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六十年
48151100000011

第11章 革命和建设成就开辟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把一百多年来备受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场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即现代化)这样两个根本性的历史任务。只有首先经过革命,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集中力量进行建设和发展,为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饱经磨难的历史,正是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慷慨悲歌。

1.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饱受屈辱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大举入侵和清朝统治者的日益腐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 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继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带来了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历史性灾难。所有侵略战争最后都是以中国割地赔款结束,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要么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要么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要么划分势力范围;要么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通过入侵和盘剥,在中国推行殖民主义统治,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主,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起反抗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的进攻下,一步步滑向内外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人民生灵遭涂炭的悲惨深渊。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始了英勇的斗争。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首先集中力量投入工人运动,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发起了广东战争和北伐战争,掀起了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调查研究中国的国情,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逐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正确地结合起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和相关的方针政策;创建了新型的人民军队,建立和发展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加强了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中国共产党缔造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标志着中国倍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和蹂躏的历史结束了。战后,由于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中华民族遭受战乱之苦的历史并没有结束。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悍然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被迫进行自卫作战。通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军队 154 万人,从根本上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反动统治的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于4月23日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在中国革命胜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筹建新中国的任务提上了党的议事日程。1949年1月22日,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著名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声明,一致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为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而奋斗。同年春,毛泽东指出,民主党派应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随后,中国共产党便与他们一起进行筹备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和创建新中国的工作。

1949年3月,党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了促进革命在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方针;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转到城市,由战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思想。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阐述了新政权的性质和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进一步具体地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及海外华侨的代表共 662 人。各方代表群贤毕至、汇聚一堂,共商建国大计。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政府的施政方针。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升起了庄严的五星红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历史性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的结束,中华民族从此结束了受屈辱、被奴役的地位,自由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它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获得了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

二、中国共产党采取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新中国成立后受到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影响,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严峻的挑战。从国内形势来看,新中国是在一片战争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国内长期的战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创伤,经济极端贫困落后;同时,国内残余的反动势力对新生政权的仇视和破坏,也使新中国面临严峻的考验。从国际形势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的冷战格局。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得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承认与支持,并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成员,但也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

为了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国家的安全,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一)追剿反动残余势力,解放全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段时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不仅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还要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历史任务。其主要有: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取缔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丑恶现象、没收官僚资本、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进行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等。

1.取得了追剿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军事胜利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极其错综复杂的军事形势。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但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西南和华南的几个省份,并严密控制着台湾及大陆沿海的一些岛屿,要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就必须彻底追歼残敌。从1949~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华南、西南和西北进军,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并取得了辉煌的军事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此后,遗留在中国大陆的残余反革命势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继续从事各种破坏革命的、威胁新生人民民主政权的活动,坚持反革命立场。为了彻底剿灭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要求严厉镇压反革命,全面贯彻“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根据这一指示,全国开始了大张旗鼓地镇压反革命运动。到1952年底,基本上肃清了大陆的国民党反革命残余势力,镇压反革命运动取得了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从而保证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2.取得了和平解放西藏的胜利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进行谈判,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同年 10 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至此,中国大陆获得完全解放。西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走上了新的道路。总之,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彻底摧毁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机构,建立起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这就结束了旧中国长期分裂的混乱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二)夺取抗美援朝胜利,缓解国际压力

由于美国一手扶持的蒋介石集团在大陆彻底失败,而朝鲜地处太平洋与中国大陆之间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为确保和拓展美国在整个太平洋区域的安全利益,美国杜鲁门总统一手挑起了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9月15日,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凭借其优势兵力,在北朝鲜的仁川港登陆,大举北犯。10月初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疯狂进攻。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请求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给予朝鲜大力的国际援助。在这个关键时刻,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为保卫我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正义,毅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0年10月19日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与朝鲜人民军共同抗击美国侵略军,在不到 8个月的时间内,把美国侵略者赶到三八线以南。到1953年7月27日,中朝两国军队的勇猛进攻,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朝鲜战争以中朝人民的胜利而宣告结束。经过三年多的英勇奋战,中朝人民军队共毙伤和俘虏敌军109万人,其中美国侵略军近40万人,击落、击伤和缴获敌机12 000多架、坦克3000多辆,击沉击伤敌舰艇250多艘,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国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制止了美帝国主义对朝鲜的侵略,保卫了伟大祖国的安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此外,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亚洲以至于世界爱好和平、反对侵略的国家和人民。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000年10月25日,首都各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伟大胜利,是维护正义、反对强权的英勇壮举,是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史诗,是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建立的巍峨丰碑。

(三)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奠定社会主义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面临严峻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一方面,国民党残敌负隅顽抗,大批土匪特务疯狂破坏,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状态;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企图扼杀新政权,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威胁等政策。这决定了新中国成立后要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就需要彻底地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在政治上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在经济上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通过“三反”和“五反”运动拒腐防变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了保护私营工商业合法经营和发展的政策,使私营工商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但在私营企业的发展中,逐渐滋生出大量的社会问题。1951 年下半年,在工农业战线开展的增产节约运动中,大量贪污、浪费现象首先被揭发出来。这些贪污、浪费现象又和各级领导机关的官僚主义作风分不开。1951年12月,党中央做出了《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规定》,在全国范围开展“三反”运动。

在“三反”运动中,通过查处一些案件,发现国家机关中贪污分子的违法行为,大多数是和社会上的资产阶级不法分子互相勾结起来进行的。一些不法资本家用“拉出来,打进去”的手法,进行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和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等五毒活动,向党和工人阶级进行疯狂进攻,因此,中国共产党于1952年1月又发出《关于在城市中限期展开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要求在全国一切城市,首先是大中城市,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守法的资产阶级及其他市民,向违法的资产阶级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坚决地彻底地反对“五毒”的斗争,“五反”运动也随即拉开序幕。

总之,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要维护国家的政权稳定,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就必须打退资产阶级的进攻,确保党和国家的干部能够拒腐防变。因此,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势在必行。

2.通过“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土地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之一,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也是发动农民参加革命的主要手段。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得到土地,为满足农民土地要求,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道路,解放生产力,必须进行土改。为了巩固政权和迅速恢复国民经济,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尚未进行土改的新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在土地改革中,中国共产党坚决贯彻“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总路线,特别是对富农经济采取了保护的正确策略,加上走群众路线和建立城乡最广泛的反封建统一战线,从而减少了土改的阻力,使土改工作进展顺利。到1953年春,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改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了约7亿亩(约4600多万公顷)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免除了约 700 亿斤粮食的地租,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这次土地改革,政治上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政权;经济上使得农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3.通过系列措施为社会主义经济奠定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首先废除了帝国主义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得的在中国的经济特权,收回了长期被帝国主义占据的海关,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和对外汇的管理,没收了官僚资本,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经济等方面的利益。但是,旧中国因长期的战乱留下来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有没有能力稳定经济形势,使自己在经济上从而在政治上站稳脚跟,这在当时是比进军和剿匪更加困难的严峻考验。帝国主义曾断言:“中国财政经济困难,共产党是无法克服的。”国内的一些资产阶级也认为共产党是“军事内行,经济外行”。上海的大资本家嘲笑说:“共产党军事一百分,经济打零分。”面对这一形势,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改变中国落后的经济形势的信心和决心。新中国接受这一严峻的历史挑战,为了战胜财政经济上的严重困难,采取了一系列果敢坚定而有效的革命措施。

第一,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后,为了迅速的在经济上站稳脚跟,首先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的政策,并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统一财经、稳定物价等措施的实行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人民政权的巩固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稳定物价,打击奸商,使国家经济局面开始好转。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稳定市场物价等一素列举措,不但结束了十多年来物价暴涨的局面,稳定了物价,更赢得了人心,使一些对中国共产党持怀疑、观望态度的人对党充满信心,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建设好新中国。

第三,统一财政经济,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使国家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为使国家收入、支出平衡,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把全国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集中到中央,并由中央掌握物资调动,现金调动由中央人民银行管理。这样就把分散的物力、财力集中起来,由中央统一管理使用,推动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第四,合理调整工商业,发展生产,使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允许和保证民族资本主义和农业、手工业者的部分个体经济快速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这对调动民族资本家、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且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至关重要。因为,此时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性质和官僚资本是完全不同的。

此外,中国共产党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又实行了精简国家机构,整编军队,组织土改后的农民发展生产,对工矿企业实行改革等一系列措施。这一系列措施为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通过制定《宪法》巩固革命胜利果实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条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的,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则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到1952 年,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也顺利实现。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决定领导人民向社会主义过渡。在决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同时,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宪法的问题也纳入中共中央的统筹考虑之中。到1953年,三大改造运动全面开始,中国在经济层面上跳步进入社会主义。相应的,在政治法律层面上,中国共产党则于1954年9月20日将社会主义写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发展。该宪法除序言外,分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共4章106条。宪法首先确认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确认了工农联盟是国家的阶级基础,也就是说肯定了人民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这部宪法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了中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新中国成立五年来的新胜利,反映了中国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愿望。它首先把实现国家在过渡时期总任务的具体步骤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因此,这部宪法既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英勇斗争的历史经验和科学总结,又是中国人民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的纲领。新中国首部宪法的诞生,为中国延续数千年的人治历史画上了句号,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了民主法治国家的行列。

三、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在人民翻身得解放的新社会里,全国各族人民热情高涨,各种革命力量空前团结,他们满怀翻身的喜悦,积极投身于革命和建设之中,冲破重重难关,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中华民族彻底摆脱了屈辱、贫困和落后,走上了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民族复兴的根本政治前提

毛泽东不仅是人民共和国的伟大缔造者,而且是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主要奠基人。革命胜利以后,为了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我们究竟应当选择什么道路?毛泽东明确指出:“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如果又不搞社会主义,那就要两头落空。”正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中国人民通过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沿着一条有中国特点的道路,胜利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 年,新中国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或者更确切地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为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尤其是为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为中国尔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是民族发展的理论基础

随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在完成了对社会主义这样一种“基本制度选择”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基本历史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我国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的思想,强调要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并取得了十分重要的理论成果,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提炼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系列理论

在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期,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个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艰辛的探索和尝试。在实践探索中,相应地提出了系列观点和主张以解决具体的问题,并应用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指导方针的制定。

首先,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主要提出以下主张,并勇于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第一,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第二,提出了中国的发展所遵循的是“两步走战略”,即首先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而后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第三,提出走“中国工业化的道路”这个命题,指出要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工作,并且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阐明必须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进行探索,提出了若干重要思想,如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主张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等。

其次,在政治建设发展方面,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和主张,并在指导社会发展中得到检验和提升。第一,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确立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主张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中国变成一个大国和强国。第二,提出在政治生活中判断我们的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这两条。第三,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提出我们的目标是建成既有集中和民主,又有纪律和自由的政治局面,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氛围。

再次,在社会文化发展方面,坚定地明确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对文化发展的领导权。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第一,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第二,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现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走又红又专的道路。第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努力赶超世界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建立一支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队伍。

2.总结出关于党在执政时期的建设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从革命时期肩负的民族解放斗争和革命战争的历史任务,转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历史任务。尤其是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进步。面对新时期、新任务和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执政党地位的巩固,充分关注党在执政以后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腐败现象,要求采取坚决措施加以防止和纠正。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党建的政策措施,对加强党员思想素质教育提出系列要求和指导思想。第一,要求共产党员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自觉抵御战胜腐朽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第二,强化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继续倡导群众路线,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综上所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创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孕育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为实现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导和思想基础。

(三)过渡时期的建设成就奠定了民族进步的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过七年的努力和发展,以和平方式实现了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从而顺利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影响和制约着中国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各领域的建设在复杂的环境中艰难挺进。一方面,国际冷战格局分散和牵制了中国发展的精力,另一方面,中国刚开始进入全新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足够的经验。这一时期,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1.“三大改造”为中国社会主义开辟了新道路

从历史进程的角度来讲,新中国的成立使在中国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可能。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变旧中国的经济面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的奋斗。从1949年到1956年底,这一时期,中国人民通过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沿着一条有中国特点的道路,胜利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从1953年起,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我党创造性地开辟的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剥削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不再存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对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而言,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其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其二是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最初阶段的重要基础。“1956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的比重由19.1%上升到32.2%,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到7.3%,个体经济由71.8%下降到7.1%,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接近于零,前三种经济已达92.9%。在工业总产值中,1956 年同 1952 年相比,社会主义工业由 56%上升到67.5%,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由26.9%上升到32.5%,资本主义工业由17.1%下降到接近于零。在商品零售额中,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商业由 42.6%上升到 68.3%,国家资本主义商业由原来的小私商组织的合作化商业的0.2%上升到27.5%,私营商业由57.2%下降到4.2%”。这意味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在新中国建立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条件

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和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旧中国的经济非常落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据统计,1937~1949年,国民政府通货增长了1400多亿倍,物价上涨了85 000多亿倍。工业萎缩,农业凋敝,物质奇缺,市场混乱,人民困苦,满目疮痍,哀鸿遍野。因此,新中国成立以后,面临的是十分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国的经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启未来的。毛泽东对当时窘迫的经济状况进行过描述,他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改变中国经济的现状,从新中国成立之后,直到1952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着力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性建设,坚定不移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力。

经过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年的努力,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据统计,1952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新中国成立前最高水平的 1936 年增长 20%。三年中平均年递增率为21.1%,其中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45.1%,年增长率为34.8%,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53.5%,年增长率为15.3%。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已超过新中国成立前最高水平。到1952年底,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较之历史最高产量均有很大的增长:煤产量为6649万吨,增长7.5%;发电量为72.6亿度,增长21.8%;钢产量为135万吨,增长46%;粮食为3278.3亿斤,增长9.3%;棉花为26 074万担,增长53.6%。在水利建设方面,进行了治淮治黄等水利工程,到1952年底,扩大水利灌溉面积8000多万亩。在交通运输方面,三年新建和修建铁路3000多公里,完成了成渝、天兰等铁路的建设;新建和修建公路4万多公里”。

中国共产党仅用短短三年的时间,就使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伟大正确的党,她不仅在政治上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经济上也使中国人民逐渐走向富裕道路,并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说明,党不仅能得天下,而且善于治天下,有能力领导全国人民把国家管理好建设好。

3.“一五”计划的成就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从1953年起,中国人民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正式起步。根据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国家规定“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

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也提前一年完成了主要指标,建立起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超过原定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18%;农业总产值为604亿元(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完成原定计划的101.5%,比1952年增长25%;粮食产量达19 505万吨,比1952年增长19.5%。棉花产量达164万吨,比1952年增长26%;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25万公里,是1952年的两倍多;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三分之一强,其中职工平均消费水平由148元提高到205元,提高38.5%,其中农民由62元提高到79元,提高27.4%。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也焕然一新,旧社会的各种腐朽现象以及诸多的恶性流行病得到根除。“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既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进一步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也为中国与外国在平等原则下开展经济合作和交流创造了前提。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就提供了民族发展的物质保障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我国从此以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基础。从1957年到1978年的20年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尽管经历了曲折和坎坷,总体而言,这是一段中华民族进步发展的历史,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始了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技术落后的大国,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一五”计划时期开始到“四五”时期,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也得以建立。

1.1957~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取得重要成就

1957年1月到1966年4月,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取得了伟大成就。

第一,初步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这一时期,中国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具体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其一是能源、原材料和设备的自给率大大提高。大庆油田的建成和胜利油田等的开发,使中国实现了石油的全部自给。钢材的自给率由85%提高到90%左右。主要机器设备的自给率由60%提高到90%以上。其二是国营企业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从1957年到1966年,中国建成投产的限额以上的大中型项目1413个。到1966年,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达到1549.7亿元,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比1956年增长3倍,从而使中国的生产能力有了明显增长。其三是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1966 年同1956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7倍,主要工业品产量的增长,原煤1.3倍,发电量3.9倍,化纤378倍,钢2.4倍,机床1.1倍,汽车31.8倍,自行车2.2倍,缝纫机5.9倍。其四是工业产品的品种种类不断增加。主要工业产品的品种大约增加3.2万种。过去不能炼制的许多高温合金、高纯金属、有色稀有金属,到这一时期已经能够炼制了。许多过去不能生产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1.2万吨水压机、双水内冷发电机、大型机床、精密机床、万吨远洋货轮、拖拉机、电子计算机等都可以生产了。其五是新兴的新型工业部门不断创建。原子能工业、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有机合成工业、拖拉机制造业、精密仪表制造业和电子工业的建立填补了中国工业的空白,使中国初步形成一个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其六是工业布局得到了明显改善。广大内地和边疆地区都建起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和现代交通运输业,生产力的地区配置有了重大改变,内地和边远地区的丰富资源已经或正在开发利用。

第二,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技术改造初见成效,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保障性条件。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而且是一个基础薄弱、工业水平落后的大国,在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农业始终是基础,是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工业化发展中,中国共产党从来都十分重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从1957年1月到1966年4月的十年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兴修了大量的农田水利设施,排灌动力机械增长了20多倍,农村用电量增长70倍,灌溉面积大量增加。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改造低洼涝田、改良土壤、推广优良品种、改进耕作制度等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工作。拖拉机的拥有量和化肥施用量增长了6倍以上。机耕地面积由1957年的2.4%提高到1965年的15%。1966年的粮食产量达到2140亿公斤,棉花产量达到4674万担,经济作物有大幅度增长。这一时期奠定的农业基础,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能力,基本满足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粮食需求,巩固和稳定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而且对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挫折中既有损失也有成就

1966 年,正当我国胜利完成调整经济的任务,克服了国民经济中的严重困难,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之时,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场内乱“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收入损失约五千亿元人民币;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仍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981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从“文化大革命”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统计数字上看,“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取得了发展,是明显的事实。关于年平均增长率,1967~1976年的10年(1966年因经济领域尚未受到“文化大革命”较大影响,故不计入),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1%,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8%,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4.9%。1976年与1966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 79%,社会总产值增长 77.4%,国民收入总额(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53%,关于生产水平,1976年和1966年主要产品产量相比,钢增长33.5%,原煤增长91.7%,原油增长499%,发电量增长146%,农用氮、磷、钾化肥增长117.7%,塑料增长148.2%,棉布增长20.9%,粮食增长33.8%,油料增长61.6%。对于以上数据的准确性,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成瑞曾说:“现在公布的‘十年内乱’期间的数字,尽管有若干估算成分,但数字来之有据,又经过反复核对,可以说是基本可靠的。”此外,从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来看:钢产量从1949年的16万吨发展到1976年的2046万吨。发电量从1949年的43亿度发展到1976年的2031亿度。原油从1949年的12万吨发展到1976年的8716万吨,原油产量1976年相当于1965年的6.7倍,原煤从1949年的3200万吨发展到1976年的4.83亿吨,汽车产量从1955年年产100辆发展到1976年的13.52万辆。

第一,三线建设初步取得重要成就。1965年开始并持续到70年代末期的三线建设,历时三个“五年”计划,总投资2050亿元,使国家的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得到了长足进展,建立起攀枝花钢铁公司、六盘水工业基地、酒泉和西昌航天中心等一大批钢铁、机器制造、能源、飞机、汽车、航天、电子工业基地和成昆、湘黔、川黔等重要铁路干线,初步改变了我国内地工业交通和科研水平低下的布局不合理状况,形成有较大规模、门类齐全、有较高科研和生产能力的战略后方体系,促进了内地的经济繁荣和文化进步。

第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成就最大的时期,农业机械化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除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外,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1976年达到5726亿斤,比1965年增加了1835亿斤。1976年与1965年相比,拖拉机、手扶拖拉机产量增长5.7倍和65倍,农业用电增长4.7倍,农用排灌动力机械拥有量增长4.9倍,农用化肥每亩施用量增长2.1倍。1977年和1965年相比,全国农田灌溉面积增长 41%,全国机电排灌面积和水电站机电总装机容量分别增长355.58%和 643%;1975 年全国机井数比 1965 年增长 935.89%。到 1976年人均占有粮食 615 斤,在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支持国家工业化基础建设的情况下,尽管人民群众生活逐年改善的增幅不大,但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这在当时是世界公认的奇迹。

第三,国防尖端技术得到了巨大的突破。在核技术、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尖端科学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66年5月9日第一次含有热核材料的核试验成功;1966年10月27日第一枚核导弹发射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9年9月23日第一次地下核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12月26日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1973年8月26日,第一台每秒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1975年11月28日,第一次回收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后第三个能回收卫星的国家。这些成果为以后改革开放时期的科学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准备了物质基础和保障。正如邓小平1988年所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尽管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艰难曲折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战略失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还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是深刻的。只有认真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才能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才有立足点和着眼点。

3.1976~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徘徊中的成就

粉碎“四人帮”后,从1976年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段时间内,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徘徊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积极努力,由于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科教文化战线上仍然取得了一定成就

第一,经济建设艰难中得到发展。农业生产1978年获得大丰收,粮食产量突破6000亿斤,超过历史上最高水平。工业总产值1977年比上年增长14.3%,1978年又增长13.5%。财政收入1977年比上年增长12.6%,1978年又增长28.2%。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1977年全国60%的职工十多年来第一次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工资,1978 年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上年提高5.1%。到1978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在世界上的排名位次发生了重要改变,除了少数农副产品产量的位次稍有后退外,谷物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的排位都明显提前了。

第二,科教文化战线重现生机与活力。1977年8月,邓小平主持召开了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肯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教育战线、科研战线的主导方面是红线,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中的一部分。由此,扭转了极“左”路线多年来对知识分子的打压政策,科技和教育重新受到重视。1977年底至1978年初,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弃的高校考试和招生制度得以恢复,全国高等学校重新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入学。

从总体上讲,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革命和建设过程,尽管在探索中充满挫折和坎坷,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挫折和重大的战略性失误,但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由于社会主义道路顽强的生命力和固有的活力,加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苦努力,以及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新中国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0年探索和实践,也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解决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重大课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实践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理论借鉴,为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翻天覆地的伟大成就提供了广泛的现实可能性。正因如此,如果没有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成就作为坚实的物质和理论基础,也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