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裕陵
乾隆,爱新觉罗弘历,清代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他居皇位60年,实际掌权63年,甚至超过了他的祖父康熙皇帝,死后葬入清东陵中的裕陵。他是被民间赋予各种传说逸闻最多的皇帝,死后所葬的裕陵也同样布满疑云,令人惊叹。
创清帝陵之先例
清裕陵于乾隆八年(1743)开始修建,乾隆十七年(1752)完工。为了与皇帝的功绩相称,这座帝陵不但修建得金碧辉煌,而且在许多方面突破了清代帝陵的传统规制。它所花费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各项建筑费用总计约179万两白银。
裕陵选址曾几经周折,乾隆最初希望能够陪伴在父亲身边,即选择葬于河北保定的清西陵。但后来,乾隆考虑到如果以后历任帝王都照此办理,那么埋葬着清朝入关后前两位皇帝的清东陵,可能就会逐渐受到冷落。于是他最终选定东陵园中孝陵以西的胜水裕作为寿宫的“吉壤”。他还留下诏令,令后代君主要遵从“昭穆相问的兆葬之制”,即“父东子西,父西子东”,如果父亲葬在东陵,则儿皇帝就要葬于西陵,父亲葬于西陵,则儿皇帝葬东陵,如此使两处陵园都能永享祭祀,免遭冷落。正是乾隆开创的这一制度,形成了今天清东陵、清西陵的格局。
裕陵在建造时有许多独创之处,比如神道旁边的石像生就很有特点。顺治的孝陵神道上建筑有1 8对石像生,到康熙建造景陵时,为了体现对先帝的敬仰,只保留了其中的5对。但是裕陵建造时却又增加了麒麟、骆驼、狻猊3对石像生,总数达到了8对,此后的帝陵却没有仿照这种变化,仍使用5对石像生。为何裕陵要增加石像生的数量?增加的3对石像生是否蕴藏着特殊含义?这些都还是未解的秘密。
布满地宫的精英石雕
裕陵中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宝顶下的地宫。地宫总长54米,面积达370多平方米,内部遍布各式精美石刻,堪称一座地下石刻艺术宝库。匠人仅完成这些雕刻就用了3年多时间,耗尽无数匠人心血,共花费白银约124万两。
乾隆皇帝一生对佛教极为推崇,所以石刻中同样以佛教题材为主。遵从清代制度,地宫共分为九券四门,四道宫门都是用整块石料雕成的仿木构门楼结构,上有脊吻、走兽。瓦脊上还雕刻着佛像、执壶、孔雀钢、海螺、法杵等佛教吉祥物。
两旁的门垛上刻有梵文咒语,门垛下部雕饰成须弥座样式。四道门的八个门扇上分别雕刻一尊菩萨立像,合称八大菩萨。每尊菩萨像高约1.5米,都作少女模样,赤足亭立于莲花台上,体态婀娜,神情柔和安详,尽显佛家的静谧与平和。
前室的券顶上刻着持国、增长、广目、多润四大天王像的坐像。明堂内的四壁之下有放置帝后册宝箱用的四个须弥座形的方形小石墩,名为“册宝座”。墙壁上还刻有大幅的藏文佛经。
东西两壁的月光石上雕刻八宝图案,券顶刻五方佛。在穿堂券的墙壁上雕刻着明镜、琵琶、堡香、水果、天衣五种佛前的供养品,分别代表色、声、嗅、味、触“五境”。金券券顶上刻着三朵气势恢弘的二十四瓣大佛花。在东西两壁的月光石上各雕刻了一尊佛像和一组八宝。其他部位则满刻藏文佛经和梵文咒语。
地宫偏移之谜
裕陵地宫共有九券,前八券连成一条直线,与陵园的中轴线也称“风水线”严格吻合,但唯独最后一座券也是最重要的金券产生了偏离,与风水线出现了一个大约15度夹角。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布局呢?长久以来存在不同的解释,有人说前八券是按照风水线排列,而第九券的方向应该与子午线吻合。所谓风水线,就是地面建筑的中轴线,而子午线则指的是正南正北方向。
但是经过精确测量,金券的朝向与子午线的方向并不相同。
还有人认为这只是工程偏差所致。
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清帝陵都为平地起建,定准方向并无困难,而且明清时期的建筑技术已经达到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峰,建造规模宏大的陵园、宫殿尚可保证严格的对称结构,又怎么会忽略一个肉眼都可以明确发现的误差呢?所以,金券方向的改变一定是有意为之,但其中蕴藏着乾隆的何种深意,还需要后人继续想象了。
玄秘金券
金券是地宫中的主墓室,乾隆皇帝与2位皇后、3位皇贵妃的棺椁就放置在金券内的棺床上。文献记载,他们的棺椁中塞满了无数金玉珠宝,尸体也穿着镶嵌珠玉的锦衣绣袍。
金券中最令人不解的是,当盗墓贼进入这里时,乾隆的棺椁并不在棺床上,而是位于金券中第四道石门之后。这显然是有什么力量移动了帝王的棺椁。清陵中帝王与后妃的棺椁放在棺床之上后,都会以巨大的龙山石固定,这龙山石也称卡棺石,方形,石上刻有云龙纹,一组4块,各卡住棺木的一角。龙山石与石棺床之间以铆榫方式相连,牢固异常。同时,棺椁内还装有大量陪葬的奇珍异宝,沉重异常。要想移动这样的棺椁,谈何容易。
由于当时地宫中已经出现积水,于是有人猜测,是水的浮力使乾隆棺椁挪动了位置。然而金券中的6具帝、后、妃棺椁中,以乾隆的棺椁体积最大,重量最沉。
为何其他几具棺椁没有异样,反而是最大、最沉的一具棺椁浮了起来?而且地宫中的水是渗入的,然后形成死水,不可能流动。乾隆的棺椁又是如何漂离了棺床,移动到石门之后的呢?
裕陵在建成的当年,地宫中就已经出现了渗水。乾隆命有关大臣赶紧维修,很快就维修完毕,排除了渗水。这次的修理补救是行之有效的,因为此后一直到嘉庆四年乾隆入葬,在长达47年的时间里,地宫中再也未出现渗水现象。可是过了129年,即1928年时,当孙殿英一伙盗墓贼进入地宫中时,这里已经有了2米深的积水。且自1978年裕陵地宫对游客开放以来,每到雨季时,地宫中都会积水。工作人员每天都要进行抽水,否则一天之内这积水就会有十几厘米深,几天之后水深就能没人了。同一座地宫,为何在乾隆十七年到嘉庆四年的4 7年中不再出现渗水,以后又大量渗水呢?乾隆十七年维修地宫时,究竟采用的是什么方法?人们在史册中没有找到任何答案。
女尸不腐之谜
裕陵地宫中共葬6人。1928年地宫被盗掘,当满清遗老们前来重新殓葬时,记录了当时曾发现一具没有腐朽仍“面目如生”的女尸。该具女尸皮肤多皱褶,仍有弹性,面目容貌都十分清晰,宛如刚刚入睡,只是头发差不多半数都已脱落。经过遗老们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嘉庆皇帝的生母孝仪皇后的遗体。孝仪皇后死于乾隆四十年(1775),直到乾隆帝死后才将地宫封掩,当时距她被葬入裕陵已经过去了153年。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墓中所葬6人,有比孝仪皇后先入葬的,也有在她之后入葬的,他们共处同室,且5位后、妃棺椁相同,然而包括乾隆在内的其他5人都已腐朽得只剩下一堆白骨,为何仅孝仪皇后的尸体能够保存完好呢?
遗憾的是,也许是因为地宫开启,惊动了地气,重新装殓后的女尸不久也腐烂不存,只剩下了骸骨。今天我们已经无缘见到孝仪皇后的真容,她的不朽之谜也就成了一段永远无法解开的秘密。
皇后不入地宫之谜
史料记载,乾隆皇帝一生曾迎娶过3位皇后,但死后仅有2位皇后伴随乾隆入葬地宫。他的第二位皇后乌喇那拉氏死后被葬入了嫔妃墓园。更不可思议的是,她甚至没有自己的地宫,竟然被安放在纯惠皇贵妃地宫中的一侧。清代妃园寝是一人一座地宫,各自为券,而乌喇那拉氏得到的却是连低等嫔妃都不如的待遇,一代皇后为何遭此薄待?这不仅在今天会引起大家的困惑,就是在当时也是一桩震惊朝野的悬案,因为宫廷对此事一直讳莫如深。
民间有一则故事,说乾隆皇帝在南巡途中大肆淫乐,曾召尼姑前来侍寝。同行的乌喇那拉皇后多次苦劝皇上都受到了冷遇,出身名门、知书识礼的皇后一气之下,也将自己的头发削去。在清朝,只有皇帝或太后去世时,皇后才能剪发,而乌喇那拉氏的这一举动无疑如同诅咒皇帝、太后。于是乾隆盛怒之下将其打入冷宫,只是由于理亏心虚才没有废她的皇后位,不过死后还是用薄葬的方式发泄对她的愤恨。
这则传说当然有很大演绎的成分,但是有学者在清宫皇家文档中的只言片语中,确实发现乌喇那拉皇后的一桩重要罪行就是“去发”。至于传说与真实之间究竟有多少相似,只能是清宫中一桩永远的悬案了。
伸向地宫的黑手
乾隆皇帝建起了精美华丽的陵寝和地宫安葬自己,又以无数珍宝随葬,自然是希望能够在地下仍然永享帝王之家的奢华生活。可是,正是由于他在陵寝建设中的穷奢极欲,引来了无数盗墓贼的窥视。
清朝覆灭以后,中国陷入全面动荡纷争之中。虽然名义上仍有陵户守卫着皇家陵园,但实际上早已无人过问,成为土匪、强盗甚至困苦陵户眼中的“肥肉”。
十几年间,清东陵各陵园中的价值连城的古玩陈设遭到多次洗劫,就连陵园四周栽种的树木,也屡遭盗伐,可以说东陵地上的珍宝已经被洗劫一空。即使这样,也难以满足一些人丧心病狂的贪欲,他们又将黑手伸向了地宫中的宝藏。
孙殿英,一个由聚赌、贩毒而起家的军阀,也将贪婪的黑手伸向了清东陵。这个有权有枪的将领的“胃口”,自然也比那些土匪蟊贼要大些,当发现各陵陵园已经空空如也后,他立刻决定向地宫进军。不过究竟挖哪座地宫,他的心里还没有底。
当时距离慈禧太后下葬仅20余年,民间传说慈禧太后一生爱财如命,死后更是用数不胜数的珍宝给自己陪葬,所以孙殿英最早将目标投向了慈禧陵。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个老太监那里打听到有关慈禧地宫中的详细情况,同时也听说乾隆皇帝的裕陵中,同样堆满金玉珠宝。于是一不做二不休,1928年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率军封锁了清东陵,开始了盗窃二陵地宫的勾当。
修遭盗掘,尸骨难全
被分派盗掘裕陵的是师长柴云升与旅长韩大保。经过有盗墓经验的“高手”指点,他们很快在哑巴院月牙墙的影壁下找到了墓道的入口。为了加快速度,还出动了工兵,使用炸药进行爆破。地宫就这样在炮火与硝烟中被“惊醒”,重新露出了真容。
地宫打开后,里面积满了水,在珍宝的诱惑下,匪兵们趟着积水冲下地宫。接连打开几道石门,他们并没有看到梦想中的珍宝,却被地宫中遍布的神佛雕像吓得心惊胆寒。当群寇来到最后一道石门前,无论如何用力推,石门都纹丝不动,于是韩大保下令使用炸药炸开最后一道石门。“轰隆”一声巨响,随着硝烟散去,石门被炸成数块向后倾倒,而门下正压着乾隆皇帝的棺椁。原来由于地宫进水,棺椁漂到门后,顶住了石门。石门炸开,盛装尸体与珍宝的六具棺椁出现在众人面前。匪兵们趟着一米多深的肮脏积水,争先恐后地冲上去对这些棺椁一通刀劈斧砍,棺椁中的宝贝都滑落出来。面对无数的珍宝,这些人你争我抢,甚至开枪互相残杀,更将珍宝与尸骨抛弃得到处都是。
孙殿英盗窃清陵的消息很快传开,他的无耻行径遭到了社会各界一致谴责。当时居住在天津的逊帝溥仪听说祖坟被盗后,更是又气又恨,痛哭得死去活来。于是清廷遗老们致电阎锡山与蒋介石政府,要求严惩匪首孙殿英。但此时孙殿英早已用从地宫中得到的宝贝贿赂了阎、蒋等人,所以不仅未受处罚,之后还逐步高升了。遗老们诉求无门,最终只得凑钱,将被挖出的祖宗重新安葬了事。
孙殿英盗掘清陵的无耻行径令人发指,他也落下了“盗陵将军”的千古骂名。可叹乾隆皇帝辉煌一生,死后却遭弃骨扬尸的厄运。现在的裕陵已经被重新整修一新,地宫也已修缮开放,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人们可以亲临其中观赏裕陵中的艺术珍品,重温那些发生在裕陵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