光泽。质松脆,捻之即成粉末。气无,味淡,嚼之易碎无沙感。以火燃之易熔,爆炸有声,冒白烟,微有松香气。

煤珀:黑琥珀。通常为多角形或不规则的块状物,少数呈滴乳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色至乌黑色,略有光泽,若将表面黑色部分除去,则呈透明或半透明玻璃样体。质坚硬,不易碎。气无,味淡,嚼之坚硬无沙感。

以色红、明亮、块整齐、质松脆、易碎者为佳。

规格标准

过去按产地不同分为云珀(云南)、广西珀、河南珀、湖南珀、抚顺珀、金珀,均分为1~3等。按加工不同分为:毛珀、光珀2种。作用用途琥珀具有镇惊安神,散淤止血,利水通淋的功能。主要用于惊风癫痫,惊悸失眠,血淋血尿,小便不通,妇女闭经,产后血淤腹痛,痈疽疮毒,跌打创伤等证。本品质重降下而镇惊安神,归心、肝走血分而活血化淤,入膀胱则利尿通淋。

现代临床上还用于阴囊及妇女阴唇血肿。

用法推荐

(1)医师处方用量1~2g,研末冲服,不入煎剂。

(2)琥珀适量。研为细末,开水冲服。用于阴囊及妇女阴唇血肿、产后血淤腹痛等;亦可用于治疗血淋、热淋、石淋、小便不通、癃闭不通等。

(3)琥珀4.5g。研为细末,用萱草根煎浓汁冲服,饭前服。用于心经蓄热所致的小便赤涩不通,淋沥作痛。

(4)琥珀6g、灯心草50g。研为细末,用灯心草煎汁冲服。用于尿血。

(5)琥珀5g、人参10g、三七粉5g、桂枝3g。共研为细末,每次0.5~3g,1日3次,温开水冲服。用于胸痹(气血虚型)。

(6)琥珀1g、沉香1g、甘遂6g、牵牛子6g。先将后两味药水煎取汁,再将琥珀和沉香共研为细末,用药汁冲服药末,隔日1剂,连服数剂。用于肝硬化腹水。

(7)琥珀5g、甘草5g、滑石粉30g。共研为细末,每次10g,1日3次,开水冲服。用于小便不通。

(8)琥珀9g、蝼蛄1只。先将蝼蛄在瓦上焙干,再与琥珀共研为细末,用开水1次冲服。用于小便不利。

(9)琥珀粉2g(冲服)、火硝1.5g、怀牛膝15g、乳香5g、海金沙15g、泽泻15g、续断15g。每日1剂,水煎服。用于肾结石。

(10)琥珀粉6g(冲服)、鲜菟丝草100g、鲜金丝桃100g、金钱草20g、木通10g。每日1剂,水煎服。用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金丝桃为金丝桃科植物金丝桃的根,菟丝草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全草)。

(11)琥珀3g、海金沙9g、生蒲黄9g、生没药9g。共研为细末,每次3g,1日3次,开水冲服。用于肾结石。

(12)琥珀粉10g、朱砂粉10g、鱼鳔胶30g、炒黄铅粉30g、明雄黄6g、枣肉120g。先将前5味药共研为细末,再将枣肉捣烂如泥,与药粉共制为丸,每次2g,1日2次,开水送服。用于癫痫。

(13)琥珀3g、朱砂6g、硼砂6g、天竺黄15g、白矾30g、煨巴豆2g。共研为细末,分为6包,每日1次,1次1包,开水冲服。用于癫痫。

(14)琥珀5g、酸枣仁19g、赤茯神12g、石决明12g、川芎5g、五味子6.3g、麦冬9g、天麻9g、白芍9g、龟板胶9g、山茱萸9g、龙骨9g、牡蛎9g。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次1丸,1日3次,开水送服。用于神经衰弱。

(15)琥珀粉2g、猪胆汁适量。将胆汁放入铁勺内,再加少量水,用微火烧沸,入琥珀粉搅匀,3岁小儿1次服1汤匙,1日2次。用于小儿热喘。

(16)琥珀5g、全蝎5g、胆南星10g、天麻10g。共研为细末,每次0.15~0.25g,开水送服。用于小儿急惊风。

(17)琥珀粉10g、大枣10枚。将大枣去核,装入琥珀末,焙干研末,每次1g,1日3次,开水送服。用于慢惊风。

(18)琥珀9g、制炉甘石15g、钟乳石9g、滑石30g、朱砂3g、冰片0.3g、红花5g。共研为细粉,外撒患处。用于褥疮。

(19)琥珀10g、黄柏30g、大枣10枚。先将黄柏焙焦,再将大枣去核焙焦枯,与琥珀一起共研为细末,用香油调敷患处。用于湿疹。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及无淤滞者忌服。加工制作

琥珀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轻轻击碎,研成细粉末即成。

保存条件

置阴凉干燥处,不宜在高温处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