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占卜智者预言
47915600000024

第24章 异人(3)

鸠摩罗什Jiumo Luoshi是天竺人,世代做相国。他父亲鸠摩罗炎,聪颖贤德有气节,正要继任相位时,却推辞回避而出家,向东越过葱岭。龟兹王听说过他的名声,在城郊迎接他,请求他做国师。龟兹王有个妹妹,芳年二十,聪明而有才干,各国争相求婚,都没有答应。等到见了鸠摩罗炎,就想嫁给他,龟兹王便逼着鸠摩罗炎娶了王妹为妻。不久,就怀上了罗什。鸠摩罗什的母亲聪慧超凡,等罗什长到七岁时,就同罗什一起出家了。鸠摩罗什跟着师傅学经,日诵千偈,每偈有三十二字,总共有三万三千字,每句句义都能无师自通。十二岁,他母亲带他到沙勒国,国王非常器重他,于是便在那里停留了一年。他博览文学、哲学、医学、技术、伦理等五明著论以及阴阳算术,还可以精妙地预言吉凶,灵验如同符契一般。为人性情直率豁达,不拘小节,与他一起修行的人都很怀疑他。可是鸠摩罗什自得于心,毫不介意,专门将大乘化经钻研透彻,其他学者纷纷拜他为师。二十岁时,龟兹国王迎他回国,广泛地讲论各种经典,四方学士没有人能同他抗衡。不久,鸠摩罗什的母亲辞别龟兹国王,前往天竺,留下鸠摩罗什,对他说:“此教高深莫测,不可思议。要将它传遍东土,就全仗你的努力了。但成功对你无利,你当如何?”罗什说:“我一定要使大乘佛法流遍东土,虽苦无憾。”他母亲到天竺后,修道而成,进登第三果。西域各国都为罗什的神俊而倾倒,每到讲说佛法时,各位王侯都长跪在罗什座侧,让罗什从他们身上踏过而登上讲台。

苻坚听说罗什的事迹后,暗里有迎接罗什的想法。碰巧有太史上奏说:“有颗明星在外国分野出现,当有大智之士来辅佐中国。”苻坚说:“我听说西域有个鸠摩罗什,他莫非就是这个大智之人吧?”便派骁骑将军吕光等率兵七万,向西讨伐龟兹,并嘱咐吕光说:“若得到罗什,立即用快马送回来。”吕光大军未到,罗什对龟兹王白纯说:“国运衰败,当有劲敌从日边而来,应该恭敬欢迎,不要触其锋芒。”白纯不听,出兵抵抗,被吕光打败,并得到了罗什。吕光见罗什年岁轻轻,便拿他当凡人戏弄,强迫他娶龟兹王的女儿为妻,罗什拒不接受,言辞十分恳切。吕光说:“道士的节操不超过先父,为什么这等执意地推辞?”于是,便拿烈酒给他喝,酒后把他同龟兹王的女儿同关一室。罗什被逼无奈,便成了亲。吕光撤军,中途在山下驻军休息,将士们已经安歇了,罗什说:“在这里必将狼狈不堪,应该将大军转移到山陇上。”吕光没有采纳。半夜里,果然天降大雨,洪水暴起,水深数丈,军士死亡数千人。从此,吕光内心认定罗什是个奇人。吕光想留在西国为王,罗什对他说:“这是凶险死亡之地,不应久留,中途自有福地可居。”吕光回到凉州,听说苻坚已被姚苌杀害,于是便在河东自立为王。时值姑臧之地刮起大风,罗什说:“刮不祥之风当有奸贼叛逆,可这叛逆不烦征讨,便能自行平息。”果真有叛逆发生,但时过不久,便各个破灭了。沮渠蒙逊起先推举建康太守段业为主公,吕光派儿子吕纂率领大军去征讨。时人认定段业等人属乌合之众,吕纂威名远扬,此去势必克敌制胜。吕光去走访罗什,罗什回答说:“此一去未必胜利。”不久便传来吕纂败于合黎的消息,不久郭靡又起兵反叛,吕纂抛却大军,轻装逃回,又被郭靡打败。仅免于一死。中书监张资病了,吕光遍求名医救治。有个叫罗叉的外国道人,说自己能治好张资的病。吕光很高兴,赏赐了许多财物。罗什知道罗叉是诈骗,告诉张资说:“罗叉对病人无所补益,只是徒费金钱罢了。寿命虽然幽隐难测,但还是可以用一些办法测试的。”使用五色丝作绳结,点燃烧成灰末,投进水中,灰若出水后还成绳,病便不可痊愈。不一会儿,灰聚在一块浮出,重新成绳。罗叉治疗果然无效,不几日张资便死了。过了不久,吕光死了,吕纂继位。有头猪生下一头小猪,一个身子上长着三颗头。又有一条龙从东箱井中出来,在朝殿前盘卧,等到天亮时又不见了。吕纂认为是吉兆,把这座殿称为龙翔殿。

不久又有一条黑龙从当阳九宫门中升起,吕纂又改九宫门为龙兴门。罗什说:“近些日子潜龙出游,妖猪现异。龙是阴美,出没有一定时间,现在屡次出现,实则灾兆,一定会有下人阴谋篡位。应该克己修德,来报答上天的警诫。”吕纂不听,后来果然被吕超杀害。罗什在凉州多年,但吕光父子都不弘扬佛道,所以他只能怀抱佛教教义,无所宣扬。姚兴派姚硕德西伐,打败器隆,迎接罗什,以国师之礼相待,并派人进入西明阁和逍遥阁,翻译各种佛学经典。这些经典罗什大多已经熟诵,无不揣摩精微,并找出了旧典中的多处纰漏和错误。姚光派僧睿、僧肇等八百人学习罗什的教义,同时进一步译出了经论三百余卷。和尚慧睿才识高明,常随罗什传写佛经,罗什每每为慧睿讲授西方文辞,商讨中西文辞同异,说:“天竺国风俗重视文化礼制,它的音律体韵,以能入管弦乐器为最好。凡是进见国王,都要歌诵他的美德,佛经中的偈颂,都是它的体式。”罗什爱好大乘佛法,立志将它演绎出来,常常叹息说:“我如果下笔作出大乘阿毗昙,其功德不是迦旃子所能比拟的。如今能懂它的人很少,将到哪儿去找人谈论呢?”只好为姚兴著作了《实相论》二卷,姚兴把这部书奉若神灵。鸠摩罗什曾经在长安草堂寺讲经,姚兴同朝臣、大德和尚一千多人肃容观听。罗什忽然走下高座,对姚兴说:“有两个小孩坐在我的肩膀上,想是要妇人。”姚兴便令宫女进奉,一经交合,生下两个儿子。姚兴曾经对罗什说:“大师聪明超绝,天下无双,哪能让法种绝嗣呢?”于是又把十个艺妓送给他,逼着他接受下来。从此罗什不再住僧房了,另盖厢房居住,其他的僧人也多仿效他。罗什于是便装满一钵小针,召集众僧人对他们说:“你们若能仿效我吃针,便可成家养妻了。”说罢,拿起汤匙吃针,像吃一般食物一样。众僧人自愧不能服食,便自动停止了私蓄妻室。杯渡比丘在彭城,听说罗什在长安,便叹息说:“我同这个游息,一别已经三百余年。今生相见杳然无期,迟了只有来生相遇。”罗什临终前几天,觉得四体欠安,便三次诵佛咒,又令外国弟子念诵来挽救他,神力还未生效,但已察觉生命危殆,于是竭尽全力向众僧告诉说:“因奉扬佛法,与诸位相遇,我未能尽心传授,只有待于来世,悲伤之情何可言状?!”死在长安。姚兴在逍遥园依外国的方式用火焚,柴火熄灭以后,身破碎了,只有舌头完好如故。(《晋书》)

王嘉Wang Jia

王嘉Wang Jia,字子年,陇西安阳人。他举止轻浮,形貌丑陋,外表像是无用之辈,而内心聪敏明慧,喜好滑稽谈笑,不吃五谷,不穿艳丽的衣服,置身清虚之气中养性,不与世人交游。隐居在东阳谷,凿崖为洞穴居住。数百名受业学习的弟子,也全部进入洞穴居住。石季龙末年,王嘉离开他的众弟子,只身来到长安,在终南山潜隐,居住草庵之中。他的门人听说了,又随之前来,他又迁入倒山中。荷坚多次征召,他总不应征,公侯以下的朝官全都亲自拜访,好道之士无不推崇他为宗师。人们向他询问当今之事,都随口而答。很喜欢运用比喻,其情其状如同在戏耍人们一般;预言未来要发生的事,辞意隐晦,当时很难知道究竟,但事后都一一应验如神。荷坚准备南征,派使者询问吉凶。王嘉说:“金刚火强。”说完跨上使者的马,端正衣帽,慢慢地向东走出数百步,然后策马返回,脱掉衣帽而归。下马之后盘坐在床上,一言不发。使者回来后据实相告,荷坚不能悟解,又派人前来问他说:“我们的国运如何?”王嘉说:“未央。”大家都以为是吉利。第三年是癸未年(320),符坚在淮南被打得大败,这就是王嘉所说的未年有灾殃的印证。拜侯他的人心诚,他就出见,心不诚就隐形不见,只见他的衣帽挂在衣架上,手杖仍在原处,如果有人想取他的衣服,始终够不着,伸长手臂去取,衣架会变得高,鞋杖各物也是如此。

姚苌进入长安以后,礼遇王嘉像从前荷坚一样,并逼着王嘉跟随他,每件事情都要向他征询。姚苌不久便开始与荷坚争权,问王嘉说:“我能杀掉符坚平定天下吗?”王嘉说:“略得之。”姚苌恼怒了,说:“得就说得,哪里有什么略呢?”于是就杀了王嘉。这以前,释道安对王嘉说:“世事沸腾喧扰,可以走了。”王嘉说:“你先走吧,我欠的债还未还清,还不便离去。”不久,释道安就死了,到这时王嘉被杀,就是前面所说的“欠债”。符登听说王嘉的死讯后,设坛哭祭,赠号太师,谥号“文”。姚苌死后,他的儿子姚兴杀了符登,这便是王嘉所说的“略得”的意思。王嘉死的那一天,有人在陇上看见他。他所写的{牵牛歌谶}一书,事情过后都能够应验,历时好几代还在流传。又著有{拾遗录}十卷,所记载的事迹大多荒诞诡怪,直到如今,仍风行于世。(《晋书》)

陶弘景Tao Hongjing

陶弘景Tao Hongjing,字通明,丹阳秣陵人。祖父陶隆,作王府参军。父亲陶贞,作孝昌县令。当初,弘景母亲郝氏梦见两个天神手拿香炉,来到她的住处,过后便有了身孕。宋孝建三年(456)即丙申年夏至那天生下弘景。弘景从小异于常人,四五岁时,就经常用荻干作笔,在灰上写字。到十岁,得到葛洪的《神仙传》,昼夜研读探讨,并产生了出世念头。他对别人说:“我观青云,睹太阳,不觉得相距很远。”父亲被妾害死,弘景于是终身不娶。长大以后,身长七尺七寸,神态仪容明朗秀拔,广额耸耳,两个耳朵孔里各露出两寸来长的毛,右膝有几十颗黑痔组成北斗七星状排列。读书万余卷,只要有一点弄不懂,就深以为耻。善于琴棋,工于草书。不到二十岁时,齐高帝为相,招引他去作诸王的侍读。任他为奉朝请。他虽身在宫府,却闭门不与外人交往,一心只披阅诸王文章。朝延礼仪以及涉及前朝的旧事,多要来听取他的意见。陶弘景家贫,求作县令未遂,齐永明十年(492),脱下朝服挂在神武门上,上表辞职。朝延下诏批准,赐予束帛,下令他所在处官府每月供给他五斤伏苓,二升白蜜,以供他做饼子吃。临行时,公卿们在征虏亭为他饯行,搭设了许多帐篷。车马堵塞道路,大家都说自宋、齐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事。于是弘景到了句容山住下。他常说:”这山下面是第八洞宫,叫作金坛华阳之天,周围有一百五十里。以前汉朝有咸阳三茅君修炼,得道后来掌管这座山,所以又称它为茅山。”于是在山上建起房舍,自己命名为华阳陶隐居,给别人写信,就以“隐居”代替自己姓名。起初,他跟随东阳孙游岳学习符图经法,曾经遍游名山,寻找仙药,身体轻便灵活。喜欢山水,每次经过溪涧山谷,必定在那里坐卧,吟咏停留,不愿离去。他对弟子们说:“我看到那些朱门广厦,虽然也知道它里面的华美享乐,但没有进去的念头。望看高山大泽,也知道此处难于安家,却总想到这里来。我在永明年间求官禄,真得到便麻烦了。如不然,怎能象今天这样呢。难道只是我有神仙之相,也是机缘造成的啊。”沈约作乐阳郡守,钦佩他的志向情操,屡次写信邀请他,他都不去。弘景为人随和通达,谦虚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