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德育工作
48092900000010

第10章 道德行为的选择

第一节 选择的自由与不自由

选择,通常的说法就是“挑选”,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中作出的取舍,个体在生活道路上总是要面临各种选择,其中包括道德选择,并在选择中经受考验。个体在道德选择中展示的,就是他的道德个性和道德人格。

所谓道德选择,一般地说,就是人在多种道德可能性和行为可能性中作出的取舍。对个体来说,它可以是在各种不同道德原则规范、理想要求和价值观念中作出的过滤取舍,也可以是在各种具体的道德行为可能性中作出的权衡抉择。前者是涉及人的生活目的、生活道路、行为总方针总倾向的一种选择,即个体内化社会道德的过程,因此它可以视为个体道德的自我选择。后一种选择是在前一种选择基础上所进行的具体行为选择,是前一种选择的具体实现。它是个体依据一定道德价值标准在具有不同的行为可能性中,对具体行为及其动机、目标和手段等做出的价值取舍。我们这里所讲的正是这种道德行为的选择。

道德行为的选择既有可能性又有制约性,即是自由与不自由的统一。

第一,道德行为选择是可能的,又是必需的,这是道德主体意志自由的表现。作为人们活动前提的自由,既包括一定历史时代给人提供的按自己目的和愿望行动的可能性,也包括人独立地按自己的愿望在这些可能性中作出决定并采取行动的能力。社会历史时代提供的是外在自由,人独立地在社会历史提供的可能性中作出了决定和采取行动的能力就是指主体内在的自由。主体的这种内在自由是人与动物界区别与分野的根本所在,是人之为人的标志和尊严。“不自由毋宁死”,“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就反映出选择自由的可能与必须。

第二,道德行为选择又受道德规范必然性的限制。人类面对的必然性有两种形式:一是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道德规范或道德律。康德把支配人生的这两种限制称为:“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必然性对主体选择的限制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当历史条件、社会环境未提供道德意志选择的客观可能性时,道德主体不能自由抉择;二是当人们选择“恶”或不道德行为时,这时道德规范作为一种必然之则通过外在社会舆论和主体内心的良心机制,从而限制道德主体的自由,由此可知,道德行为选择又是不自由的。

第三,道德行为选择是在自由与必然之间进行选择的一种活动。人虽然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但人在社会环境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当面临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时,人总是可以凭自己的道德觉悟、道德良心、道德意志来确定自己的行为方案。即在客观限定范围内,人可以凭主观能动性进行自由选择,恩格斯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无论对外部自然界的规律,或对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来说,都是一样的……”道德自由,不是指人们随心所欲地选择行为的自由,而是指人们在对道德领域里必然性认识的基础上所获得的辨别和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社会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体系对行为主体来说,也是客观必然性的东西。人们只有深刻认识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容、意义及发展的规律性,并把它变成个人内心信念,外在的道德要求才会变成内在的道德需要,社会的道德规范才会变成个人自觉自愿遵循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时,人们才具有选择道德行为的意志自由。

道德自由是相对的,不断变化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人们在社会道德教育和自我道德修养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道德觉悟,这样道德自由的能力就会不断地增长,越来越成为自己道德行为的主人。

第四,走出道德意志自由与规范必然性问题上的实践迷误。在道德行为选择自由与不自由问题上有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看不到个体的意志自由,以为人的一切行动均受规范必然性支配,最终走向宿命论。另一是否认规范必然性对人的制约,无限夸大人的意志独立性,最终走向唯意志论。现代西方哲学家萨特的“绝对自由”论就是唯意志论自由观的典型代表。萨特从其“存在先于本质”的原理出发,认定人“注定就是自由的”,自由就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就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在萨特看来,这种规定和造就人的本质的自由不是别的,就是人的意识的存在方式,就是自我意识的无限扩张和超越,就是纯粹主观性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其根本意义就在于个人超出一切因果界限和外在必然,不顾外在条件和社会要求而自己决定、自己选择、自己造就自己的本质。因此,个人选择是绝对自由的。这种“绝对自由”在道德选择中的表现,就是个人完全不依赖于“外部世界及一般的外部影响”而进行自主选择的自由,就是摆脱一切外在必然性,摆脱一切外在道德规范准则的约束而随心所欲地进行选择的自由。事实上,萨特的所谓“自由”,本质上是一种幻想的自由,是反社会性的,这种“自由”一旦进入现实生活领域,就必然要碰壁。一些青少年学生就是由于被萨特的所谓“自由选择”,“自我设计”所迷惑,最终走上了毁灭的道路。

道德冲突模式。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在同一情境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冲突的价值选择,选择者必须作出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而这些彼此冲突的对象、价值对个体具有同等的魅力。这时,个体就会陷入一种进退维谷的境地。这就好比一个旅游者站在一处十字路口上,面对着几条不同去向的道路,这些道路又都是通向他希望去的地方,而他只能走其中一条道路,牺牲其他他想去的地方。道德上类似的这种“十字路口”的冲突,就是通常讲的道德冲突。

所谓道德冲突,是指行为选择中所遇到的一种特殊处境,其特点是个体面临着抉择时确证了矛盾的存在:他为了履行某一道德义务而行动就会导致对另一些同样他应履行的道德义务的背离和舍弃,他必须作出有利于履行其中某一道德义务的选择,以解决矛盾而实现自己的道德目的。中国古代有许多道德冲突的例子,“忠孝不能两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说法早已深入人脑之中。

在个体道德生活中,道德冲突是经常会遇到的,这是社会矛盾在道德领域中的特殊反映。社会利益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它们必然会反映到人们的道德意识中来,造成人们的思想冲突,这种冲突遇到特殊的道德情境,就会从潜在思想冲突转变为公开的行为选择的冲突。就个体而言,他生活在社会上,作为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一员,总是要充当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成为一个“角色集”,而每一个角色又都有其相应的社会期望,承担着相应的道德义务。在一般情况下,这些不同的义务要求不会发生矛盾,但在特殊的行为选择环境中,冲突就可能发生,这里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第一,不同角色的义务要求在特殊环境下的冲突,例如,战争爆发,是去疆场杀敌,抑或照顾年迈母亲?在李存葆的著名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梁三喜和赵蒙生面临非此即彼的选择:是毅然奔赴前线,履行作为军人应尽的杀敌义务,抑或留下来照顾老母,尽到作为儿子应尽的责任?这两者都是作为个体应尽的道德义务,在平常的情况下并不矛盾,而现在必须作出选择,取其一方必然舍弃另一方,这就是一个尖锐的冲突。

第二,由于个体角色的改变而在特定情境下形成的新旧角色的不同义务的冲突。例如,一个医生由于某种原因改行作新闻记者之后,正当他为了赶写某一新闻稿件而去采访的途中,发现一个突然患急病需要急救的人,而他又是当时唯一通晓医道的目击者,那么,他是放下自己的工作,承担完不成任务的责任而去施医于病人还是相反呢?这也必然使他陷入冲突之中。

第三,他人或社会对同一道德角色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义务要求,在特殊情境下引起的冲突。例如一个母亲发现两个孩子落入水中,其中一个是她自己的儿子,另一个是邻居的儿子,她到底去救或者首先去救哪一个呢?类似这种两难选择,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

第二节 理性的价值选择

如何认识和处理道德行为选择中的道德冲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个体所选择的行为的道德责任的确定和道德价值的有无与大小,而且也是检验个体道德水平和道德人格完善程度的试金石。可以说,个体道德的内在的价值形态、个体的义务观念、道德良心、价值目标的性质如何、牢固与否都要受到它的检验,并由此而得到发展和升华。正确认识和处理道德行为选择中的道德冲突,是提高个体的道德行为选择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个体道德的重要动力。

那么,应当怎样认识和处理行为选择中的道德冲突呢?中国先秦的韩非子试图以法治来取消道德选择上的矛盾冲突,实际上走入了非道德主义的歧路。对于青年的问题:“是参战还是侍候老母”,萨特给予的回答是:“两种选择均可以,你任意选择吧!”萨特的观点是唯意志论的错误观点。马克思主义依据对人类道德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以及个体的社会道德完善的客观需要,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解答。

第一,要善于区分虚假的冲突和真实的冲突。在道德生活中,有些冲突表面上看来十分尖锐,实际上并不冲突,而是由于行为主体认识上的偏差或片面性造成的。例如,对青少年学生来讲,走为理想奋斗的道路是作为学生应尽的义务,但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往往将两者对立起来。事实上,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之间虽也有矛盾的方面,但并不构成现实的冲突。如果善于把这两方面的义务要求同具体环境结合起来,就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得益彰。因此,善于把虚假的冲突和真实的冲突区别开来,这本身就是一个提高个体道德水平的过程。

第二,要正确认识道德准则要求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道德的任何准则,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它们都具有绝对性的一面。肯定道德准则的绝对性,才能同道德相对主义、非道德主义划清界限,才能在一般情况下,坚持按道德准则要求去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保证行为的道德价值。但是,遵守一定道德准则的要求,也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任何道德准则的要求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具体表现为: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必须看对象。例如,诚实,对家人朋友应该诚实,但对坏人,一味诚实则可能带来恶果。其次,道德准则本身在变化、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采取形式主义与教条主义的态度。宋代思想家朱熹说:“常则守经,变则行权。”意思是:一般情况下要坚持按道德准则办事,但在“变”即特殊情况下,要能够采取权变措施。

第三,要努力树立道德准则的价值内涵的正确等次观念。道德冲突实质上是道德价值之间的冲突。任何道德体系都是一个多层次、多向度的结构体系,其中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既是相互联系的,又处于不同的层次上,因此,它们的道德价值并不都是一样的,而是有大小高低之分,轻重缓急之别的。当处于特殊的道德情境下,出现不同道德准则要求的冲突时,并不是说各种道德准则要求的道德价值都是一样,可以等量齐观的。解决道德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树立正确区分道德价值的等次观念,要能够按照道德价值大的准则要求来选择自己的行为,这才能解决冲突,达到更高的道德目的,获得行为的更大道德价值。当祖国遭到侵略,处于民族危机的时候,是参军参战,履行公民的爱国主义义务,还是在家赡养年老的父母,尽做儿子的义务,虽然这两者都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都有其道德价值,但在这种道德冲突中,选择前者比选择后者其行为的道德价值无疑更大。前述《高山下的花环》中,梁三喜选择了奔赴前线,赵蒙生选择了留下照顾老母。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同样如此,必须择大善而舍小善。关于这一点,我国古代先哲也有很重要的论述。明清时思想家王夫之指出:“有一人之正义,有一时之大义,有古今之通义;轻重之衡,公私之辨,三者不可不察。以一人之义,视一时之大义,而一人之义私矣;以一时之义,视古今之通义,而一时之义私矣;公者重,私者轻矣。权衡之所自定也。”王夫之这里讲的“古今之道义”,就是指的民族复兴的利益,他强调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人们在自己的行为选择中必须注意“轻重之衡”,使低层次的义务顺从高层次的义务,这种思想无疑对于我们认识和处理道德冲突,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现实生活中,在处理集体与个人关系上,我们仍要颂扬那种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的利他精神,因为这种道德行为选择于国家、于社会发展是极有推动作用的,是对个体解决道德冲突中显示出来的道德水平和道德人格的高度肯定。实践证明,个体的道德水平和道德人格就是在不断的解决道德冲突中显示出来的,也是在不断正确解决道德冲突中发展升华的。

【事例】

一张获奖照片引起的悲剧

美国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1994年4月评出南非摄影家卡宾·卡特所拍摄的照片《幼女和秃鹰》为1994年度最佳新闻照片。这张照片却引发了作者的自杀。

1993年3月11日,卡特搭乘联合国机构向战火纷飞、旱情严重的苏丹空运救济粮的运输机,抵达苏丹南部阿约多村。

阿约多村是一个大约有200人的村庄。联合国机构的飞机着陆后,等候着的母亲们都把孩子撂在距离飞机约100米的地面上,奔过去领粮食,撂在地上的婴幼儿有10余人。卡特当时看到离飞机不远处有一幼女屈身伏在地上,一只大秃鹰降落在距离那幼女仅几米远的地面。卡特当即抢拍了秃鹰盯着幼女的照片。

照片获奖后,一些读者指责摄影者不道德,说为什么眼看着秃鹰准备攫走饿得奄奄一息的幼女而不顾,只管拍照。

舆论的压力迫使卡特反省当时的道德冲突情境:作为新闻摄影师,他的义务应该是抓拍生活中各种典型事件,及时真实地纪录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过程,以完成上级交给的报道任务;但作为生活中一个善良的公民,当他看到幼女正面临危险时,理应奋不顾身前去营救,这是一个合格公民应尽的义务。究竟应该怎么进行选择?卡特为此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作为摄影家,他当时选择了前者。但舆论的重重压力又要求他当时应该选择后者,否则被认为不人道。

迫于舆论的压力,抑或受到良心的谴责,获奖后3个月,当时仅34岁的摄影家卡特自杀了。

【操练】

道德辨析题举隅

(一)目的: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教育学生不要摘公园里的花。

问题:小红在公园里看见很多美丽的花,很喜欢,就摘了一朵。妈妈说:“别摘,让公园的管理人员看见要罚款的。”小红说:“现在没人看见,快跑!”请指出题中的三处错误。

辨析:学生很容易指出两处:第一处是小红摘花;第二处是她想趁没人看见的时候跑开;第三处错误很不容易指出,那就是妈妈说的话。不摘公园里的花,不仅仅是因为怕罚款,而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现。

(二)目的:进行学雷锋,做好事教育。

问题:残疾人夜校借学校的教室上课,有三个同学经常帮助残疾人推车和打扫教室,受到了表扬。红领巾报的小记者来采访他们,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的回答却不同。

李江说:“老师号召我们学雷锋做好事,班里要统计谁做的好事多。”

张然说:“我看他们的行动不方便,还这样坚持上学,认真学习,真想帮帮他们。”

吴燕说:“我帮一位大姐姐推车,因为她是我们的邻居,平时对我很好,还给我织手套。”

听了这三位同学的想法,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好?红领巾报的小记者应当重点宣传报导谁的想法?

辨析:第二个同学的想法更好,因为他是真诚地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克服困难。这样的比较,帮助学生从行为的动机上认识问题,教育更深刻。

(三)目的:进行真诚关心他人教育。

问题:春游时,同学们爬到山顶,都觉得又热又渴,纷纷拿出自己带来的水喝。这时,有的同学发现冬冬没带水,就把自己的水分给他喝。当问起这几个人的想法时,他们的想法却不同。

甲:“老师说春游回去要做总结,表扬好人好事。我这样做,老师会表扬我的。”

乙:“我这次我对他好,下次,他也会对我好。”

丙:“我没想什么,看他渴得难受,就把水分给他了。”

丁:“别人都给他水喝,我不给,同学该说我‘小气’了。”

请大家分析一下这四个同学的想法,谁是真诚地关心他人?

辨析:丙是真诚地为别人着想,怕“别人渴得难受”。“没想什么”正是没有为自己想什么。通过对甲、乙、丁的想法的分析,使学生懂得,虽然他们的行为是对的,但想法中过多考虑自己个人得失,缺乏真诚地关心他人的好思想。

(四)目的:进行诚实教育。

问题:数学考试卷子发下来,梁静得了100分,可她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有一题她并不会做,是偷看了同桌同学的卷子才做出来的,她想向老师去承认错误,又怕老师批评,同学耻笑,想来想去,决定自己偷偷改,以后再也不偷看了。

请想一想,梁静如果这样“偷偷改”,今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再想一想,梁静如果大胆承认了错误,老师和同学会怎么对待她?她今后在考试中会怎样?

那么,请你告诉梁静,应当怎样做?

辨析:“偷偷改”的发展后果,虽然可以保住100分,但是由于不诚实,给自己思想品德带来污点,还会在思想上产生侥幸心理,不利于今后坚决改正。梁静只有大胆认错,才能有助于今后不再犯类似错误。

(五)目的:进行拾金不昧教育。

问题:请你帮助以下几个同学分析,他们的行为对吗?

小钢的方橡皮丢了,正为没有橡皮用着急,正巧捡到一块圆橡皮,就想留下来自己用。

小芳想做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可总也捡不到东西,一着急就把自己的尺子交给老师了,并说是捡来的。

辨析:不是自己的东西一定不能要,不管自己是否需要或喜欢,都不应该要。拾金不昧是一个人诚实的表现,把自己的东西说成是捡来的交给老师是不诚实的,不是拾金不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