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占卜智者预言
47915600000017

第17章 星占(1)

张衡Zhang Heng

张衡Zhang Heng(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县(今河南南召县)人。世为大姓。祖父张堪,曾任蜀郡太守。张衡少年时会做文 章,曾在三辅游学,因入京师,观太学,通《五经》六艺。虽才高于世,没有骄傲之情。平常从容淡泊,不爱与俗人相交。和帝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不去,公府几次征召不就。当时,国家太平已久,自王侯以下,没有不奢侈过度的。张衡于是学班固《两都》,作《二京赋》,用以讽谏。殚精竭思十年才作成。大将军邓骘赞赏他的才华,多次征召,他不应。张衡长于机械,特别用心于天文、阴阳、历算。平常爱扬雄的《太玄》,对崔瑗说:“我看《太玄》,才知道子去妙极道数,可与《五经》相比,不仅仅是传记一类,使人论辩阴阳之事,汉朝得天下二百年,再二百年,《太玄经》就会衰微吗?因为作者的命运必显一世,这是当然之符验。

汉朝四百年之际,《玄》学还要兴起来的呢。“安帝早就听说张衡善数术之学,公车特征,拜为郎中,再升为太史令。于是研究阴阳,精通天文历法,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写得挺详细明白。顺帝初年,再调动,又任太史令。张衡不羡慕当世的功名富贵,所担任官位,往往多年不得迁升。自离史官,五年又回到原职。于是设客问体,作《应问》以表明自己的心迹。阳嘉元年(132),又造候风地动仪。用精铜铸成,圆径八尺,顶盖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象装饰。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关闭发动之机。外有八条龙,每条龙口衔铜丸,下面有蟾蜍,张口接丸。牙机巧制,都隐藏樽中,复盖周密,无缝隙。如果地动,樽就使龙摇动起来,机发,龙就吐丸,丸入蟾蜍口中,发出激扬之声,守者因此知道地动了。虽然一龙发机,而其余七龙之头不动,找到龙动的地方,就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经过试验,与所设制,符合如神,自从有书籍记载以来,是没有过的。曾经一龙机发,地不觉动,京师的学者都责怪不足信,几天之后,送信人来了,果然地震陇西,于是都服其神妙。自此之后,就令史官记载地动发生的地方。起先,光武好谶。显宗、肃宗继承祖说。自中兴以后,儒生争学图纬,更复附以妖言。张衡认为图纬虚妄,不是圣人之法。于是上书。说:“我听说圣上明析天文历法以定吉凶,加以卜筮,杂用九宫,测度天象,检验道理,尽在于此。有的观看星辰逆顺,寒热所由;有的考察龟策的占卜,巫觋之所说,他们凭借的不止一术。前面说的,后面证实,所以聪明之士,以此为贵。叫做谶书。谶书开始流行,知道的不多。自汉取代秦,用兵力战,功成业就,可说是大事。这时无人说谶。如夏侯胜、睦孟等,以道术立名,他们的著述,没有谶字。刘向父子领校秘书,审定九流,也对谶没有记录。

成、哀以后,才开始听说谶这回事。《尚书》载尧使鲧治洪水,九年不成,鲧被处死,禹才继起。而《春秋谶》说:‘共工理水。‘凡谶都说黄帝伐蚩尤,而《诗谶》独以为’蚩尤败,然后尧受命’。《春秋元命包》中有公输班与墨翟,事情发生战国,不是春秋时期。又说‘别有益州’。设置益州在武帝时,其名三辅诸陵,世代可知。至于图谶中止于成帝。一卷书中,数事互异,圣人之言,不会如此。大概是虚伪之徒,借此求世取财。以前侍中贾逵指出谶互相矛盾三十余事,一群说谶的人都不能解释。至于王莽篡位,这是汉朝的大祸,八十年为什么不戒呢?这就可知图谶成于哀平之世啊!且《河流》、《六艺》,篇目已定,后人强相附会,不容妄有加增。永元中,清河人宋景用历纪推言水灾,而假托洞视玉版所见。有的至于弃家业,走入山林,后都无效,又搜集前世的成事,作为证验。至顺帝废而复位,就不知道了。这都是欺世骗俗,蒙昧势位,其情虚伪,清清楚楚,却没有人纠禁。律历、卦侯、九宫、风角、屡有效验,没有人学,而争说谶纬之书。譬如画工,厌恶面马,而喜欢作鬼魅,这是因为具体的事物难于形容,而鬼魅虚伪无形,画起来容易。应该收藏图谶,禁止流行,则是非不致混淆,坏书也没有了。”后升侍中,帝把他引入深宫,讽议左右。曾经问张衡,天下所痛恶的是什么。宦官怕他说坏话,都睁着眼睛看着他。张衡于是说了些假话出去了。

但是宦官们还是怕他为患,一起诬陷他。张衡常想着如何立身行事。认为吉凶祸福,幽暗深微,不易明白,于是作《思玄赋》,以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志。顺帝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当时河间王骄奢淫逸,不遵守法纪;又有不少豪强之徒,纠集一起捣乱。张衡到任,树威严,整理法度,暗中探得奸党名姓,一时收捕,上下肃然,以政治清廉著称。任职三年,上书请求退职归家。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139)卒。著《周官训诂》,崔瑗认为与诸儒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想继孔子《易》补正《彖》、《象》的残缺,始终没有完成。所著诗、赋、铭、七言《灵宪》、《应问》、《七辩》、《巡诰》、《悬图》,共三十二篇。安帝永初中,谒者仆射刘珍、校书郎刘驹等著作东观,撰集 《汉记》,因定汉家礼仪,上言请张衡参加讨论,适刘珍、刘驹逝世,张衡叹息,想完成这件事。及为侍中,上疏请得在东观专门收检遗文,全力补缀。又条陈司马迁、班固所记与典籍不合的十余事。又认为王莽本传,只应记载篡夺皇位而已,至于编年月,记灾祥,应作《元后本纪》。又更始居位,人民没有什么异议。光武初为其将,后来才即位,应该把更始之号建在光武之前。上书数次没采纳。后来的著述,多不详见于典籍,时人感到遗憾。史官评说:崔瑗称赞平子说:“数术穷究天地的奥妙,制作的技巧与自然同工。”这种造诣可以说说吗?考其研究天地,天地的灵气无所蕴蓄;用心机械,没有人能比得上他的智慧。所以人深微的思想,达到了智思的顶点。《礼记》说:“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考量他的智思,难道说它仅仅是一种艺能吗?它对德行有什么亏损呢?

(《后汉书》)

襄楷Xiang Kai

襄楷Xiang Kai,字公矩,平原隰阴人。喜好学习,精通古书,会天文阴阳之术。桓帝时,宦官专揽朝政,政刑残暴泛滥,又连续死去皇子,灾异尤其多见。延熹九年(166),襄楷离家到朝廷上疏道:“臣听说皇天不讲话,用天象设教。尧舜虽是圣人,一定观察历象日月星辰,观察五纬所在位置,所以能享百年之寿命,成为万世之榜样。臣私下看到去年五月,荧惑星侵入太微星,犯帝座,出端门,不照常运行。闰月庚辰,太白星侵入房星,犯心星,震动中耀。中耀是天王;旁边的小星,是天王之子。太微天廷,五帝之坐,而金星火星罚星扬光在里面,按占卜,天子主凶;又都进入房星心星,法无继嗣。今年岁星久守太微,逆行西至掖门,还迫近执法。岁为木星,好生恶杀,可停留不去,过错在于仁德不修,诛罚太残酷。前七年十二月,荧惑星与岁星都进入轩辕,逆行四十多天,而邓皇后被杀。那年冬天大寒,杀鸟兽,害鱼鳖,城边竹柏的叶子有伤枯的。我听得师父说:‘柏伤竹枯,不出三年,天子当之。’今洛阳城中人晚上无故喊叫,说有火光转行,人们互相惊噪,在占卜时也与竹柏枯叶相同。自春夏以来,连续有霜雹和大雨雷电,可能是臣子作威作福,刑罚急刻之所感应哩。“太原太守刘质,南阳太守成晋,立志除去奸邪之徒,他们所杀之人,都符合大家的愿望,可陛下听信阉竖的谗言,竟加以考逮。

三公上书请求原谅刘质等人,不见采察,而严被谴责。忧国之忠臣,将被杜塞嘴巴,不说话了。”“臣听说杀了无罪之人,杀了贤良之士,灾祸延及三代。自陛下即位以来,连续杀人,梁冀、寇荣、孙寿、邓万世等,都被灭族,那些牵连犯罪的,又不知多少。李云上书,明主所不当讳,杜众乞死,谅以感悟圣朝,竟没有赦宥,而都被杀戮,天下的人,都知道他们冤枉。汉朝兴起以来,没有拒谏诛贤,用刑太甚像现在的。”“永平年间旧典,对那些重犯都要冬狱,先请示后用刑,为的是重视人命。近几十年来,州郡玩忽职守,又想避免对疑案须请示廷尉的麻烦,常托疾病,多死在牢狱。长史掌握生杀大权,死者多非其罪,魂神含冤,无处申诉,淫厉疾疫,从此而起。古时周文王一个妻子,生了十个儿子,现在宫女数千人,没听说有生育儿女的。应该修德省刑,来求多子多孙之福。““又延熹七年(164)六月十三日,河内野王山上有条龙死了,长约数十丈。

扶风有星陨落为石,声音听到三郡。龙的形状不一,大小没一定,所以《周易》比作大人,帝王以为符瑞。有人听见河内龙死,讳以为蛇。龙是能变化的,蛇也有神,都不当死。从前秦将衰亡,华山神拿块玉石授给郑客,说道:‘今年祖龙将死。’始皇逃避它,死在沙丘。王莽天凤二年(15),讹言黄山宫有死龙的怪事,后来汉朝杀了王莽,光武帝复兴。虚言还是这样,况实言么?星辰附丽在天,好像万国之附于王一样。下边将反叛上级,所以星象也叛于天。石者按类,坠落的失势。春秋时期有五块石头落在宋国,后来宋襄公被楚国抓住。秦国的灭亡,石落在东郡。现在陨石落在扶风,与先帝园陵相近,不有大丧,必有叛逆。”“按春秋以来以及古代帝王,没有黄河水清和学门自坏的事。臣认为黄河象征诸侯之位,清的属阳,浊的属阴。河当浊而反清,就是阴想成阳,诸侯想称帝。太学,是天子教化之宫,它的门无故自坏,说明文德将丧,教化废弛。京房《易传》说:‘河水清,天下平。’现在天垂异象,地吐妖气,人遭厉疫,三项同时出现而加上黄河水清,等于春秋时麒麟不当出现而出现一样,孔子写在史书认为是灾异哩。”“臣以前上书说琅邪宫崇受干吉神书,不合明主所听。

臣听说布谷鸟在孟夏叫,蟋蟀在初秋叫,物虽微小而不失信,人有卑贱而言忠。臣虽然极微贱,诚心愿赐清闲时间,极尽所言。”书奏上去不被皇上省察。过十多天,又上书道:“臣下伏见太白金星北入数日,又出于东方,按占卜当有大兵出现,中国弱,四夷强。臣又推步,荧惑星今当出现而潜伏不出,必有阴谋。都由于狱中多冤结之案,忠臣被杀害。德星久守执法的原因,也就这个。陛下应承天意,理察冤狱,为刘质,成晋亏除罪辟,追寻李云、杜众等人的子孙。”“天子事天不教,则出现日食星斗的现象。近年日食于正朔,日、月、星三光不明,五纬错戾。前些时宫崇所献神书,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根本,也有兴国广嗣的方法。它的文字明白易晓,参同经典,而顺帝不行,所以国祚不兴,李冲、孝质两帝连续短命。”“臣又听说,得主所好,自非正道,神明为之生虐。所以周朝衰亡,诸侯以武力征伐为时尚,于是夏育、申休、宋万、彭生、作画鄙这班人生在那个时代。纣王好色,妲己就出来了。叶公好龙,真龙游于庭院。今黄门常待,受过天刑之人,陛下爱待他们,加倍宠信,嗣续不出生,难道不是这个原故?天官宦者星不在紫宫而在天市,明言应当给使主市里。现在竟反处常伯之位置,实非天意所在。”“又听说宫中立了黄老、浮屠的祠。这道主张清虚,贵尚虚无,好生恶杀,省私欲,去奢侈。今陛下嗜欲不除,杀罚过理,既乖其道,岂能得福?有人说老子入夷狄,始为浮屠之化。浮屠不三宿于桑下,不想久生恩爱之心,精之极点。天神派好女来,浮屠说:“这只是皮袋子装着血罢了。”连看也不看。他之守一如此,才能成道。今陛下嫔女艳妇,极尽天下之华丽,甘肥饮美,尽天下之美味,怎么想成为黄老呢?”书奏上,皇上立即召尚书来问情况。襄楷说:“臣听说古代本来没有宦臣,武帝末年,年岁已高,数次游后宫,才开始设立宦官。后来慢慢见任,到了顺帝,更加多起来。今陛下用爵位给他们,比以前增加十倍。到现在没有皇子接班,难道不是爱好他们而这样么?“尚书把他的话奏上去,诏书下交有司处正。尚书接旨奉道:”那些宦者的官位,不是近代所设置。汉朝初年张泽做大谒者,帮助绛侯杀诸吕;都文帝使赵谈参乘,而子孙昌盛。

襄楷不正辞理,指陈国家要务,而析言破律,违背经艺,假借星宿,伪托神灵,造合私意,诬蔑圣上误了国事,请交给司隶,正楷的罪法,关进洛阳狱。“皇帝认为襄楷言词虽然激切,然而都是天文恒象之数,所以不杀他,还交司寇论刑。起初,顺帝时,琅邪宫崇到朝廷,奉上他的师父干吉在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都用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叫做《太平清领书》。他的语言是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有司奏称宫崇所上之书妖妄不经,于是收藏起来。后来张角颇有其书。到灵帝即位,认为襄楷的书是对的。太傅陈蕃举他做方正,他不就职。乡里宗之,每逢太守到任,常用礼节请他。中平年间,与荀爽、郑玄都以博士征召,没有去,死在家中。

《后汉书》)

朗凯Lang K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