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4813600000038

第38章 4文艺中兴,从五四中走来

第一篇第七章4文艺中兴,从五四中走来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1918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之后,使用笔名鲁迅。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鲁迅在他的文章《纪念刘和珍君》中的一句话,这句话不但在日后成了经久不衰的格言,在当时更是激励了无数的有志中国人不断前行。

五四运动的前夕,中国正处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军阀们禁锢人们的思想,利用封建思想中的孔孟之道来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柱,辛亥革命半途而废,反而使得中国民众陷入了新的困境中。

面对严峻的现实,当时的先进份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他们看来,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忽视了思想文化战线上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所以才导致了革命果实的被窃取,如果要取得胜利,必须要“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而真正引爆五四的导火线则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1919年一月,在巴黎举行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作为战胜国也前往参加了,但是令人诧异的是中国提出的所有正当权益都被否决,而且国土还再将遭到瓜分,这个消息传回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中国人自发的举行了游行,反对不公平的待遇。

在正义和强权的对持下,五四这一运动刺激了中国民众新的觉醒,这之后各种新思想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尤其是各种文艺思想更是层出不轻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作为先觉者的鲁迅也曾远渡重洋去寻找兴国之道,他做过医生,学过工程师,但这都不是他想要走的那条人生道路。几经波折,他遭受过失望和绝望的打击后,却在回到国家后才发现原来救国的最根本在于救心,只有把国民的人心激活,国家才有希望,于是就此走上文学之路,开始了以笔做武器的生涯。

同鲁迅一样怀揣爱国热情的胡适一样希望可以通过将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引进中国,使中国百姓看到只要崛起才有希望,他们的骨头都是最硬的。

作为文人,胡适和鲁迅从五四浪潮中走出来,他们不像一些时代前沿的伟大人物一样带来了炫目的光彩,相反,他们只是在漫天的裂痕和缺口后带给这个荒芜的时代一些精神慰藉和静静绽放的蔷薇花,他们的反抗不能算是激烈的,但却带上了文化革命的性质,用独特的方式进行救国运动。

在五四运动的时候,胡适提倡的白话文,鲁迅是坚决支持的,虽然他们都是古文学的高手,但是他们更明白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发展向前是要不断创新和超越的,作为五四战士和自由主义知识份子的代表,他们曾经是站在统一的战线上共同为了自己深爱的祖国誓死奋战在人民中间。

但是自由的思想总是会走向过于分散的道路,在随着五四运动将越来越多的新思想带入到中国人的世界中,而作为先驱者的鲁迅和胡适也渐渐有了分歧的意见。在关于人权的问题上,两人最终越离越远。

较之胡适学者般的谈论西方人权,鲁迅更多的是将这个词放入了实际中,二人因为最后所选择的方式不同,走向了不尽相同的两端,虽然同样还是坚守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阵地上,但已经不再同心了,他们生活的时代恰逢中国大地惨遭列强践踏,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岁月,无可否认的说鲁迅和胡适都是在为祖国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姑且不论究竟谁对谁错,但就这份赤子忠心便是苍天可鉴。

在胡适的眼里,后期的鲁迅变成了一个个人主义者,一切行为都没有集体化,所以眼光总是注视着黑暗而看不到黑暗背后的光明,但一直认为身处黑暗中的鲁迅知道在知识分子和权力者之间是不能兼容的。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并不愿意将自己放到权力者的地位上,而只是致力于将西方各种各样的文学思想和自由的思想大量的展示给国人看,在鲁迅的努力下,他翻译了大量的译文,并引导青年走上该走的正确道路,因为鲁迅是深深明白道路是民众走出来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几个当权者制定出来的。

在和鲁迅分崩离析后的胡适也并没有停止他继五四之后的努力,他的思想历久而弥新,不论后人对他的功过如何评价,平心而论,在出以公心,实事求是这八字方针上,胡适一直是严格按照这样的方针来贯彻自己的行为的,作为时代的先驱,他和鲁迅同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不能苛刻的要求他们的一切思想都尽善尽美,但可以感受到他们的认真努力就足够了。

在那个因为受伤而使人痛楚,因为觉醒而令人兴奋的时代里,鲁迅和胡适作为先行者,哪怕是脚踵流淌着鲜血也要奋力前行为后人走出一条光明的道路来。

在他们的努力下,五四不止是一次爱国行动,还为日后的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形形色色的文学形式淋漓尽致的将那个时代人们狂欢的一面展示出来,思想放纵和情感放松让数以百万计的打开思想的青年们几乎是以殉道者的姿态加入了对中国新道路的探索中去。

民族危机的深重和社会的黑暗,思想文化的启蒙和中国先进分子的新探索,这一切表明,一场新的爱国民主运动在中国的大地上带来了一次国民思想全新的改革,新的思想在现代中国的大地上酝酿着,涌动着。

那些已经逝去的年代虽然久远的埋进了历史烟尘中,但因为一些人的曾经存在过,而让人永久的难以忘怀。无论是鲁迅还是胡适都在经历了黑暗的时刻而试图探寻光明的前景,回到历史的本初,在那个和现在生活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时代中,对于他们的所作所为,只能是景仰一望了。

麻辣说史

以现今的视角来看,“五四”无疑是个大染缸,有人借此凤凰涅槃,获得人生与学术的重生,有的固执守旧,被时代抛弃,成了文化上的遗老遗少。我们应该感谢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年代,依然鲁迅、胡适这样的人为国家的命运,学界的繁荣而奔走。不管他们是纯粹的人,还是带上各种颜色的,都以各自的力量在拉动着自己身后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