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少年百科知识1:社会生活卷
48115500000053

第53章 不朽艺术篇(4)

另一个故事同样可以说明贝多芬的倔强性格。26岁时,他就开始发现自己的听力渐渐衰退,到了45岁时,他的耳朵完全失聪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是,倔强的贝多芬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用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内,另一端用牙咬住,用以在作曲时“听音”。可以想象,这一切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1824年5月7日,贝多芬成功地指挥他在双耳失聪后创作的不朽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当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作曲家却全然不知,直到一位女歌唱家牵着他的手,使他面对观众时,他才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他终于以顽强的意志和信心战胜了命运,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贝多芬出生于1770年,是德国18世纪的作曲家,被公认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作品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并首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在他的音乐历程中,他受海顿、莫扎特、歌德、席勒的影响颇深,崇尚法国大革命的理想,向往“平等、自由、博爱”,憎恨封建压迫,热情关注个人的自由和尊严。他认为,音乐可以不借助语言文字传达一种人生哲学。在音乐形式方面,他扩大了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和四重奏的范围,特别在《第九交响曲》中,他采用了前所未有的形式,将声乐和器乐结合起来,扩大了交响乐的表现范围。贝多芬最伟大的成就还在于提高了器乐曲的地位。音乐在18世纪以前一直被认为是低于文学和绘画的艺术,在他以后,再不能说音乐只是“悦耳的艺术”了。贝多芬以他那杰出的艺术才能使他的音乐作品成为强烈的思想感情与尽善尽美的音乐形式相结合的产物。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这些作品都闪耀着灿烂的光辉。他一生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作品受海顿、莫扎特影响,风格较为轻松流畅。中期作品则体现了他自己所特有的音乐风格,热情激昂,振奋人心。他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晚期作品技巧成熟,思想深刻复杂,同时,其内容出现了浪漫主义因素。

贝多芬一生的主要作品包括九部交响曲、一部歌剧、五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十六首弦乐四重奏以及大量声乐器乐曲。其中的《月光奏鸣曲》、《第三(英雄)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但以《第五(命运)交响曲》和《第九(合唱)交响曲》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1827年3月26日,这位伟大的、不屈不挠的音乐巨人在贫病交加中与世长辞了,但他的音乐作品却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丰厚的宝藏留在人间。贝多芬--这一不朽的名字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歌曲之王舒伯特

舒伯特是19世纪初期奥地利主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闻名于世。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这位伟大的古典作曲家,生前一直过着穷愁潦倒、衣食无着的生活。

有一天傍晚,饿得心神不宁的舒伯特跑到街上,走进一家豪华的饭馆。在那富丽堂皇的大厅里,他看到那些有钱人在大吃大喝,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希望侥幸碰到一位熟人或朋友,借几个零钱吃顿晚饭,但没有如愿。他百无聊赖地从一张饭桌上拾到一份报纸,立刻被上面的几首儿歌吸引住了。他猛然想起儿时母亲哄自己睡觉时的温柔声调,对比眼下的饥寒交迫,不禁黯然落泪。这时候,他忽然灵机一动,何不谱写一只曲子,用它来换碗饭吃。想到这里,舒伯特迅速拿出笔和纸,很快谱写出《摇篮曲》。他把这只曲子交给店主,换来了一份土豆烧牛肉。当时,身无分文的舒伯特并不知道,他换来的是一盘世界上最昂贵的土豆烧牛肉。因为,在若干年后,当这只曲子的手稿在巴黎拍卖时,标价竟高达4万法郎。

有个叫雷德的画家,听说舒伯特在作曲时没有钢琴,觉得不可思议。一天,这位画家对舒伯特说,愿意把自己的一架旧钢琴借给他使用。唯一的条件是在他画画时不能弹琴。他们约定,当画家的工作结束时,就挂上一条白色的窗帘。舒伯特见到后,就可以前来弹琴。有时,雷德作画的灵感来时,从早到晚地画个没完;有时,画完一幅画之后,就在那里反复欣赏,把挂窗帘的事忘得干干净净,常害得舒伯特在大街上徘徊,一等就是几个小时。但是,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动摇舒伯特的意志,更没有磨灭他对音乐的热情。他利用点滴的宝贵时间遨游在音乐的海洋之中,也把全身心投入到音乐的创作之中。他用音乐倾诉自己的理想,用音乐抒发自己的忧郁和伤感,同时,舒伯特也在音乐中得到了慰藉,得到了欢乐。

舒伯特于1797年生于维也纳近郊的一个教师家庭,兄弟姐妹均酷爱音乐。最初,他在父兄的教导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1岁时被送入免费寄宿的神学院合唱团,过了5年十分艰苦的生活。唯一使他欣慰的是,他在这里不但系统地学习了音乐理论,而且担任了管弦乐队的指挥,为他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基础。

1813年,舒伯特离开神学院,在父亲的学校里担任义务服务的教员工作。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如1814年,他根据歌德创作的《浮士德》,谱写了《纺车旁的格雷琴》,开创了德国艺术歌曲的先声。三年后,他开始了独立的音乐创作生涯。1817年,舒伯特经友人介绍认识了男中音歌唱家福格尔,其歌曲经福格尔演唱后轰动维也纳。从此,舒伯特结识了许多爱好音乐的朋友。在他们的支持下,他的创作力犹如山泉一样喷涌出来,谱写了大量的传世之作。

舒伯特的一生为音乐而生,可以说音乐是他生命的全部内容。从13岁创作一首四手联弹的钢琴幻想曲开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年,他的创作生涯只有19年。但是,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给人类留下了一千多部作品。其中有600多首艺术歌曲、9部交响曲、6首序曲、9部歌剧、24首室内乐作品、21首钢琴奏鸣曲和许多器乐小品。他的音乐风格独特,旋律犹如泉水一样涌流不止,其强烈的歌唱性可与莫扎特媲美;那欢快明朗的乡土气息又与海顿息息相通;他的器乐曲中宏大的组织结构,继承了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但他的音乐特色更加奔放和富有幻想性,尤其是他歌谣般的主题旋律和和声的使用,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崭新道路。在他那大量的音乐作品中,他的歌曲最为著名,其旋律优美富于抒情性,被人们誉为“歌曲之王”。他的许多代表作,如《魔王》、《野玫瑰》、《鳟鱼》、《流浪者》、《听、听,云雀》、《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在世界广泛流传,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舒伯特的才华和作品在他生前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他在为人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精神财富的同时,却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一生未娶,年仅31岁就逝世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位“歌曲之王”的真正价值。他那些动人的旋律和他的名字一样,越来越闪烁出耀眼的光彩。

◆钢琴诗人肖邦

波兰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弗里德里克·肖邦被人们誉为“钢琴诗人”。他善于通过钢琴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每一个旋律、每一个装饰音,都充满了诗一般的幻想。同时,只有他自己才能把那些柔软纤细的旋律、色泽优美的和声演奏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

但是,如果你仅仅把肖邦作品中的抒情特色,理解为他个人的感情历程,那就大错特错了。肖邦对祖国波兰怀有深厚的感情。1830年,这位年轻的音乐家准备到巴黎演出。在临行的晚会上,朋友们送给他一只装满泥土的银杯。这一撮祖国的泥土寓有深意,既是朋友勉励他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又表达了他眷恋祖国的一片深情。他离开波兰不久,华沙就暴发了反抗俄国沙皇统治的起义,但最后以失败告终。肖邦听到这个消息万分悲恸,愤然写下了《革命练习曲》这一充满激情的伟大作品,表达出他对沙皇统治的愤怒和对革命者的赞美。定居巴黎期间,他尽管赢得了欧洲第一钢琴家的美誉,却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祖国的命运。在他后半生的许多作品中,都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和亡国的悲愤之情。1837年,他严辞拒绝了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1849年秋,肖邦因病魔缠身,余年无几了。临终前,他把妹妹柳德维卡叫到身边说:“波兰华沙反动政府是不会让我的遗体回国的,我死后,你把我的心脏带回去吧。”肖邦死后,人们在他的墓穴里撒上那一盏银杯里的泥土。他的心脏,则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回华沙,保存在圣十字教堂里。

对于肖邦音乐作品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后人曾给予高度的评价。舒曼曾称赞肖邦的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波兰永远不会灭亡。”

肖邦于1810年出生在华沙附近的采拉左瓦沃拉村。他的父亲是法国人,年轻时就移居波兰,是一位教员。母亲是一位很有音乐才能的人,她有一副好嗓子,还能弹钢琴。肖邦的第一个鲜明的音乐形象就是从母亲那里得来的。肖邦很早就对波兰的民族音乐情有独钟·玛祖卡舞曲、库亚维克舞曲等波兰民间音乐一直伴随他度过重年的时光。6岁时,他的父亲给他请了一个很有声望的小提琴家兼钢琴家做他的老师。肖邦学习非常刻苦,他的音乐天赋和聪明才智,在老师的循循诱导下,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到12岁时,他就开始通过自学来提高自己钢琴演奏的水平。1826至1829年,肖邦在华沙音乐学院学习,此时,他已经成为驰名波兰的钢琴演奏家了。这一时期,肖邦不仅积极参加华沙的音乐生活,而且广泛接触进步的文学家、诗人,深受民族解放思想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其创作上,他已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这一时期创作的音乐作品总的面貌是热情、明朗、富于浪漫主义幻想,对生活抱着乐观主义的肯定态度,充满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的青春的力量。其主要作品有《波罗奈兹舞曲》、《玛祖卡舞曲》、《莫扎特主题的变奏曲》、《圆舞曲》等。

1838~1845年是肖邦创作上最旺盛的时期,在艺术上也达到了最后的成熟。其主要特征是从过去的抒情诗性质的小品里解放出来,音乐形象深刻而丰富,感情奔放。这些作品充满了英雄性、史诗性的激情,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沉的怀念,代表作品有《F小调幻想曲》、《即兴曲》以及一些夜曲等。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肖邦早已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爱国主义的旋律却跨越时代和国界,成为我们时代的最强音。它将永远鼓舞我们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

1899年6月3日下午,在奥地利维也纳的一座音乐厅里,一场音乐会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一曲终了,只见一个人匆匆走到乐队指挥身边轻轻耳语了几句,指挥沉默了片刻,转过身向乐队做出了新的指令。一会儿,全体演奏员都换了新的乐谱,并在乐器上加了弱音器。这时,乐队指挥缓缓举起了指挥棒,在空中划了一个优美的弧线,乐队随之奏出了《蓝色多瑙河》的旋律……

开始,台下的听众感到有些奇怪,因为节目单上没有这支曲子。但是,听着听着,人们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乐曲一改正常演奏时那种明朗、活跃的主题音调。它那徐缓的速度、微弱的力度给人以压抑和沉重的感觉,它明白无误地向人们传达着一个信息--奥地利的作曲家、著名的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和他们永别了。

听着那用音乐写成的“讣告”,人们不禁回忆起作曲家不平凡的一生……

约翰·施特劳斯1825年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因与其父同名,所以,人们习惯称他为小约翰·施特劳斯,以示区别。小约翰从小就在音乐的氛围中成长,因此也酷爱音乐,虽遭父亲反对,但在母亲的支持下,他还是偷偷地学习了小提琴、钢琴和作曲。19岁那年,他在老师的帮助下,在短短几个月内就组建了一支管弦乐队,并在维也纳举行了首场演出。在他的努力下,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此,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名字和他父亲一样被世人所知晓,他在圆舞曲的创作上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1849年他的父亲病逝后,他又将父亲的乐队和自己的乐队合并在一起,多次去奥地利、波兰、德国和俄罗斯等各国旅行演出,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遂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1872年,他应邀去美国的波士顿、纽约等地演出,盛况空前。一次他亲自指挥由两千人组成的管弦乐队、两万人组成的合唱团,演出他的代表作《蓝色的多瑙河》,听众达5万人。那优美动人的序曲刚刚演奏完,会场上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人们从那美妙动人的旋律中仿佛看到了微波荡漾的多瑙河以及沿岸秀美的自然景色,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晨雾与花香。人们称赞说施特劳斯的这支圆舞曲称得上是奥地利的“第二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