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家智慧一点通
47893000000023

第23章 职场更要懂得 “功成身退 ”

尖锐的东西,它很容易受到挫折,功成身退可以保全自身,有了功不居功,有了名不恃名,任何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我们一生都需铭记的智慧。

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也就是“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功成身退”,这是天的道,人要符合天的道,功业已经成了,就引身后退,这是一种自然的规律。

历史上大部分兵戈上位的皇帝,在开国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总会削除大部分开国功臣的兵权,当然这个削除兵权有两种:一个就是和平解决,另一种就是随便加个罪名,“名正言顺”地铲除。

历史上和平削除兵权的例子不多,唐太宗李世民算一个,宋太祖赵匡胤也算一个。而功成后谋杀功臣的皇帝则比比皆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有清朝雍正皇帝等等,他们的开国功臣中,只有极少数懂得“功成身退”道理的才幸免于难。

韩信就是因为不懂得“功成身退”而惨遭杀害的典型。

毫不避讳地说,刘邦的江山有一大半是韩信打下来的,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西汉王朝,刘邦也更不可能当皇帝。韩信功高盖主,在刘邦当皇帝之后他本应该想到这点,然而他还是傻乎乎地以功臣自居,完全没有了当初带兵打仗时的聪明智慧。刘邦可想到了这点,为了巩固它的皇帝地位,他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还是“齐王”的韩信徒封为“楚王”,使其远离自己的发迹之地,然后又有人适时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又再将他再贬为“淮阴侯”,不出几个月吕后又和刘邦唱了一出双簧:前脚刘邦带兵出征,后脚吕后就让萧何将韩信诱至长乐宫冠以谋反之罪杀掉。

同韩信并称“汉初三杰”中的张良则聪明得多,刘邦即位后,大封功臣,张良再三推辞、最后只领留侯的头衔,坚决不受三万户食禄,忘掉了以前的丰功伟业,过着隐逸恬淡的生活。怪不得后人用诗来称赞张良的智慧过人:“运筹帷幄见真知,暗渡明修尚未迟。业就功成身引退,免遭吕氏害贤时。”

明朝的一批开国功臣,也同样是懂得“功成身退”的存活下来了,而那些不知此道的人,最终都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因女婿胡唯庸涉嫌谋反受牵连而被灭门;开国大将、凉国公蓝玉因被锦衣卫告发谋反而被灭三族;功臣冯胜、傅友德、廖永忠、朱亮祖也因失宠先后被杀,徐达没有被朱元璋直接杀害,但也是被朱元璋间接“赐死”的,因为朱元璋趁徐达生最忌吃蒸鹅的背疽之病时,偏偏赐蒸鹅给他吃,没几天,徐达就离开了人世;只有汤和因主动交出兵权,告老还乡,从此闭口不谈国事,才保住了终身。

在古代,“功成身退”都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方法,只有智者可为。人生在世,竭尽所能,报效社会是必要的,但当成功了,危险也就来了;可能在论功的时候,就包含分配不公,或骄傲让人嫉恨,更有功高镇主等危险和矛盾潜伏着,要学会化解,更要学会含韬养晦,锋芒内敛。

《道德经》讲得好:“夫为不居,是以不去。”学会适时地功成身退,对于保存自己的名节、延长自己的寿命都很有益处。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功成身退”也是他的人生成功智慧上的一“环”。在 40岁时,他成功地推行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创造了福特公司日产汽车 7000辆的辉煌。但福特在中年以后就退隐了。他在故乡营造了一个住所,在那里和家人一起过着清闲的日子。他在这安静、惬意的农庄度过了 32年安静、舒服的日子,一直活到 83岁才去世。这位当时在美国数一数二的巨富,家庭生活却令人难以相信的俭朴,据说只用五个仆人和半个洗衣工人。但他曾以 700万美元捐助一所医院,又降低货价、提高工人工资、红利,收容伤残,福特公司收留的残疾工人近万名。

福特的这种行为同样是一种功成身退,更是一种人生的成功!聪明的人不仅能看透当时的形势,而且能审时度势,作出最明智的选择,所以他们往往拥有多种美誉。

尖锐的东西,它很容易受到挫折,功成身退可以保全自身,有了功不居功,有了名不恃名,任何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我们一生都需铭记的智慧。

事物的生长变化有着共同的基本法则,万物都是遵循着这一法则不断地生灭、变化、发展,呈现出一种互补、和谐、均衡。自然是孕育这法则的本体,也是万物返本复初的渊源根本。当我们坚守住虚寂的心灵,使清静达到极点时,我们就能看清这种变化循环的规律,并从中觉悟到“道”。

如何才能“致虚极,守静笃”呢?也就是要将后天的种种欲望、成见、算计等加以控制、调适、消解、澄清,因为这些东西往往将原来清净纯洁的人心变得骚乱不安、浑浊邪恶,使人远离了清静。

但是人们往往做不到这点,而更容易的是被滚滚红尘中的名利、美色、权势等等所诱惑,做不到切实、老实。

通常,什么人更能老老实实地坚守住“静”呢?年幼的孩子。但是孩子有的是一颗还没被世俗污染的心灵,有的是纯净至极的眼睛,可是缺少的是洞达世情的大智慧,所以他们守住的“静”是纯真的,但不是坚定无极的。

现代人通常都懂得要找时间给自己放松,趁着双休日和假期同家人、朋友去郊外,在寂静的山坳里、流水边,体会大自然的气息。在那里,人们会觉得疲惫的、充满杂乱信息、充满各种欲望、充满层层尘埃的心,会很快平静下来、沉淀下来、澄清下来,那些压得人喘不过来气的东西都被抛去了。

可是,假期一结束,重归工作岗位,重新回到过去的生活中,立刻又觉得那种纯净澄清的感觉离自己远去了,心灵立刻又被种种尘垢蒙蔽了。

这样可不是真正的“致虚极,守静笃”啊。事实上,我们即使不去郊外,即使是在纷纷扰扰的生活中,也仍然可以修养心灵,达到“致虚”、“守静”的。哪怕是达不到老子所说的境界,退上一步,能够知道该如何进退也是好事一件。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相当一些人往往在以功利的、消费的观点去看待社会,重物质利益,重物质消费的观念占据了人们的主导思想。这是十分危险的。反映在社会上,一些人铺张浪费,讲排场,大行其道;反映在文化艺术领域中,有些人不顾文化、艺术的品位,甚至不顾艺术家的人格而去粗制滥造,追逐名利;反映在学校中,学生看重名牌和高档物品,而人文文化的修养则很差。凡此都在竭力说明“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的朴素思想已经被排挤了;也都在警示我们:亟待加强人文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

现在,很少有人再谈“见素抱朴,少思寡欲”了。似乎到了这个物质享受发达的时代,都以为只需要消费,“朴素和寡欲”的思想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这显然是一种人生的失误。持这种人生观的人表面上很充实,整天忙乱不堪,似乎是对发展经济、建设社会的积极响应。其实,他们恰恰不明白,消费其实是一种最消极的因素,代表着精神上的空虚。物质享受本身无论有多么丰富也不能导致精神上的充实,只能给人增添更多的物欲。

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所以也是一个堕落和可悲的时代。也许现代人不知道信仰的重要,或者单纯地把信仰理解为一种迷信。这都是错误的。宗教固然是一种信仰,那些对于生活理念的正确把握其实也同样是一种信仰。有了正当的信仰,就像是有了种子,能生根,能发芽,能抽枝,能于时间和空间的变幻中生长出信条来。有了信条,人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就能够体会到“道”的运行。

没有信仰,固然不影响我们吃饭、睡觉和工作,好像是行得通的。但是我们难免会感到空虚和烦恼,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觉得所作所为没有价值。所以有的人就会因此而寻找刺激,甚至为了一己私欲不惜伤天害理。这对社会来说是种危害,对个人来说也是自寻灭亡的不归路。

也许是因为现代人太聪明了,因为有巧智,所以远离了原本的清净混沌,越来越不知足,于是也就偏离了“道”的自然而然。

在杭州西子湖畔虎跑寺内的一个不很起眼的地方,有一副对联:“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已故弘一法师的遗墨。凡是了解弘一法师的人都知道,无论从家境、才学、阅历上来看,还是用爱国之情、志向之取、进取心来比,弘一法师都不会亚于当时或现代的大多数人,甚至远比大多数人都更符合精英分子的含义。然而恰恰是这位自豪“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的热血男儿,认认真真地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留诸后世,这便使人不得不冷静下来,认真想一想这副对联的深刻内涵。

孔子有一天感叹,他说:我始终没有看见过一个够得上刚强的人。要注意这个“刚”字,脾气大不算刚;刚的人是方正,并不一定脾气大;高帽子戴不上,骂他也不改变,这差不多有点像刚,但还要看他的品德、智慧、修养。前面曾经提到上等人有本领没脾气,中等人有本领有脾气,下等人没本领脾气大。孔子这里的刚是指有本领没脾气的上等人而言。

曾国藩曾说:“知足天地宽,得宇宙隘。岂无过人姿,多欲为患害。在约每思丰,居困常求泰。富求千乘车,贵求万钉带。未得求速赏,既得勿求坏。芬馨比椒兰,磐固方泰岱。求荣不知厌,志亢神愈忕。岁燠有时寒,日明有时晦。时来多善缘,远去生灾怪。诸福不可期,百殃纷来会。片言动招尤,举足便有碍。戚戚抱殷尤,精爽日凋瘵。矫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安荣无遽欣,患难无遽憝。君看十人中,八九无倚赖。人穷多过我,我穷犹可耐;而况处夷涂,奚事生嗟气?于世少所求,俯仰有余快,俟命堪终古,曾不愿乎外。语云: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枝。”

可见这世上不知足的人多,贫者有贫者的不知足,富者有富者的不知足,总之,欲望是无止境的。看来只有按照老子所说,让自己能够“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方可以知足而常乐啊。

“功成身退”是一种智慧,它告诫我们,当我们有功时千万不要居功自傲;在一些人面前摆老资格,更不要动不动就是当初怎么样。如果与这一智慧背道而驰,那么不但不能显示自己的功劳,反而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是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