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非权力领导力
48092800000011

第11章 现代教育需要校长的非权力领导(3)

“出主意”是校长智力水平的体现,多谋就是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主意多;善断,就是优先决策,在众多的主意中选择出最好的主意来,并能当机立断,坚决果断地去实行。学校校长应当通人情,达事理,思维敏捷,头脑清晰;有主见,理性强,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追踪决策和随机处理。办事公开,公平合理,大家的事大家办,敏感的事透明办,棘手的事大胆办:力求做到大事得到教师支持,难事得到教师理解,好事办得教师高兴,“公生明,廉生威”,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敢做、敢负责,不怕挫折和批评,以“学校发展要有新思路,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精神,勇于负责地探索学校发展的新路子,开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作出令人信服的业绩。

三、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自我基本修养

1.要养成能“坐下来读书”的习惯。

校长获取信息状况与自我素质的提高具有最高的相关显著性。如果校长能够迅速获得和传递新的信息.就可以在校内作为思想旗手影响和转变教师的观念,更新其行为,就可以在学校发展中真正起到引导变革者的作用。许多科学知识绝不是靠自己的亲身实践所能得到的,这就要求校长虚心好学,“坐下来读书”,摒弃“干就是学习”的狭隘思想,在读书中领会、掌握知识,博学多识,“不被名家学说所吓倒,不把前人的学说奉为教条,而是自由地去运用各种学说,辨别真伪,不断提出创造性的新观点、新理论”。

2.要养成能“静下来思考”的习惯。

对于学校校长来说,不仅要有“坐下来读书”的习惯,还要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只有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经过思考加以消化,才能使认识进一步深入和提高。对于工作来说,校长若不善于思考,工作就抓不到位,就有可能成为被动应付的事务主义者,既理不清现实情况,更谈不上谋划学校的明天。作为校长应当学会面对问题,能冷静分析、沉着思考,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迅速理出头绪,抓住关键点。此外,要经常进行深刻“反思”和自我“解剖”,注意积累经验和吸取教训,善于自我总结提高。

3.要养成“有效支配时间”的习惯。

大量的工作需要时间,“坐下来读书”需要时间,“静下来思考”也需要时间,而时间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提高时间效率。一方面要统筹兼顾,合理地分配时间,学习、工作、生活应当忙闲交错,张弛有致;另一方面,要重视行动,现在的事马上办,今天的事决不拖到明天,“子路无宿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迅速有效地行动,不仅节约了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学校校长应当牢固树立时间就是事业,时间就是价值,时不我待,与时俱进的观念。

4.要确立“依靠教师办学”的管理取向。

尽管校长具有教育学生的责任,但这个责任主要是通过教师去实现的,校长必须改变以往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模式。管理之根本在于经营人心,只有团结人心,净化人心,调动人心,学校才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当教师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校长要主动与其谈心,帮助其分析原因,使之振作;当教师生活方面有困难时,校长要真诚地关心帮助,尽可能给予解决;当教师情绪糟糕低落时,校长要善于分析他们的心理原因,帮助其清除心理障碍,解开思想扣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使学校与教师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位教师意识到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校兴我兴,校衰我耻”。

5.要树立“以业绩立身”的价值取向。

毫无疑问,“只凭良心办事”的校长不可能有大的作为,为了暂时的利益而保守地“但求无过”的态度也不可能赢得威信,为了个人的“业绩”而将有限的教育资源用来大兴土木,力求学校换“新装”,却忽视师资等软件建设,这种“只练外功,不练内功”的单纯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的思想,是一种以己之业绩资本牺牲学校长远健康发展的急功近利心态。学校建设应当“软硬件”兼顾,软件优先,互动前进。此外,学校校长要精心教学,潜心科研,敢于创新,勤于笔耕。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因此必须重视学校校长的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本素养的提高,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非权力影响力应是学校校长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第三节 校长获得非权力影响力的途径

非权力影响力是相对于权力影响力而言的,是指在领导职权(权力影响力)以外由领导者的品质、作风、知识、能力、业绩以及榜样等非权力因素对被领导者形成的影响力。在校长的工作中,非权力影响力是无言的号召、无声的命令,较之校长职权更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那么,校长怎样才能获得非权力影响力呢?

一、以“品”为本,打好基础

“品”就是品格,指校长的道德、品行、作风。品格是校长获得非权力影响力的基础。综观那些领导有方、成绩显著、有较强影响力的校长,无一不是有着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校长要完善自己的品行修养,需要把握住“德、廉、公、信、诚”五个字。“德”就是思想道德,它要求校长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党的宗旨、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这是最基本的“德”。除此之外,它还要求校长注重公共道德。校长作为公众人物,其道德水平自然地成为群众的标杆。校长道德高尚,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威望,否则,在群众眼中就丑陋无比。“廉”就是廉洁。廉洁是校长的立身之本,也是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古人云:“公生明,廉生威。”校长清正廉洁,下属自然肃然起敬,并仿而效之;校长假公济私、贪污受贿,下属便会侧目视之、嗤之以鼻,进而离心离德。“公”就是公正、公平、公道。领导工作实践反复启示我们:在许多问题上,下属最怕不公,不公导致消极、离心,公则赢得人心。“信”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信任,二是信用。信任是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体现人格力量的纽带。校长给予下属充分的信任,就会使整个群体保持和谐的、进取的精神状态,产生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讲信用,就是不食言,不说空话大话,这是对校长的基本要求。“诚”就是对人以诚相待,以心换心。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首要原则和根本要求,是扩大校长非权力影响力的强大内驱力。领导活动中,校长若能对人以诚相待,即使是简单的话语,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若待人不诚恳,即使再多的投入、再大的投资也会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二、以“才”为泉,抓住源头

“才”就是才能,是指校长的才识和能力。才能是校长的能源库,是校长获得非权力影响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有才能的校长会给工作群体带来成功的希望,使人们对他产生一种敬佩感。敬佩感是一种心理磁石,它会吸引人们自觉地接受影响。

才能包括两个要素,一是知识要素,二是能力要素。知识是衡量一个合格校长的必备条件和起码要求,它直接关系着领导效果的优劣。如果一个校长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的管理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那就能赢得人们的敬佩,继而产生强大的感召力。一个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校长,就会在许多问题上一筹莫展,其领导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校长除了有丰富的知识、渊博的学识外,还要具备较强的能力。一个优柔寡断、缺乏应有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决断魄力的校长,是很难有所作为的,也很难得到工作群体的认可。

三、从“勤”着力,把握根本

“勤”即勤奋。勤奋精神也是领导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一个校长有没有影响力和感染力,也往往决定于“勤”这一点。“勤于行则事治,勤于思则理得”,这是古人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天校长提高非权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勤于谋事能成就大业,勤于理事能获得敬重,勤于干事能取信于民。

有人说,校长要保持“三勤”:脑勤——长于思考;腿勤——深入实际;笔勤——善于总结。对现代校长来说,要保持增加新内容的“三勤”:一要勤于学习。要不断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先进人物学,向人民群众学。只有勤于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修养,才能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二要勤于实践。江泽民同志曾说:“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干部,这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一条根本途径。”作为现代校长特别是年轻的校长,要想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就必须勤于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三要勤于总结。勤于总结是校长提高素质、完善工作方法、提高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古人尚能“吾日三省吾身”,作为现代校长,更要勤于总结、善于总结。校长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后,冷静地坐下来,认真地回顾总结一下,或与教师一道座谈总结一下,非常必要。通过总结,可以找出在领导实践中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便在今后工作中扬长避短。

四、以“绩”增势,强基固本

“绩”就是成绩、实绩、业绩。出成绩、创实绩、留业绩,是领导工作的落脚点,是群众评论干部的侧重点。校长德才兼备、勤奋努力,其结果都要通过伟业佳绩得以体现。劳而无功、劳而无获的校长是难以树立起良好形象的,也难以对师生产生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那些工作成绩突出,能够改变本学校、本领域面貌的校长,自然能在人民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反之,整天忙忙碌碌却多年不出政绩,甚至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损失的校长是不可能得到群众认可的。作为一个现代校长,必须真抓实干、励精图治,造福一方,以卓越的业绩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只有这样,才能站稳脚跟,进一步巩固群众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非权力影响力。

五、用“情”润色,锦上添花

“情”即心情、人情、感情。国外研究表明,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促其成功的80%的因素来自情感方面,只有20%的因素来自智力方面的影响。在领导实践中,“情”好似催化剂,能加速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的融合反应;“情”又好比调色板,能使赤、橙、黄、绿、青、蓝、紫和谐搭配,亮丽纷呈。因此,校长要获得非权力影响力,“情”是不可或缺的“作料”。在领导实践中,校长要明心情、通人情、重感情。

明心情,是指校长在领导活动中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历史上凡是成就了一番大业的校长,多是心地坦荡、胸怀宽阔的人。宽广大度、虚怀若谷,是校长应有的风范。校长还要有一颗平常心。有人把平常心的最高境界概括为三句话:遇到好事不失态,做到得意淡然;遇到挫折不沮丧,做到失意泰然;遇到委屈不动怒,做到从容超然。对校长来说,就是要能经受住成功的考验,经受住挫折的考验,经受住委屈的考验。浮躁是校长之大忌。有的校长尤其是一些年轻的校长好大喜功、追慕虚荣,为了追求个人“政绩”,脱离实际、盲目蛮干,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如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集体舞弊。这些都是虚荣心在作祟,到头来只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通人情,是指校长要注重人际交往之情。人际交往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人期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哪怕是一个主动的招呼,一句亲切的寒暄,都会使人感到一种尊重和亲近。校长在组织教学工作中,要通人情,变“官”为民,放下架子,与群众交朋友,沟通彼此间的感情;变“硬”为软,与群众交往时,不要板着面孔,而要和风细雨,缩短彼此间的距离;要以“仁”为善,多记他人的好处,多看他人的长处,多想他人的难处,不自私、不猜疑、不嫉妒。

重感情,是指校长在组织教学工作中要注重感情投入。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重感情,一是指校长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要有感情。对教育事业有感情,就会珍惜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就会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成大事,干大业。二是指校长在工作中要注重感情投入。落实政策,贯彻工作,实施方案,组织活动,要善于融理于情,既要坚持原则,摆正道理,又要注重感情,讲究方式。做思想工作要善于寓情于理,切忌“三分道理七分蛮”,态度粗暴、方法简单。要多做和风细雨式的说服、帮助、教育工作,善于用事实讲道理,不能以势压人。三是指校长在工作作风上要体现人情味。凡是谦虚谨慎、作风民主、体察下情、待人热情的校长,一般都有较高的影响力。相反,缺乏人情味、对师生冷冰冰、靠权势压人、爱耍威风的校长,则很难得到师生和家长们的信任和爱戴,天长日久势必脱离群众,走向孤立。

第四节 校长必须具备权力性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一、重视非领导权力的运用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