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新读
48244500000010

第10章 子罕第九

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

孔子很少谈利,却肯定天命,赞许仁德。

“析”

前文也提到,孔子并不讳言利,他主张通过正当手段来获利。但是,在利面前,特别是暴利面前,没有几个人不发狂,不铤而走险。而且,围绕利,就会起纷争,破坏社会良好的道德氛围,从而破坏社会的稳定。因而,孔子很少言利,以免引导民众都去谋利,而不去修德。而对天命和仁德,孔子大谈特谈,因为这有利于良好道德氛围的形成,可以引导人们去修德,也使人们心存对天命的畏惧,循规蹈矩。总之,能安定社会秩序和稳固帝国统治的话孔子大谈特谈,不利于稳定的话言之甚少。

9.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译”

达巷这个地方的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广博,却没有足以成名的专长。”孔子听后,就对学生说:“我干哪一行呢?赶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赶车好了。”

“析”

达巷人认为孔子虽然学问广博,但没有专长。达巷人的这一见识是浅薄、鄙陋的,甚至可以说他们是井底之蛙。他们只知道技艺性的专长,只知道以此来评判人,却不知道君子不器,君子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和民众谋福利。如果要说专长,这就是君子的专长。对达巷人这一看法,孔子可以根本无需回应。不过,在一个注重人与人关系的社会,孔子还是给予了积极回应,而且很谦卑地说自己无专长。可见,孔子还是一个很关切社会舆论的人。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译”

孔子说:“用麻制礼帽,符合礼制。现在用丝制作,节省些,我赞成大家的做法。堂下跪拜国君,也符合礼制。现在改到堂上跪拜,这是傲慢的表现。虽然和大家意见不一,我还是主张在堂下跪拜。”

“析”

孔子对礼制既有变通灵活之处,也有坚持不变的地方。其变与不变的关键在于某一做法是否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凡是有利于维护尊卑等级秩序,他都会坚持。譬如他就坚持堂下跪拜君主,反对堂上跪拜君主,因为这样会削弱人们对君主的敬畏之心。凡是无损于尊卑等级秩序的,则可以变通处理,如礼帽制作的材料就可以变更。

9.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

孔子断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

“析”

君子应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如何才能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呢?根本的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避免主观想象和猜测,才能不妄下断言,才不会死抱住过往的经验不放,才能避免把自己看作真理的化身,从而得出真理性结论。

9.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译”

孔子被匡地的人所围困,说:“周文王死后,礼乐文化不都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要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析”

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缺少文明教化和价值洗礼,如果没有,不是文明世界,而是野蛮王国。周朝继承夏商简单的文明,创造了全新的更具规范的礼乐文化。这种文明满足了治平之世的需要,也起到了稳固社会秩序的功用。周后,礼乐文化逐步崩溃,社会面临着文明失范的威胁。于是,孔子就担负起重建新文明的历史使命。他深入钻研和学习周代礼乐文明,经过整理加工,创造性地建立了新的意识价值体系。所以,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而且,他四处奔走,力图在各国实现这种新的价值体系。但是,由于孔子身处乱世,使得这种新的价值体系一时间无法实行。

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

太宰问子贡:“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么多才多艺?”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又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我年少时穷苦,所以学会了很多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技艺吗?不会多的。”

“析”

孔子在世时,世人已将孔子视为圣人,而不仅仅是他的弟子。但是,孔子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达到圣人的境地了,并如实地评价了他的所谓的多才多艺只不过是由于贫穷,需要谋生,才学会的一些技艺。可见,孔子在盛名之下,还能说实话,还能保持谦虚的态度,实属不易。这也表现了他言行一致,即他主张谦虚、诚实,他自己就做到了。就这一点而言,孔子不愧为圣人。

9.7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译”

牢说:“孔子说,‘我年轻时没有官做,所以学了很多技艺。’”

“析”

本章和前一章有相通之处,都言孔子多才多艺是因为年轻时贫穷,无官做,所以,才学了很多的谋生技艺。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国家官职世袭罔替,穷苦的人根本就没机会入官府,即便如孔子一般有大才之人也一样。不过,也应当看到的是,当时又处变革时期,国家为求贤,正逐步向有才能的人开放官职。正因为如此,孔子才开设私学,教授人求官职。

9.8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有一个乡下人问我问题,我一点也不知道,便盘问这个问题的正反两面,终于得到了结果。”

“析”

谦逊是孔子一贯主张的,因为孔子认识到在一个道德性社会,一个高度强调人与人关系的社会,谦逊乃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否则,就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同时,孔子也认识到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外在的奥秘是无穷的,一个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遇到自己不解的问题。因而,在孔子看来,谦逊是必须的。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叩其两端而竭”。所谓“叩其两端而竭”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正反、始末两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查,而不是只抓住事物的一面来思考问题。这是一种体现中庸思想的解决方法,它能得出一个较为正确的结论,而不是很极端的结论,有助于比较公正地看待人与事物,使社会保持和谐。

9.9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译”

孔子说:“凤凰不出现,黄河也不出现龙马负图,我这一生将要完了啊!”

“析”

凤鸟至,河出图,皆象征圣人将要出世。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则言当世圣人不出。孔子一生致力于推行德治和礼制,但忙于争霸的统治者根本不关心文质彬彬的统治方式,使得孔子在推行自己的学说时屡屡受挫,故而,发出了老之将至、功业未建的哀叹。

9.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译”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穿戴祭祀礼服礼帽的人以及盲人时,虽然他们年轻,孔子一定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也一定要快步走过。

“析”

在孔子看来,权力—道德型社会既要尊敬在位者,也要同情不幸者,如丧亲者和残疾人。尊敬在位者,也就是遵守现行的社会秩序,只有这样,才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统治才会稳固。丧亲者和残疾人皆是我之同类,如果对之冷漠、欺辱,甚至残害,那么就有违仁的精神,造成人情浇薄,造成社会群体的瓦解。

9.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

颜渊感叹说:“老师之道,越仰望,越觉得高大;越钻研,越觉得深;看着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老师善于一步步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使我充分运用我的才力,似乎能够高高地站立起来了。要想再向前迈进一步,又不知怎么着手了?”“析”

孔子创造了全新的、令人不可企及的学说,这令其弟子景仰万分。但是,由于统治者忙于争霸,迷恋于武力,因而,对孔子的这套治国学说不以为然,孔子也是四处碰壁。于是,孔子设私学,悉心教育学生,一方面寄望于弟子能传布他的学说,不至于因他身死而学说湮没,另一方面,培养弟子入仕,以此来影响君主,期望君主能推行他的学说。

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译”

孔子病重,子路让门徒去做家臣。孔子病好些后,说:“仲由干这种弄虚作假的勾当太久了呀!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居然有了。我骗谁呢?骗上天吗?我与其死在家臣的身边,倒不如死在你们这些学生的身边,不还好些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还会死在路上吗?

“析”

孔子病重,子路怕他有万一,便安排门人做家臣,准备用大夫之礼为他办丧事。但当时孔子已不当大夫,这违背了礼制。我们知道,孔子很推崇礼制,并且自己也恪守礼制,特别是事关上下尊卑等级秩序的礼制规定,不仅不违背,而且,连权变也不允许。当他病轻点,得知子路做违背礼制的事,就狠狠批评了他。因为,他一生都遵守礼制,不愿终了还违背礼制,辱其名声和学说,动摇人们对他及其学说的信任。

9.13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译”

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放在柜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找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等着识货的商人。”“析”

孔子不提倡“无用”的纯粹思辨,而是主张学问要对社会有用。他的礼制和德治的主张就是如此。因而,他积极游说统治者实行他的治国安民的主张,乃至想走上治国之位,亲自推行他的主张。本章就反映了孔子希望有统治者赏识他,重用他,以推行其主张。孔子的这一“入世”思想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知识分子,使更多的士人自觉地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事,为国出力,乃至救国于危难中。

9.14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译”

孔子想搬到九夷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怎么好住?”孔子说:“君子居住到那里,还会闭塞落后吗?”

“析”

君子不是野蛮不开化之人,而是有德有文化的人。君子凭借自己的德才影响他人,同化他人,而不是被人同化。因而,君子无论是身处何方,即使是不开化的蛮夷之地,他都能把它治理得井井有条,把民众教化得彬彬有礼,而不会让闭塞的地方永远落后。进而我们可以引申出人才的重要性。有了人才,一个部门、一个地方就会得到快速发展。

9.15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译”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把音乐加以整理订正,使《雅》归《雅》,《颂》归《颂》,各有适当的安置。”

“析”

《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曲。我们知道,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人们对什么场合使用什么音乐以及有哪些音乐大概不是十分地清楚,甚至是故意搞混。孔子立志重建礼制,对这种情况当然不能容忍。于是,为维护礼制,孔子对《雅》《颂》进行了整理,告诉人们哪些是《雅》,哪些是《颂》,以使人们能正确地运用这些音乐,从而重建上下尊卑秩序。

9.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

孔子说:“出外服事公卿,在家侍奉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不被酒困扰,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析”

在孔子看来,对尊上要忠诚,对父兄要孝顺,要尽力办丧事,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贪杯,这不是什么高难之事,他是完全能够做到的。事实上,在权力—道德型社会,这是统治集团应该做到的,而且,是必须做到的。统治者不忠不孝,就会导致上层纷争,权力大调整,结果是民众苦不堪言。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析”

孔子奔走列国,推行自己的治国安民主张,却终是无果。功业一寸未建,而自己的年齿却在不断增长,老之将至,时日无多,一种危机感、紧迫感油然而生。然而统治者又不垂青于他,他又感到深深的无奈,有一种英雄末路感。这大概是孔子面对流水所联想到的。这不仅是孔子有这样的想法,恐怕是所有不得志的英雄和才智之士的想法吧。

9.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

孔子说:“我没见过爱好道德像爱好美色一样的人。”

“析”

人有七情六欲,喜好美色,也属正常。但是,人不是欲望的动物,不能仅仅满足于低层次的需求,而应该在道德上有追求,有提升,成为一个完整的、有德行的人,也即由爱好美色提升至爱好道德。但是,孔子却看到有位者爱好美色胜过了爱好道德,他们都忘记了道德修养,沉溺于酒色之中,沦为欲望的动物。孔子对此深以为忧,因为在德治社会,有位者不重视道德修养,如何教化百姓,治理国家?

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译”

孔子说:“譬如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成山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土成山,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继续,那是我自己要坚持前进。”

“析”

在道德性社会,德行是生存之本。如何来修炼自己的德行呢?在孔子看来,关键在于坚持和自觉。只要自觉自愿,持之以恒,就能在德行修养以及其他事情上克服貌似强大的困难,就有可能达致成功的彼岸。反之,即使是即将到手的成功也会付诸东流。

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9.21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

孔子说:“听我说话而能始终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孔子谈到颜渊说:“可惜呀!我只看见他不断进步,从没看见他停留。”

“析”

在孔子看来,像颜回这样在学业和德行修养上不断追求进步的人还是很少的,堪称是君子之中的君子。孔子正是看到了颜回的优异素质,希冀把他培养成他理想中的圣贤人物,以此说明其学说具有现实性,是能够在天下推行的,不是虚幻的。

9.22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译”

孔子说:“庄稼长出苗却不吐穗开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开花却不结果的情况是有的。”

“析”

孔子大概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不少这样的例子吧,即在学问和德行修养上稍有成就就沾沾自喜,躺在已有的成绩上睡大觉,结果再也取得不了什么成绩,做不出更大的成就。孔子这是告诫后学者要不断进取,不要小有成就就满足了。试想,大家都这样进取,社会的进步就快了。当然,这还要有鼓励人进取的社会环境和机制。

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来者不如今天的人?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还默默无闻,就不值得敬畏了。”

“析”

孔子用复古的眼光看待事物,但却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特别是年轻人。古时,经验智慧集中于上了岁数的人,而年轻人各方面经验不足,被人小瞧的时候多。孔子却不小瞧年轻人。他认为他们年富力强,来日方长,只要努力奋斗,一定会超越前人。因而,他主张对年轻人要尊重。由此我们不能不佩服孔子的眼光独到。从中也可以引申开去,一个尊重年轻人、提拔年轻人的社会,那将是一个有希望的社会。

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

孔子说:“符合礼法的话,谁能不听从呢?改正错误才可贵。符合自己心意的话,谁能听了不高兴呢?分析一番才可贵。盲目高兴,不加分析;表面接受,实际不改,对这种人我就没办法了。”“析”

在孔子看来,不仅要听从符合礼法的话,更要按照礼法的要求改正自己的错误,使自己时刻走在礼法规定的大道上,而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不能有所违背。这样才能确保整个社会的尊卑等级秩序不被破坏,社会才能像机器一样运转良好。同时,不要听了那些顺耳之言,只知道高兴,还要用理性的眼光加以审视,因为难保笑里不藏刀。这是对世人的忠告,大概也是孔子的人生体悟吧。在这里,我再说一次,孔子的人学是实用人学,它不谈高深莫测的理论,而只是注重它对现实人生有用。这里的忠告就是如此。

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析”

本章与1。8有重复,不再赘述。

9.26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

孔子说:“一个军队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但一个人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析”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有志向、志气,应维护自己的尊严,这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人。如果一个人一会儿屈从于权势,一会儿屈从于金钱,另一会儿又屈从于威胁与暴力,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他只不过是一种动物。社会需要的是人,不是动物。动物只满足于物质性的需求,人则是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只有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才能使这个社会健康地向前发展。

9.27

子曰:“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译”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绵袍子,和穿着狐貉皮袍的人一起站着,而不觉得耻辱的人,恐怕只有仲由了。‘不嫉妒,不贪求,哪能不好呢?’”子路终身就念这两句诗。孔子说:“仅仅这样,怎么能更好呢?”

“析”

孔子曾说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子路穿破衣服,与穿皮袍的人并立时,毫不觉得耻辱。可见,在孔子的教诲下,子路已经走在通向道的路途上。为此,孔子表扬了他。但是,他却把孔子表扬他的两句诗挂在嘴边,似乎有些小成即安了。孔子告诉他在通向道的路上,仅仅做到这种程度还是不够的,还要不懈努力,不断超越,才能达于道。

9.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

孔子说:“天冷了,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析”

君子或者说仁者也许平时和普通人没两样,看起来很寻常,但是,在关键时刻,在危难时刻,他却能挺身而出,经受各种严峻考验,承担起一个君子应承担的责任。这就是君子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也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重要因素。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文天祥了。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即此谓。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

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被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析”

君子当是知者?仁者?亦或勇者?君子当是知者、仁者和勇者的混合体。知则通达事理,明辨是非,不会被外界事物以及流言所迷惑;仁则不考虑个人的荣辱利害,博施仁爱于社会,就不会因个人的烦恼忧愁而作出对社会有害的事情;勇则敢作敢为,不会惧于困难和胁迫。总之,君子有仁爱之心,会思考,能行动,其中仁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9.30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译”

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一定追求道;可以一起追求道的人,未必都坚持道;可以坚持道的人,未必能通权达变。”

“析”

道是不变的,恒定的,是原则性、规范性的东西。一个人首先要学习道,一个社会首先要建立规范性的东西,而不能先去学习权变的东西,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一个人不能仅固守道,一个社会不能仅固守规范性的东西,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懂得权变,发挥能动性。这种权变和能动性与先于道的权变和能动性不同,它是在深刻理解和把握道的基础上施行的权变和能动,既做到坚守道,又能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灵活而变通的处理,而不像先于道的权变只知道权变,而不知道坚守。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很不易。像以治理国家为例,西方国家注重法治,强调社会的规范性,变通较少;而中国过多地注重能动性和变通,却不太注重规范。

9.31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译”

“唐棣的花朵,翩翩地摇摆。难道我不想念你?是住得太远了。”孔子说:“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析”

孔子这里讲了修仁达道的方法,即要有心。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真心追求道,追求仁,那么,所有的困难都将不会成为困难,道、仁也不会离他很远的,相反,只会越来越接近道、仁,直至达于道、仁。可见,有没有心,是否下定决心去做,是获取道和仁很重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