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48004600000006

第6章

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

一、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中共中央已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所谓粗放型增长又称外延增长,农业粗放型增长就是指主要依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规模(土地投入、劳动投入、资本投入)的扩大来增加农业产出的增长方式;所谓集约型增长又称内涵增长,农业集约型增长就是指主要依靠农业要素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的提高来增加农业产出的增长方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表示农业增长的粗放程度;用农业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表示农业增长的集约程度。因此,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是指农业增长从主要依靠农业投入的扩大转变到主要依靠农业要素生产率提高这一轨道上来。

现在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共中央提出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主要适用于工业,而对农业来说,由于国家、地方政府、社区、农户多层次农业投入主体对农业投入的不足,已经造成了农业生产条件恶化,农业后劲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农业来说,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设法增加各投资主体对农业的投入。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把它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对立起来则是不正确的。农业集约型增长并不是不要增加农业投入,相反,要实现农业集约型增长,农业基本投入必须保证,因为农业投入是农业增长的基础,但农业集约型增长更强调的是要充分利用资源,不浪费任何资源,充分发挥每一资源的生产效率,这是农业集约型增长的核心。因此,农业增长方式同样必须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一)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是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农村经济改革以来,农民收入的变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1984年是农业形势最好的时期,农业增长,农民增收,这一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5.1%;1985—1988年农业生产出现徘徊,但农民人均收入仍有较大幅度上升,年均增长5%;1985—1994年农业增产,但农民收入大幅度减少,年均仅增长2.7%,其中1989—1991年只增加0.7%,1994年农民收入虽回升到1220元,但比1993年实际增长仍只有5%。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慢,农民收入低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已经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那么,造成农业比较利益下降,农民收入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农产品价格偏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不断扩大所致,因而认为只要提高农产品价格,就可增加农民收入,进而促进农业发展。对此,笔者不敢苟同。①现在我国农产品价格已经不低,到1990年除少数农产品外,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已经接近或超过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无疑将对我国农产品价格起封顶作用,这就证明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刺激农业发展已没有多大余地了。②即使可以提高农产品价格,但这是以国家财力作后盾的,在我国工业化尚处于中期阶段,工业发展尚需大量资金,工业还不足以反哺农业的情况下,希望依靠国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是不现实的,更何况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提高还会引发全面的通货膨胀。③我国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农产品价格低,而在于农产品成本过高,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不在于提高农产品价格,而在于降低农产品成本。据测算,1979—1992年,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糖料4大产品的每亩物质成本分别上升了2.05、2.61、2.13和4.33倍,而同期4类农产品的亩产量仅分别增加了51.3%、37.3%、29.2%、44.4%,从这里可以看出,过去我国农业增长是一种典型的“投入型”,即主要依靠农业投入的扩张来支撑农业增长,造成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这就是学术界常说的“黄河现象”。因此,要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降低农业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即提高每单位投入的产出量或降低每单位产品的生产要素使用量。所以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转变是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二)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是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已超过13关,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引致的膳食结构的改变,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如何设法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的有效需求,就成为政府发展农业的重要目标,并已超过了一般的经济学意义。而现实的问题是,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另一方面耕地却相当稀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1.2亩,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32%,美国的10%,法国的28.5%,加拿大的4.8%,澳大利亚的3%,而且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耕地还将进一步减少,即使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耕地递减速度,预计今后15地仍将减少400。除耕地稀缺外,农业资金也十分有限,由于国家整体工业化水平的限制,政府财力对农业投入将十分有限。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利用有限的农业资金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就成为我们的现实选择,显而易见,充分利用每一寸耕地和每一份资金,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单产,就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唯一途径。所以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客观要求。

(三)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是抑制通货膨胀维护物价稳定的重要手段

目前,降低通货膨胀维护物价稳定一直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中心问题。新一轮中国通货膨胀的认识,归纳起来有四种观点:即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性通货膨胀以及综合型通货膨胀。与之相对应,有关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也是众说纷纭。我们认为,这次通货膨胀是需求性因素、供给性因素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相互推动和作用的结果。因此,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也就成为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举措。而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增加农业产出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唯一途径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可能有人会问:通货膨胀本身不是有助于降低失业,促进经济增长吗?对于这一点,只要我们简要地回顾一下西方宏观经济学最近几十年围绕通货膨胀的“替换作用”进行论争的过程就清楚了。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于1958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联合王国的失业与货币工资率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证明,在1861-1863国名义工资率的变化率与失业率是负相关的,并将这些年英国的统计资料拟合成了“菲利普斯曲线”原型。菲利普斯的论文一发表,就有许多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着手把它变成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关系的曲线,1960森和索洛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方面》的论文,给出了一条“修正了的菲利普斯曲线”,根据这条修改了的菲利普斯曲线,物价总水平的上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替换关系,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就越低,通货膨胀率越低,失业率就越高,正是依据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们才提出了通货膨胀的“替换作用论”,这一理论在20世纪60的西方经济学界确实曾经风行一时。但是在60后末期,米尔顿·弗里德曼就提出了“自然率假说”和适应性预期理论,并据此否定了通货膨胀在长期中有替换作用,他认为,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总是存在暂时的替换而不存在持久的替换,暂时的替换不是产生于通货膨胀本身,而是产生于没有预期到的通货膨胀。而卢卡斯于1972期与货币的中性》一文中运用理性预期对宏观经济所作的分析则根本否定了通货膨胀的替换作用,他认为,平均来说,预期的物价总是等于现实的物价的,因为人们在预期通货膨胀率时不会犯一贯地过低这一系统性错误,在这样一种理性预期下,无论实行什么样的政策,无论选择怎样的通货膨胀战略,都不可能依靠通货膨胀来降低失业率,扩大实际总支出、提高经济增长率。也就是说,那种希望依靠通货膨胀率来提高经济增长率的观点是行不通的,相反,提高经济增长率增加有效供给则是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有效方法。因此,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是抑制通货膨胀维护物价稳定的重要手段。

(四)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是促进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增长还是比较快的,但总的来看农业增长的效率还相当低。如果农业增长长期依靠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长期依靠农业投入的增加来支撑农业的增长,中国农业将没有出路,有生命力的农业是效率型而非投入型的,也就是说我国农业增长应逐渐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发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等轨道上来,即依靠农业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依靠集约型增长方式来支撑。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的生产方式对传统的生产方式对传统农业进行全方位改造的过程,其内容是广泛的,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生产组织的现代化和生产管理的现代化,同时也包括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善,以及与改善资源配置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客观要求相适应的诱导制度的重新安排,但农业现代化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标志乃是农业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是促进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我国农业发展今后将继续面临日趋明显的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克服这一制约,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实现产品优质化、布局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1)加快调整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优质化水平。紧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和要求,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一是从源头抓起,继续实施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提高农业生产良种化水平。二是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全面开展农产品和食品质量认证,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三是搞好动物疫病防治,加强畜禽粪便污染的治理和无害化利用,推广畜禽养殖清洁生产工艺,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2)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布局区域化水平。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现有生产基础,因地制宜,适应市场,依靠科技,尽快做大做强一批农产品优势产区。品种上要突出区域特色、品质特色、功能特色,满足市场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布局上要尽快向最适宜区域集中,避免地区间结构雷同,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资源,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的档次和水平。经营上要注重完善营销体系,培育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建立特色产业体系。

(3)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一是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二是加快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三是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四是重点研发高强度、可降解地膜,以及高光合作用生态棚膜,推进农膜向高功能、低成本、无污染方向发展。五是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以及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技术。

(4)加快完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科技、信息、财政、税收、金融等多方面对龙头企业给予支持,增强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和带动力。二是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引导农民、农技推广机构、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专业化、系列化服务,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三是健全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采取订单农业、向农户提供各种服务、最低保证价收购等形式,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

二、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如松认为,中国过去城乡居民的粪便、垃圾、秸秆、绿肥和沼液都是农田宝贵的肥源,农家的畜禽、鱼、桑、蚕、蚯蚓、沼气和菜地、农田、鱼塘、树林、村落构成和谐的农村生态系统,轮作、间作、湿地净化和生物降解等时空生态位被充分利用,可更新资源在低生产力水平和小的时空尺度上循环,这些都可以归为农业循环经济形态。

但是,这种循环是封闭保守的,只有从农业小循环走向工、农、商、研结合,生产、消费、流通、还原融通的产业大循环,从小农经济走向城乡一体、脑体结合的网络型和知识型经济,“三农”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中国农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