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德育工作
48092900000030

第30章 校外生活中的礼仪规范

第一节 家庭中的礼仪规范

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一个人自从出生以后,在父母亲的哺育与照料下,不仅在血缘基础上形成了更加稳固的父子关系与母子关系,而且也开始进入到了人际关系的网络之中。从小时候开始,在父母亲的教育与指导下,一个人就能够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开始学习和运用礼仪了。作为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最先就是从如何为人处世这一方面开始的。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在儿童入学前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学校教育打好基础,礼仪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就是说,从很小的时候起,青少年学生就已经隐约地知道在家庭中哪些不该做,哪些应该做。

懂得家庭礼仪,这对形成一种融洽的、和睦的、互敬互爱的家庭关系以及彼此信任、尊重与支持的亲友关系起着重要作用,青少年在家庭中的礼仪范围主要涉及到四种人际关系:与父母、与兄弟姐妹、与亲戚、与邻居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在涉及到每一种人际关系之时,青少年都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家庭礼仪规范。

一、正确使用家庭称谓

家庭称谓是用来表示家属之间和亲戚之间关系的特定名称。我国汉族家庭称谓直接标明了父系与母系,从称谓上能够看出是父亲家族的还是母亲家庭的成员。从称谓上也能够判断出是男还是女,还能够从称谓上看出男方家庭的长幼关系。因此,青少年必须学会正确地使用家庭称谓,切不可以张冠李戴,胡乱称呼,那是不尊重自己家属与亲属的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青少年学生应当懂得下列家庭称谓:父亲的兄弟为伯父、叔叔,父亲的姐妹为姑姑,父亲兄弟的子女为堂兄弟、堂姐妹。母亲的兄弟为舅,母亲的姐妹为姨,父亲的姐妹和母亲兄弟姐妹的子女为表兄弟、表姐妹。与此同时,在称谓上对直系与旁系亲属也有严格的区别,从自身出发,直系长辈依次为: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直系晚辈为:子、孙、曾孙、玄孙。

当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风俗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家庭称谓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是,不管差别有多大,各民族在家庭社交中都会使用敬称与谦称,这是家庭之中、亲友之间表示互相尊重的一种方式。

依照相关书籍的介绍,敬称一般用在称呼对方的亲属时,例如,在与别人谈话或写信时,在敬称对方的亲属之时,通常使用“令”、“尊”和“贤”这三个字。一般情况下,可以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称对方的母亲为“令堂”,称对方的兄弟姐妹为“令兄、令弟、令姐、令妹”,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称对方的女儿为“令爱”。“尊”字通常用来称呼对方的长辈,例如称其祖父为“尊祖”,称其父亲为“尊父”、“尊大人”。而“贤”字则用来称呼平辈或者晚辈,例如,称呼某人兄弟姐妹为“贤兄、贤弟、贤姐、贤妹”。在称呼对方的配偶之时,“尊”与“贤”字是通用的,例如,“尊夫人”指的是某人的妻子,而且“贤内助”就更合适不过了。学会正确地使用敬称特别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敬老仁爱的思想,青少年学生应当对此有所了解。

谦称通常是针对自己而言的,有时也可以用来谦称自己的亲属。一般而言,在谦称自己辈分低和年龄小的亲属之时,要在称谓前面加一个“舍”字,例如,称呼自己的弟弟、妹妹为“舍弟”,“舍妹”。在谦称比自己辈分高和年龄大的亲属之时,要在亲属称谓前加一个“家”字,例如,谦称自己的父亲、母亲、兄长、姐姐之时,应该称呼为“家父、家母、家兄、家姐”。

当然,青少年学生一定要注意,敬称并非表示自己有意去奉承他人,谦称也并非表示自己的谦卑。敬称与谦称都是一种礼貌,是人际交往的一种客观要求。正确掌握和使用好了这些家庭称谓,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家庭礼仪之门的钥匙。

二、学会正确地使用家庭礼仪中的问候之语

家庭是人的一生中十分温馨的感情港湾,作为青少年学生,家庭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天空与大地,和睦的家庭环境是青少年学生发展自己的人生基础,学会问候则是创造和谐家庭的根本力量。离开家庭去上学或者外出办事,都应当向父母打招呼:“爸爸、妈妈,我走了,再见。”上学回家或者外出回来之时,应当说:“爸爸、妈妈,我回来了。”见到父母离家或者归家,更应当主动打招呼,主动地问候他们。在日常生活之中,主动问候自己的父母和亲戚朋友,经常地嘘寒问暖,更是一种增进感情的良好方式。

有些青少年根本就不重视问候的作用,他们认为问候只不过就是说上一句“你好”,甚至还有一些青少年学生认为问候只是社会上的一种客套的寒暄用语,在家庭中根本没有必要使用问候这种客套的言辞。其实不然,问候是交流思想感情、关心对方生活的一种礼貌用语,它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与彼此合作,它带给家庭的是欢乐、和睦与合作。

在平常生活中,青少年学生可以把问候分为早间问候、午间问候,与晚间问候,也可以按场合将其分为离家问候与回家问候。早晨起床后,一般的问候语为“早安”、“早上好”。晚上就寝前,一般的问候语为“晚安”。离家时说上一句“我走了”,回家时说上一句“我回来啦!”除了这些日常问候之外,还有很多的节日问候与特殊问候。对于节日问候,青少年学生一般也比较熟悉。而对于特殊问候,很多青少年学生却不太在意。例如,当家人或者亲戚之中,有人恰逢生日、上学或者事业成功等喜事时,应当及时地表示祝贺并且致以衷心地问候。当家人或亲戚之中有人遭遇不幸之时,例如家中失火、失窃、事业受挫、恋爱失败等,要及时地致以同情、安慰的问候并且表示出给予帮助的愿望。这样的问候能够使对方得到慰藉,这对沟通感情大有好处。

当然,在表示问候时,一定要正确地选择比较恰当的方式。通常情况下,问候的方式可以分为这么几种:书信、电话、礼物、明信片或者贺卡。至于选择何种方式,完全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例如,当你母亲生病住院时,作为子女,理所应当地该去照料他们。然而,这里面存在着一种问候问题。由于母亲生病住在医院,你就成了一个探病者。探病者在医院里,最好多说些轻松、宽慰的话,说一些关心、鼓励的话,使病人增加战胜疾病的勇气。再者而言,看望病人时,走路一定要轻,动作要小心。在这里,你选择的问候方式是主动探望、主动交谈。当然,你也可以带上礼物。探望生病的亲人时,应当携带一些适宜病人食用的水果、奶粉、蜂王浆等。如果考虑到食品已经送得比较多了,病人一时又吃不完,这时不妨送上一些精神性的礼品,例如,送上一束芳香的鲜花、一盘优秀的磁带、一本美好的书籍等。采取什么样的问候方式确实应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

三、要懂得一些必要的家庭应酬

青少年学生必须要从家庭的“迎来送往”中学到共同的一些基本礼仪,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确地运用这些礼仪。家庭应酬一般包括做客、待客、赠送礼物、接受馈赠和表示庆祝。

(一)做客

到别人家去做客,如果是专门访问,事先应当写封信或者打个电话告诉亲戚朋友自己将于什么时候前去拜访,并且要说清自己拜访的目的。同时,也要问清楚对方的看法。

如果仅仅是一次未曾预约的拜访,首先应当说明来意。并且要注意做到见机行事。例如,自己的亲戚朋友或许正准备出门,就应该在三言两语的谈话后尽快离开。如果对方家里已有其他客人在场,就应该在门口稍稍寒暄两句后尽快告辞。

无论是专门拜访还是顺便来访,青少年学生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选择适当的时间,最好不要在别人吃饭或休息时去拜访。

第二,进门前应轻轻叩门或按响门铃,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

第三,做客时,坐要有坐姿,站要有站相。

第四,见到主人端茶、拿糖果来招待自己时应表示感谢。

第五,向主人告辞前,不要表现出急于想走的样子。

有很多时候,到亲戚朋友家去做客,是应邀而去的,通常是受到宴请。赴宴时,要讲究入席礼仪和席间礼仪,就座时,不要捷足先登急于落座;就座后,要保持一种端正的姿势,不要两腿摇晃或者头枕椅背伸懒腰。动筷吃菜前,不要争先,更不要站起来夹菜,要尽量等待主人的招呼。进餐时,要挺直身体,不要伏在桌子上。喝汤时,要用汤匙就着口喝,不要发出声响。当嘴里塞满食物时不可说话,如果别人要和你说话,也要等嚼完以后再回答。

(二)待客

在家庭中,对待来访的客人,要热情、讲礼貌。当亲戚朋友进门后,要热情地表示欢迎,如果客人手中提着东西,要主动接提。

在给客人敬茶的过程中,要事先把茶具洗干净,如果不管茶具是否干净就胡乱倒茶,这是十分不礼貌的。倒茶水时要适量,防止倒得太满淌出来或者只是遮过杯底。按照中国传统习惯,应该用双手为客人端茶。

客人来访时,如果恰巧赶上自己的吃饭时间,应当主动邀请其一起就餐。假如客人确实已经吃过,自己也要放下饭碗去陪客,其他人则可以继续用餐。

如果客人来访时,自己确有急事需要外出,应该向客人说明情况,并且要尽快了解客人来访的意图。假如时间允许,可以约定再次见面的时间与地点。然后一定要关照家里的其他人员好好地招待客人,自己才能离开。

当客人要告辞的时候,作为主人,一定要婉言相留。如果客人执意要走,不可强行挽留,要尊重客人的意见,以免让客人为难。客人提出告辞时,主人应当等客人先起身后,自己再起身相送。送客时,一般都要送出房门,然后再握手道别。千万不要刚和客人握手道别,马上就转身进门,更不要把前脚刚跨出门槛,后脚就把门关上。如果由于身体的健康原因不能够起身相送要告别的客人,应当诚恳地向客人说明原因,并且表示歉意,还应关照其他家属代为相送。

(三)赠送礼物

每逢过年过节或个人喜庆,家庭成员和亲戚朋友之间有时需要互赠礼物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作为子女,给父母赠送的物品,并不在于昂贵的价格,而首先在于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心。比如,你现在要赠给母亲一件礼物,最好应当送给她随时都能派得上用场的物品,并且一定不要花钱太多,因为对于勤俭持家的母亲而言,朴素节约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一来,你可以送给她一幅外型精美的老花眼镜;在她的生日到来之时,你可以送给她一件质地柔软、十分保暖的羊毛衫。

给长辈赠送礼物,必须要有针对性,不要一味地仿效别人送蛋糕、送烟送酒。经常地问候长辈或者送一些精致的字画就是送给长辈最好的礼物。

兄弟姐妹之间互赠礼物应该以实用为第一原则,这样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又达到了交流感情的目的,兄弟姐妹之间选择礼物时,如果实在不好挑选,可以直接向对方探询,以邀请对方一起去买。

(四)接受馈赠

青少年学生在给别人赠送礼物的同时,也可能收到别人赠给自己的礼物。在中国,亲戚们往往在前来拜访之时都会带上一些礼物的。无论是父母赠给你的礼物,还是亲戚朋友们带的礼物,都要郑重地表示感谢,最好是当面打开礼物并且赞美一番。一定要好好珍藏自己接受的礼物。

如果自己的哥哥或者姐姐赠送礼物给你,也一定要表示谢意,无论物品的贵贱,都要特别爱惜。

(五)表示庆祝

为了增进家庭中和谐的气氛,每当重大节日到来之时,作为晚辈,一定要向爷爷奶奶、父母、哥哥姐姐祝贺节日快乐。

庆祝生日通常是一个家庭中特别值得纪念的事情。婴儿的诞生是一件喜事,一个家庭通常都要隆重地庆祝一下。给老人祝寿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给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祝寿通常都应准备一份寿礼。寿礼的范围很广,常见的有寿糕、寿桃、寿面、寿联等。庆祝成年人的生日一般比较简朴。例如,为自己的父母庆祝生日,你可以与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起准备一些比较丰盛的酒菜,或者准备一个生日蛋糕,或者准备一些寿面,还可以送一个生日贺卡。

如果家庭成员在过生日的时候恰巧在外地工作或是学习,这时候寄送的生日贺卡是非常有纪念价值的。

除了生日、节日的庆祝以外,青少年还会在家庭应酬中遇到一些其他的值得庆祝的事。例如,哥哥或姐姐的升学之事,亲戚家的婚礼、乔迁之喜等等。无论参加什么活动,都应当表现出良好的礼仪修养。

四、要搞好邻里关系,做到文明相处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远亲不如近邻”,搞好邻里关系是进行正常社会交往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基础。

与邻居之间要做到互敬互爱、互助互让,见面时要主动打招呼。对邻居家的老人、小孩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关心和爱护。首先要以身作则,讲究礼让,注意和平相处,注意维护公共卫生。对于邻居的生活习惯、脾气性格以及兴趣爱好都要尊重和照顾。早出晚归要顾及邻居的休息。

尊重邻居,不要去打探别人的隐私,尤其不可以搬弄是非、制造谣言。要信赖邻居,如果有什么急事可以主动请求邻居的帮忙。

如果自己的父母与邻居发生矛盾,不可以随意帮腔,推波助澜,要多做父母的工作,主动和邻居化解矛盾。

邻居家有困难要主动的帮忙。对于老弱病残者,要主动照顾,帮助邻居解决实际困难。

如果是自己与邻居之间发生了矛盾,要主动相让,不可以纠缠不休,更不能够欺负邻居家的小孩。对于邻居不太合理的做法,应当心平气和地对他们讲道理,千万不要争吵甚至动手打架。

处理好了邻里关系,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确实能够使青少年置身于一个十分温暖,和谐的环境之中。

第二节 公共场合中的礼仪规范

公共场所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地方,是否能够维护公共秩序、讲究公共道德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青少年学生的礼仪修养。

公共场所的人口密度大,活动频率高,因此,在公共场合中要养成文明的公共生活习惯。对于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青少年学生而言,公共场所主要包括居民住宅小区、商店、体育场、电影院、商场、餐馆、公共交通车船等等。

一、在公共交通车船上的礼仪规范

购买车、船票以及等候车、船时,要自觉排队,按先后次序购票上车上船。要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妇以及抱小孩者让座,不要抢占座位,更不要为别人占座,如果在拥挤时不小心碰撞到他人,应当主动向对方道歉;如果被别人碰撞,也要主动谅解他人,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争吵不休。

要做文明乘客,上车、上船以后应当主动向里移动,不要站在门口。对乘务人员要有礼貌,要尊重他们的辛勤劳动,并且主动配合他们维护好车船内的公共秩序。遇到乘车高峰时不要一哄而上,更不要强行扒车。夏季乘船坐车时,不应当只穿汗衫背心,不应当打赤膊。要注意维护公共车、船上的公共卫生,爱护车、船上的公共财物。

下车、下船之前,要及早做好准备,及时地向门口靠拢,要主动向乘务人员出示票证。一定要等车、船进站停稳之后,再有秩序地快速下车,要主动地扶老携幼,帮助他人。

二、在街头马路上的礼仪规范

青少年学生一定要遵守行路规则和交通规则,步行要走人行道,横穿马路要走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骑自行车上学或者回家时,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抢行,不逆行,不骑车带人,不闯红灯,要主动避让马路上的行人,不要成群结伙在马路上骑飞车,也不要追逐机动车辆,更不要把自行车随意停放在路口或街头。

向别人询问道路时,态度要谦和,言辞要客气,询问后要表示诚挚的谢意。别人向自己询问道路时,回答要准确,不知道时不要乱指示,更不要装出一副不理不睬的样子,尤其是外地人在向你问路的时候,千万不要玩恶作剧。

不要在街道上、马路上玩游戏,玩皮球、滑旱冰,不要长时间地站在道路当中与人交谈。路上如果发生了争吵或者交通事故,不要围观,要主动告诉人民警察。走到人群十分拥挤的地方,要有秩序地依次通过。不要几个人一起并肩行走。当别人不小心碰撞了自己或者踩了自己的脚时,要学会谅解别人,不要争吵。

要维护马路上的环境卫生,不要乱扔果皮纸屑、乱扔废物杂物。要爱护公共财物,不要损坏或者破坏公共财物。不要乱贴乱画。

要讲究公共道德,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要敢于同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和行为作斗争,应当主动站出来主持公正、见义勇为,不能够袖手旁观或者围观起哄。

三、在会场、体育场和影剧院的礼仪规范

无论是参加集会,观看体育比赛,还是观看电影和各种演出,都应该做一个文明观众,应表现出一个学生应有的礼仪素养,不要做那些不礼貌的行为。

参加集会时要提前到达按时进场,如果确实因为有事而迟到,应当主动向会务人员说清理由,并且找个适当位置轻轻坐下。

开会时,一定要保持会场里的肃静,要全神贯注地听报告、看演出、不要左顾右盼、窃窃私语,也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要在会场里来回走动。不要看书看报或者做其他事情,也不要早退。

当讲演者讲到精彩之处,或者集会结束时,应当鼓掌致谢,不可以起哄鼓倒掌。会议结束后,要按顺序依次地退出会场,不要一哄而散。

到体育场去观看体育竞赛时,要自觉遵守体育场的规则。入场之后,不要争位子、占地盘,要在指定的位区、固定的座号上坐好。不要在体育场内来回走动,不要横穿球场,不要与自己的伙伴在体育场内追打逗乐。要听从指挥,不得妨碍运动员和场内工作人员的比赛、休息和工作。

要做文明观众,要热情公正地观看比赛,不要偏袒其中任何一方。千万不要只为一方或者较强的一方喝彩叫好,而对另一方或者较弱的一方吹口哨、喝倒彩。

要支持运动员的表演,即使他们的技术水平发挥失常或者出现失误,也应当对他们持有一种谅解和支持的态度。要支持裁判员的工作,尊重裁判,不要对裁判起哄,即使裁判有失误之处,也应当冷静对待。

要注意维护体育场内的环境卫生,保持场内清洁。

要按顺序依次退场,不要争先恐后地一哄而出。

到影剧院观看电影或者演出时,要凭票按时进场,要对号入座。入座时,如果同一排已经有人落座,在要求相让的同时,应当点头致意,或者说一声“对不起”、“麻烦了”。

观看时,坐姿要端正,不能够东倒西歪、左右晃动,应当摘下帽子,以免挡住后面观众的视线。要保持安静,不要高声喧哗。

要尊重演员的劳动,每个节目的演出结束时,应当热情鼓掌。即使演出不太令人满意或者出现差错,也不得喝倒彩,不得起哄、吹口哨或者发出嘘声怪调。

要爱护影剧院的公共设施,不慎损坏时,要主动向影剧院道歉、赔偿。

四、在商场的礼仪规范

对营业员要有礼貌。购买物品时,要用恳切的语言招呼营业员,不能够使用命令的语气说话,更不能够出言不逊。如果营业员正在为他人服务,要耐心等待,不要急于打招呼。在招呼营业员之前,一定要事先看准物品,假如挑选的商品不中意,要向营业员表示歉意。

如果商场里购同一样商品的人很多,不要拥挤,要自觉排队购买,不要插队,也不要为别人代买。遇到态度不好的营业员,要和善地提意见,或者通过正当渠道向商场的领导反映情况,千万不要以牙还牙,甚至发生争吵。

如果需要调换或者退换商品,应当耐心地说明原因;假如按照有关规定不能够进行调换,不可以强求调换,甚至大发雷霆。

当自己有某种特殊要求时,应当细心地、诚恳地向营业员提出。当营业员解决了自己的特殊困难时,应当真诚地表示感谢。

当发现扒手行窃时,应该勇敢地揭发,并且协助商场保安人员抓获扒手,不可以袖手旁观、漠不关心。

购物时要注意维护商场的环境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扔杂物。

五、在其他场合的礼仪规范

青少年学生的校外生活往往是非常多姿多彩的,他们有时也会逛公园,参观名胜古迹,有时还会到城市图书馆和阅览室去阅读。

参观名胜古迹时,青少年一定要注意关心他人,注意礼让。特别是遇到曲径小路、山洞和小桥时,更要遵守旅游规则,不要争先恐后,以免发生危险。要保持公园和名胜古迹所在地的清洁卫生,不要乱扔果皮、纸屑和杂物。

不要躺在公园的长椅上睡觉,见到老弱病残者和抱孩子的应当主动让座。

到公共图书馆去借书或者阅读,应当注意衣着整洁,进入室内脚步一定要轻。借书时要做到彬彬有礼,不要粗声粗气。

在阅览室看书时,不要窃窃私语,也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要用阅览室的座位休息或者睡觉。要爱护公共图书,不要损坏、弄脏或者随处乱画。损坏图书要按照规定进行赔偿。

综上所述,青少年在校外生活中,尤其是在公共场所中进行活动时,一定要注意维护公共秩序,讲究公共道德,并且要具备一种见义勇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