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双证”制度。
(二)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我国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地方课程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方向,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地方教育质量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实行地方课程不仅符合国情要求,同时也与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相一致。地方课程具有特殊的功能:一是有利于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二是有利于提高地方文化品位;三是有利于传播地方民族的优良传统;四是有利于完善课程体系,弥补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不足。
建设地方课程,需要充分发展地方课程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发挥地方优势。应努力做到:(1)更新观念,自主地开发地方课程。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地方课程计划和编写教材。(2)研究地方需求,突出地方特色。要重视研究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教育的要求,使课程内容和重点尽量适应地方发展的需要。(3)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抓好选修课和活动课。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要坚持贴近生活实际,不断改变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作为课程设计的主体,从本校办学目标出发,针对本校学生与教师的特点设置,仅限于本校(或本校同意“移植”于某些个别学校)使用的课程。
制定并开设校本课程的要求,在“宗旨”与“范畴”上同开设地方课程的要求相同。但校本课程的内容,一是针对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与社区发展特点、特色,往往与社区经济产业特点、社区居民文化历史背景相关;二是从本校学生特点及其身心发展、个性特长发展与能力发展的需要出发,更侧重于“学生自主性实践活动”,因此,校本课程应该是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三是体现学校的历史遗产、校园文化特色及学校办学风格,成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一部分。在管理权限上,制定并开设校本课程应由校长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可请专家或当地有专长人士参与研究,逐步形成有培养目标、有常现内容、有灵活多样的开设方式的课程模式。
一些名校、老校往往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积累出本校特有的某些类型的教育活动,一些农村中小学视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形成本校特有的某些类型的教育活动。这些由历史延伸、经验形成的教育活动是制定并开设校本课程的良好基础。另一种,是从国内外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出发,结合本校生源、师源及其他教育资源的特点,以及学生毕业后的流向趋势制定并开设校本课程,使校本课程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针对性。
上述三种课程体系,以国家课程为主导,定为必修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纳入选修课之中。三者之间的关系,联系紧密,优势互补,相辅相成。
三、课程类型与建设重点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设计的不同类型或方式。基础教育常见的课程类型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一)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也称为分科课程,是从各门学科中选择一定的内容,组成的不同学科。其具体内容规定在各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学科课程的优点是突出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不足之处是,各学科的知识内容是封闭的,孤立的,难以使学生形成对客体的整体认识,不利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科课程,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目前,我国中小学,初中有一半是学科课程,高中全部是学科课程。
(二)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打破一般分科课程的界限,把几个学科领域的内容综合起来的一种课程形式。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学科课程占主导地位,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才有些地区和学校进行综合课程教改实验。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决定开设九年连贯制整体课程和一些综合课程。如数学、语文、外语等将打破小学、初中分段课程的现状,实行九年统筹设置。将一些原来的单科性课程整合为综合性课程,如小学、初中的音乐和美术整合为艺术课,初中的物理、化学、生物整合为科学课,把历史和地理整合为历史与社会课。同时,还专门开设了综合性课程,如从小学到高中均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
实施综合课程,有利于适应科技发展,开阔学生视野;有利于调整课程结构,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
(三)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指在学科课程之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在我国,活动课程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可以说它是在课外活动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
活动课程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校本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学科课程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施活动课程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举措。应试教育面向少数,重视知识传授,以分数取人,容不得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发展,学生特长得不到发挥,而活动课程的教学正是与应试教育的做法大相径庭的。同时,活动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能力、个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活动课程是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而产生和存在的,它承担着学科课程不能承担或不便于承担的任务。活动课程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在活动课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更加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拘一格育人才。在活动课中学生在教师辅助下始终自主地进行活动,注重参与活动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未知知识的能力,活动内容灵活多样,可以大胆涉猎人类科学技术宝库中的前沿学科、新兴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意识和探索精神。总之活动课的开设在育人方面可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目前,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应重点抓好两个方面:
1.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一样,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实践五部分内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1)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开设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课,是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战略措施,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信息技术教育课各阶段的培养目标是:
①小学阶段
。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般表现形式。掌握计算机文字、图形输入、输出的基本技能,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意识。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小板报,了解上网、浏览,能用电子邮件。
②初中阶段
。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初步掌握信息收集、传输、处理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能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能对网上信息检索、下载、利用。
③高中阶段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懂得计算机基本的工作原理,学会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应用的基本技能,初步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了解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应用,以及简单的多媒体作品制作原理,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项目策划与实施能力。能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和进行数据处理,能在网上进行信息检索、应用和制作简单网页在网上发布。
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是组织优秀教师开发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素材库、课件教案、各种类型和水平的试题等。二是引进国内外高水平、高质量有实用价值的优秀教学软件和课件。三是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发一批适合教学需要的优秀教学软件和课件。四是利用市场机制与其他单位协作共同开发信息资源。五是通过宽带网实现校际间教育资源的交流。
(2)研究性学习。此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开设此课程,不仅有利于转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而且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辟了更为有效的途径。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①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亲近自然、融入社会、认识自我的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②探索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善于确立问题,能够建立假设,会使用基本的研究工具,搜集信息、数据,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的能力;③在共同的探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经验共享的能力;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切实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有三类,即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小组合作研究一般由3—5人组成课题组,可请教师或专家指导。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而不能取代和干扰学生的活动。在选择研究课题阶段,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国内外中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成功的范例,让学生广开视野,可选择实践性课题;也可选择分科性课题,可选择社会现实性课题,也可选择具有学术前瞻性课题。在制定研究计划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提出研究假设,收集、分析、筛选有关信息资料。在实施研究阶段,指导学生设计科学实验,利用信息论证假设,进而归纳出结论,以小论文或研究报告等形式表达成果。
(3)劳动技术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术能力的教育,进行现代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选择的指导。使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从事简单的生产能力,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遵守纪律、关心集体、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此课的组织实施,一是上好劳技课,可通过“示范——模仿式”课型和“指导——实践式”课型进行;二是组织学生参加校办工厂、农场劳动,学习有关生产知识;三是到地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基地)接受多种职业技术教育。
(4)社区服务。学校组织学生在本社区,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植树,养护花草,打扫卫生,维持交通秩序等。通过这些活动进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为社区建设和发展服务。
(5)社会实践。学校组织学生通过军训和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
2.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要重视抓好开发校本课程,这是实施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学生特长和学校特色。
学校开发校本课程,要依靠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1)先培训好教师,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课改文件、课程理论及开发校本课程的经验,使教师尽快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行动起来;
(2)分析课程现状和学生的需求,看教师能开什么课程,学生需要开什么课程;
(3)在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和学生拟设校本课程方案,如有些师生建议开设名作欣赏、阅读技能、数学解题方法、物理与生活、历史名人、服装制作、家电维修、集邮、桥牌等专题;(4)从实际出发,进行比较筛选,形成课程体系,如有的学校分为四类课程:一是综合型课程,包括科学、人文、社会、修身等;二是拓展型课程,包括现代信息技术、高科技基础知识;三是探究型课程,包括本校办学特色、环境保护、社区资源调查等;四是特长型课程,包括科技、文字、语言、体育、艺术等;(5)组织教师个人或联合收集信息资料,编写专题性教材,写完后,经学校和有关部门审批后再用;(6)课程实施,学生要根据个人兴趣和需要自愿选择专题项目,教师要依据学生需要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授课方式;(7)学生成绩评定,采用学分制,坚持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为主,辅之以结果评价和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