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发展的综合配套体系建设,以及加快农产品流通和检验检测设施建设,这些方面都是关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
(一)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目前支撑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条件、装备条件还比较差。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一是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短缺严重。耕地数量逐年减少,1998—2004年,我国耕地面积从1.3亿公顷减少到1.23亿公顷,2004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已经降到0.095公顷,人均占有耕地资源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农业用水缺口每年超过400亿立方米;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严重,威胁着国家粮食安全。二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不强。目前,全国大型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工程配套率不足70%。三是农业科研投入不足,科研设施落后,农业科技投入只占农业增加值的0.6%,而发达国家一般占到2%以上,发展中国家也平均占到1%以上;农业科技体制僵化,研究、开发和技术推广机制不灵活,重大科技成果储备不足,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较低,使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农业科技的贡献率不高,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只有45%,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20~30个百分点。四是农业物质装备水平较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特别是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五是良种培育及其产业体系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育、繁、推结合不紧密,科研、生产和经营相脱节。六是农产品流通市场和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使经营规模较小、科技素质水平较低、缺乏市场信息的广大农民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环境。
对于每一项具体的农业基础设施来说,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下列一些原因却具有普遍性。
1.战略选择失当。在工业化初期阶段,靠农业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建立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和趋势。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仍然以城市和工业为主,对农业基础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不足,没有把农业基础设施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导致农业基础设施长期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一直处于短缺运行状态,农业基础设施难以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先行资本”的本质特征。以农田水利工程为代表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陷入市场失衡和政府缺位双重困境之中,导致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许多沟渠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减弱,保障能力明显下降。许多水利基础设施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
2.投资严重不足。近年来,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投资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不少,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相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全国农业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1980年以前的平均10.3%下降到2003年的7.2%,全国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比重从1980年以前的11.16%下降到2003年的4.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三十八条“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规定,总的来讲,各地各级政府都未能实现。而且农业投入中的大头是事业费及大江大河治理,直接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占很小一部分。更为严重的是,国家几大银行从农村撤出以后,不仅农业的信贷资金减少了,而且从农村吸纳存款每年“农转非”资金达700亿元~800亿元。农业贷款只占全社会贷款总额的5%左右,与农业增加值占GDP15.2%的比重,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地位极不相称。
3.总体效益不高。一方面是基础设施总量的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是现有础设施由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产权主体不清等问题,而导致管理不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低下,更不能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发展。主要原因是,目前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管理主要是实物管理和设备管理,还没有形成合理完善的资产经营管理模式。许多农业基础设施是无偿服务、无偿供给、无偿消费;免费供给,导致用户的需求无度,不讲节约,供给越多,需求缺口越大,实现扩大再生产就越是步履维艰,造成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效益低下。
(二)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对策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物质基础。而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赖于完善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
薄弱和落后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无法支撑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完善的农业水利电力设施,才能提高农业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只有农业装备水平上去了,农业生产率才能提高,农民才能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多形式、多层次的转移;只有搞好基本农田建设和草原治理,保证足够的耕地和草原数量,提高耕地和草原的质量,土地生产率才能提高,才能生产出足量优质的农林牧产品;只有大力推广和普及良种,才能生产出优质、高产和高效的农产品,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增加农民的收入;只有完善高效的农业科技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体系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增强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培养新型现代农民,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农民素质,促使我国农业发展从资源依赖型逐步向科技依赖型转变。同时,只有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信息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产品和生产要素才能流动起来,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和其他产品才能及时销售出去,并获得较好的收益,才能保证生产需要的物资和生活需要的各种消费品的供应,农村市场才能繁荣起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认识,树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要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切实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各级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必须转变观念,不能只认识到农业基础设施的若干直接功能和作用,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农业基础设施不仅是农业生产中的物质条件,而且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唐忠、李众敏,2005);认识到农业基础设施也是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一个综合性产业部门;认识到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和传统农业基础设施及变革中的农业基础设施有本质区别。改变原来只意识到水利、农业机械、能源等物质条件是基础设施的传统观念,把农业基础设施的认识范围扩大到农业生产全过程及其生产环境条件和生产服务体系建设上来,并认识到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是物质条件和服务体系实现全面的现代化,这样才能保障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2.深化改革,探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的新体制。农业基础设施一般具有公共物品、外部经济性、自然垄断性和投资资金集聚性等特征。但不同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公共物品特性又不完全相同,有些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因此不同类型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与管理,应采用不同模式。
在种子工程和畜禽水产良种工程方面:大力支持新品种引进、试验和示范工作,加强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在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或基地等项目的建设上,与种子繁育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大优新畜禽品种的培育,建立完善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国家各级财政对良种产业的龙头企业在政策、信贷、税收和项目建设上给予支持;推进由科研、生产、经营相脱节向育、繁、推一体化转化,由小而全的分散经营向专业化和企业集团转化,引导和推进种业的体制改革,实现种子(畜禽)产业化和整个行业的现代化。
在农业水利设施方面:国家和集体投资的基础设施,在确保安全、有效运行、发挥效能的前提下,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由当地企业或农民承包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并引入竞争机制,以克服垄断经营带来的低效率问题,也要对企业的服务价格进行监控和管理,抑制过高的服务收费;探索同时能兼顾企业利益和社会效益的财政补贴制度。对一些投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的农村各类小型基础设施可改建成各种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等形式(李远华、倪文进,2002)。
在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流通环境改善方面:国家财政要加大投入,大力支持直接为农业和农民服务的产地市场的建设;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种资金投入大规模的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和完善各类交易市场建设;着力于市场信息化建设和市场监管制度的建立;形成完整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保证农副产品销售顺畅、交易成本低、效率高。
在农业科研、推广和应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要通过体制改革,解决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相脱节问题,重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农业推广体系。在建设农业科技需要的条件时,要在重视国家层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对省市农业科研机构和基层以及农业科技型企业的支持,提高省市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基层的科技应用能力建设。
3.机制创新,探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路子。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要解决投入问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投资大、耗时长、见效慢的工程,只靠农民的力量是不够的,应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的倾斜,扩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方面要增加投入总量,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整合现有的各方面农村建设资金,统筹使用,发挥整体效益。由于农民是新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主体,又是受益主体,所以要改进农业基础建设的投资方式,改变过去由政府、村集体大包大揽的做法,采取以奖代补、实物补助等方式,引导农民群众自愿投资投劳。要创新机制,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国家政策支持、财政资金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企业等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项目业主化、筹资方式社会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局面,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产业。
4.部门协调,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就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而言,涉及农业、水利、林业、国土资源、财政金融、发展改革等多个部门的工作,单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建立一套专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聚集各个方面的力量,促进部门有效配合,齐心协力,才能收到成效。
农业结构调整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农村正在进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新阶段的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问题,不是简单地以“种植比例”为标志,而是面向市场,着眼于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和转变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调整,对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因此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与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开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思路。
5.突出重点,优先解决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与经营管理。由于资源和要素的约束,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的基础设施,尽管可能都是短缺的,甚至短缺强度都较大,也还是应该走选择性发展的道路。虽然非均衡发展有其弊病,但就现状而言,可能更符合实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