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听南怀瑾讲佛学
4789000000008

第8章 听南怀瑾讲佛教 (7)

由于隋炀帝的暴政,隋朝只存在了三十八年。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唐朝存在的近三百年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当繁荣发达、对全人类具有较大贡献的历史时期。

唐代很重视对于佛教的整顿和利用。高祖武德二年(619),在京师聚集十大高僧,立十大德,管理一般僧尼。太宗继位,重兴译经事业,度僧三千人,在旧战场各地建造寺院。从武后到玄宗,佛教得到了空前发展,达于极盛,寺院之数比唐初增加一半。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中国文化史和佛教史上意义重大的一件事,那就是玄奘法师自印度留学归国,太宗为其设立译场,汇集国内学僧与文人名士数千人参与佛经的翻译工作。从玄奘由翻译而传播的学说看来,纲举目张充分反映了公元5世纪以后印度佛学的全貌。当时印度那烂陀寺等处的佛学,已显然分为因明、对法、戒律、中观和瑜伽等五科。

他于明科译出《理门》和《入正理论》,树立了在论议基础上的佛家逻辑轨范。于对法科,声闻乘方面以《俱舍》为中心,在它以前有根本的“一身六足”和《婆沙》等论,以及其后发展的《顺正理》、《显宗》等论,他都原原本本地传译了出来;大乘对法译出了《集论》和他的注书《杂集论》,显示对法经不同于瑜伽论的特点,并指示大小对法相通的途径。于戒律科,译传大乘唯一的《瑜伽菩萨戒》,并辑出《受戒羯磨》以为实行的规范。于中观科,特别译出护法的《广百论释》,以见瑜伽系贯通中观的成就。于瑜伽科,则“一本(《瑜伽》)十支(《显扬》、《庄严》等)”,差不多全部译出,可以说那烂陀寺最盛时期所传承的佛学精华,基本上已都由玄奘大师译传于中土了。

在这时期,随着大量印度佛经论著的翻译、传播、弘扬,中国佛教的思想理论获得了创造性的发展,各个宗派先后兴起。据南怀瑾先生的考究,共有十宗,而流行的主要有八宗,除了前述提到的净土宗、天台宗外,具较大影响的还有律宗、三论宗、禅宗、华严宗、法相宗和密宗。

律宗,乃是以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而得名,主要依据《四分律》而加以大乘教义的解释。其创始人主要是唐代僧人道宣。因道宣常年住终南山,故又称“南山律宗”。道宣门下弘景的弟子鉴真在扬州大明寺继承了南山宗系统,颇具影响。此宗注重佛教信徒在意识、言行以及衣食坐卧等各方面履行种种规定,制定了中国佛教的受戒仪制。

三论宗,渊源于古印度大乘佛教的中观宗(又称大乘空宗),创始人为隋唐间的吉藏。以龙树所著的《中论》、《十二门论》及其弟子提婆所著的《百论》为主要经典,故名“三论宗”;又因为它主张“诸法性空”,故也称“法性宗”。吉藏的弟子慧感、慧颐在长江下游颇有影响。另一弟子明法师于江南茅山弘扬三论,终身不出。明法师的知名弟子法敏擅三论,通大乘,他于贞观元年(627)在丹阳(安徽当涂县)讲《华严》、《涅槃》,影响很大。

禅宗,禅宗,南朝宋末菩提达摩由天竺来华传授禅法而创立,是隋唐时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

华严宗,以阐扬《华严经》而得名,又因武则天赐号其实际创始人法藏为“贤首”,后人称法藏为“贤首大师”,故又称为“贤首宗”。另因该宗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也称为“法界宗”。法藏是华严宗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华严经义海百门》、《华严金狮子章》、《华严经探玄记》、《华严经旨归》等。“法界缘起”论是法藏思想的核心,也是华严宗的思想基础,它主要是以“理”与“事”之间的关系为中心加以阐述的。华严宗认为,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由浅入深或由不同的角度而有四种不同,可分为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华严宗将佛教理论体系和表述方式都进一步中国化,代表了中国佛教哲学思维的最高水平,许多思想对后来宋明理学有着重要影响。

法相宗,又名唯识宗、慈恩宗,是唐初最重要的佛教宗派。因为这个宗派集中分析了世界上各种物质和精神的现象;分析到最后,认为一切现象都是“识”所变现出来的。就它的前一特点说,叫做法相宗;就后一点说,叫做唯识宗。这一宗派为玄奘和他弟子窥基所创立,他们常住长安(陕西西安)慈恩寺,所以又叫做慈恩宗。法相宗提出“万法唯识”的基本观点。法相宗把“识”分为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合称八识。“转识成智、舍染归净”是法相宗的理论宗旨,也是其修行实践的根本目的。由于法相宗许多说法不合中国社会人情,且论证繁琐,经院气较足,故在社会上不太流行,在唐代流传了几十年就遭到冷落,逐渐湮灭不闻了。

密宗,也称“密教”、“秘密教”、“真言乘”、“金刚乘”等。出于古印度后期佛教中的密教。唐开始传入中国,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依据,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秘密教旨的传授,为真实言教,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给别人。在唐代曾经得到王公贵族的爱好,后来衰落了下去。公元8世纪至11世纪间,印度密教传入中国西藏地区,与原来的本教结合,形成了西藏密教的传统,称“藏密”。

佛教宗派的形成,可以说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就出现了众多的学派,但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随着寺院经济的发展和佛教巩固自己宗教势力的需要,由南北朝的佛教学派进而形成了佛教宗派。佛教宗派不同于学派,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宗教理论体系、宗教轨范制度,有独立的寺院经济,势力范围,每宗都有自己的传法世系,继承其学说和寺院财产。

◎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

说到释迦学术思想的内容,也就是通常所谓佛学的概要,依照一般习惯,都以大乘、小乘来区分,中国的佛学与佛教,乃大小乘并列,而且比较偏向大乘,现在流行于西方的佛学,大多数只注重小乘,认为那是原始的佛教,尤其东南亚各国的南传佛教,大体都是以小乘为主的。

——《禅宗与道家》

在释迦牟尼及其弟子的弘扬下,佛教迅速兴起于印度。释尊灭度后,佛教弟子们继释尊之志,广弘佛法。并且佛教徒们在不同时期进行了多次经典结集,为后世众生,闻法修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南怀瑾先生指出,“结集”有记诵和编纂的意思。当时释迦即入涅槃,佛弟子们觉得导师已去,茫然无所依怙,众弟子商量,当前最重要的事业,就是结集佛的说法,汇为经典。于是在释伽逝世后不久,他的弟子们在摩揭陀国(阿舍世王时)举行佛教第一次大“结集”,结成佛教经典——“三藏”中的经藏和律藏,这是原始经典。因为这次结集在王舍城附近的七叶岩窟进行的,所以又称“王舍城结集”。

公元前386年,王舍城结集后一百年左右,有人认为东方僧伽(佛教僧团)所行十条规则非法非律,为排解教派纷争,以西方僧伽长老耶舍为首的七百僧众在吠舍离城召开佛教第二次大“结集”。会期八月之久,将正统派的达磨(经藏)和毗尼(戒律)部重新诵读,进一步修订了佛经。由于参加此次结集的多为佛教长老,故又称为“上座部结集”。对于上座部的决定,吠舍离的僧侣不服,于是另召集约有万人参加的会议。由于参加这一结集的人数很多,后世就叫他们“大众部”,称他们的学说为“轨范师说”。两派互不相下,这是佛教内部部派分裂的开始,此后,派别日益增多,佛教教义、学说和戒律也因部派不同而有许多歧异和变化。

阿育王时期,在首都华氏城举行佛教第三次大“结集”,为最后定型的佛教经典(经、律、论三藏)奠定了基础。此时,佛教不仅是阿育王帝国的国教,而且开始向国外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阿育王为弘扬佛教,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他执政期间,各地广修佛塔,佛教大兴于世。随着佛教规模的扩大,宗派也渐渐增多。其中主要部派有上座十一部与大众九部。上座十一部为:本上座部、有部、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经量部。大众九部为:本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制多山部、西山部、北山部、多闻部、说假部。这就是此后小乘著名的二十部派。

贵霜帝国(1世纪至3世纪曾存在于中亚的古代盛国)时,佛教分裂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大乘即宽广的解脱大道,小乘是大乘对早期佛教的贬称,即解脱之道狭小。两大派何为正统,或者说哪个更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这是帝国必需考虑的事情。于是迦腻色迦(贵霜帝国国王)举行了佛教的第四次大“结集”,编纂了经、律、论三藏经典,定大乘佛教为正统,并在首都富楼沙建佛塔和寺院。从此,大乘佛教居于主要地位。

南怀瑾先生指出,凡是世人所崇奉的教主和圣哲,大多不亲著述。释迦牟尼一生说法,但以身教言教为止,虽然他也是擅长语文而最会演说的高手,但他从来没有动手写作,留下片楮只字。他不想以藏之名山的事业而留得后世的盛名,这是一个事实。这个事实给予后人的启示很大,而且富于哲学教育的真精神。释迦牟尼的说法,后来成为经典,当归功一般具有高深修养,长于道德文学的佛弟子,他们全心集结,凡所亲闻,胥归载笔,加以文字富丽,义理精湛,对佛教的弘扬,乃因此而开展。这可以说“他本无心为教主,谁知教主迫人来!”而师门谊重也尤足钦羡。

印度佛教自兴起至衰落,前后约为一千五百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为早期佛教时期,也称原始佛教时期。此时的佛教教义基本保持释迦牟尼生前所宣传教义的原始面貌。后出的大乘佛教称这时的佛教为小乘佛教。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为部派佛教时期。公元1世纪以后,为大乘佛教时期。

“乘”,即车辆,乘载,也有“道路”的意思。学佛法者乘之行道以达到彼岸,“乘”是佛法传统的代称。

这里所说的小乘,是针对于大乘佛教所说的。释尊在世说法时,所说只有一个目的,是使一切众生得大解脱,究竟成佛。但是,弟子的根器不同,部分弟子未曾真正了义,自己只以声闻果、缘觉果为修行目的,不肯发心为利众生愿成佛,即是所谓不发菩提心。这一部分弟子最终所证的圣果,也自然不够圆满。自利既不究竟,利他自不能广大。所以佛教果称之为小乘。乘是渡众生到达彼岸的舟乘。自利不究竟,利他不广大的法,称为小乘。

那么,发菩提心,以为利众生愿成佛为根本目标的法乘,就称作大乘。大乘的体系形成较晚,这是因为大乘义理深奥,非大成就者,难以成其系统。正因为如此,佛陀所说的大乘法教,在一段时期以内,没有像小乘佛教那样,形成完整的体系。

直到公元2世纪,马鸣菩萨出世,为大乘佛教系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3世纪,龙树菩萨出世,著《中论》、《大智度论》等诸大论典,广弘大乘法教,使大乘佛教系统真正形成。后大乘佛教又形成中观、唯识两大宗系。随着佛教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南北两大佛教体系。南传佛教,以小乘上座部诸派为主体。中心在铜牒洲,即现在的斯里兰卡。南传经典以巴利文书写。

自汉代传入佛教,我国才开始有佛经的大量翻译。当时的两位著名译经者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安译出大量小乘经典,支则译出大量大乘经典,在社会上都有相当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大小乘佛教几乎是同时传入。然而,就佛教以后在我国发展的情况看,主要是大乘佛教的发展。小乘佛教虽也出现过一些学派和学者,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小乘佛教的各种经典、教理和戒律等只是备参考而已。

大乘佛教在我国可以说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东晋时期大乘空宗般若学受到当时玄学的影响,在社会上十分流行,对般若“性空说”的解释,有“六家七宗”之多。东晋名僧僧肇,著《物不迁论》、《不真空论》等评述了各家理论的得失,对以龙树为代表的大乘中观学派的思想作了通俗、准确的阐发。这一学派发展到隋代,形成了以吉藏为代表的“三论宗”(以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为所依经典),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中观学(空宗)的思想。而唐初著名学僧玄奘西行求法,回国后大力弘扬无着、世亲的思想,译出《唯识三十论》以及护法、难陀等十家解释“唯识”义的《成唯识论》一书,其大弟子窥基又著《成唯识论述记》等,从而创立了“唯识宗”,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有宗)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