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48257200000043

第43章 从地域文化走向全国文化(2)

二、闽都文化丰富发展了中国文化

纵观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正在于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西周以前有伏羲、神农、黄帝创立中国文化传统,到春秋天下纷争,诸子百家争鸣,春秋末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汉初“废除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之后,东汉道家文化的兴起,两汉之际佛教文化的传入,唐代广为吸纳的西域文化,五代多民族文化的激荡,宋代对海外文化的兼容,元、清两代蒙、满民族文化的影响,近代西方文化的东渐。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从福建地域文化来看,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是北宋儒家思想的重要学派之一,它与湖南周敦颐的“濂学”、河南程颢、程颐的“洛学”、陕西张载的“关学”并称为北宋四大学派。南宋朱熹成理学之集大成者,而闽学作为朱熹的学说思想,也发展成为中国主流文化,其思想影响所及宋之后的各个朝代,朱熹与孔子、孟子齐名于世。这里不能不提到闽都文化。

(一)开闽学先河

自隋朝创立开科取士以来,唐宋科举大兴,但当时一般读书人,都是为应对科考而读书做文章。《宋史》记载:“时学者沉溺于雕琢之文,所谓知天尽性之说,皆指于迂阔而莫之讲。”由于当时闽中学者沉溺于文章词句的雕琢,追求辞章的文彩,对孔孟知天尽性之说,都认为是迂阔之谈。因此,读书人对此漠不关心,更没人去研究。所谓知天尽性之说,讲的是宇宙论和心性论,通俗地说就是做学问要深入到人的本性和宇宙的本性,认识人性发展的总规律和宇宙发展的总规律,正如康熙皇帝赐给武夷山考亭书院匾额“学达性天”的题字,即说朱熹学说达到人的本性、自然本性、宇宙总规律。面对当时的闽人学习风气,福州人陈襄、郑穆、陈烈、周希孟四人立志于闽中传扬孔孟学说。他们有着共同崇高的理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厚的学术功力和创新精神及高尚德行。他们对儒学研究甚有成绩,便专心致志地在福州开始传扬儒家大道之说。所谓大道,即儒家所说的道统,就是伏羲、神农、黄帝、孔子、孟子以来形成的中国文化传统,代表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当时那些听到此事的人都觉得他们迂腐可笑,不合时适,不可理解。但他们坚持向人们传授儒家学统,渐渐地来接受儒学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一扫当时脱离社会现实、呆板无生机的学风,为闽中士人带来一股经世致用文化的清新空气。他们的学术主张开启闽学先河。《宋史》载:“四人者始相与倡道于海滨……谓之‘四先生’。”四先生孜孜讲道,不久,名闻天下,远近来受学者络绎不绝。其中,陈襄弟子达1000多人,郑穆门人亦达千数,周希孟弟子700余人,从陈烈学习者亦常数百人。他们“以兴学养士为先务,以明经笃行为首选”,精研五经,明礼重义,强调“好学以尽心,诚心以尽物,推物以尽理,明理以尽性,和性以尽神”。

陈襄(1017~1080年),福州人,因居福州南通古灵乡,又称古灵先生。他是一位活跃在北宋仁宗、神宗政坛上的学者型官员,官至尚书都省事。他与郑穆、陈烈、周希孟被时人称为“海滨四先生”,同为闽中提倡理学的早期代表人物。所以,全祖望评价说:“安定(胡瑗)、泰山(孙复)并起之时,闽中四先生亦讲学于海上,其所得虽未能底于粹深,然而略见大体矣,是固安定、泰山之流亚也。”充分肯定“海滨四先生”在闽中首倡理学的历史功绩。全祖望还说:“宋仁之世,安定先生起于南,泰山先生起于北,天下之士从者如云,而正学至此造端矣。闽海古灵先生于安定稍后,其孜孜讲道,则与之相埒。安定之门,先后至1700余弟子,泰山弗逮也,而古灵亦过千人。”“古灵所得虽逊之,然其倡道之功,则固安定、泰山之亚,较之程、张,为前茅焉”。由此,可见福州“海滨四先生”在闽中倡导理学的贡献,在二程和张载之前,亦早于朱熹半个多世纪。“海滨四先生”开闽学之先河,以及他们对福建闽学的发展乃至朱熹集理学之大成是有开创之功的。

(二)承理学南传

大唐盛世之后,五代十国的动荡和战乱,给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数十年间,战火不息,生灵涂炭。此时的闽越古地,虽然关山重重,交通闭塞,却成为中原人避乱苟安之地,更是文人士大夫理想的“世外桃源”。所以,大理学家邵雍当时就说:“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将乱,自南而北。南方地气至矣。”儒家学说经汉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到了唐代,两汉时逐渐形成的儒道释三教鼎立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佛、道大有压倒儒学的态势,如唐代共有20位皇帝,就有19位皇帝是信佛教或信道教的。福州当时也是“山路逢人半是僧”。俨然成为一个“佛国”。此时,儒学奄奄一息,几乎到了儒家道统中断的紧急关头。韩愈大胆地对佛教提出批评,他的《谏迎佛骨表》,就是劝皇帝不要把释迦牟尼的佛骨迎到长安来。他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他认为,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都是“出世”思想,国家将难以治理。但他的号召开头并没有得到重视,人还被贬到广东潮州。

北宋时,中原虽然相对稳定,但北宋王朝就像一直到不了满盈的月亮,西北有西夏,北方有辽国、金国,都对宋朝虎视眈眈,宋太祖常常夜不能寐,惦记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国家需要凝聚力量,需要一种统一的思想。一批学者提出要恢复孔子儒家思想。宋代时的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中国文明成果、中华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宋代知识分子确立的,如航海指南针、雕版活字印刷、火药火器等。北宋的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等在北方着手建立新儒学,即濂、洛、关三学派。但到了1126年,金国大军南下,虏走徽、钦二帝北去,北宋王朝结束。南宋迁都临安,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国虽拥有长江以北的广阔领域,南宋只有长江以南的区域,但文化落后的金国承担不了发展儒学的历史重任。新儒学又岌岌可危,儒家道统再次面临覆亡的险境。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存续复兴的地理坐标南移成为必然,张载所说的“为往圣继绝学”历史地选择了福建。福建背山面海,成了躲避战乱的世外“桃花源”,许多文化人来到福建。

北宋以来,八闽文运勃兴,“海滨四先生”开闽学先河,福建历史地承担起理学南传的重任。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杨时前往徐州时绕道颖昌(今河南许昌),首次以师礼谒见程颐。杨时聪颖学习认真,程颐非常赏识他,被列为程门四大弟子。回来时,程颐目送他说:“吾道南矣。”就是说,我的学术思想到南方去了。之后有杨时、游酢“程门立雪”的故事,时杨时已40岁。杨时(1053~1135年)、游酢(1053~1123年)载道南归。杨时、罗从彦、李侗(1093~1163年)、朱熹(1130~1200年)四先贤,承传周敦颐(1017~1073年)、张载(1020~1077年)及二程的理学,最终,朱熹集其大成,而为“闽学”,闽中便成为“道南理窟”。福州自古为八闽首府,文化精英荟萃之地,尤其北宋“海滨四先生”闽学之先贤,倡导儒学用功最力,书院多达21所,朱熹称“福州之学,在东南最盛”。《宋史.地理志》指出福建人“多向学,喜讲诵,好为文辞,登科第者尤多”。宋代福建科举热潮名扬全国,文教繁荣、人才辈出,朱熹为之慨叹曰:“岂非天旋地转,闽浙反为天地之中?”这个“中”,即天下的中心、文化的中心。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益王赵昰即帝位于福州,福州即为南宋端宗皇帝行都。

(三)成理学中心

一种伟大的思想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创新,一代又一代的贤哲总要站在伟人的肩膀上,才能继往开来,探索真理。

在“海滨四先生”孜孜传授儒学大道,开闽学先河的基础上,朱熹传承濂、洛、关理学三学派学说,克服了儒家经典学究化、泥古不化、脱离实际的自身问题,朱熹集大成而为闽学,建立起新儒学体系。朱熹著有《揭示古灵先生劝谕文》,还撰有《陈氏家谱旧序》,其中称陈襄“厥后王为海内文宗,奉公为教子令范,天下己任。擅著作之奇才者,非古灵先生欤”!朱熹给予陈襄以高度的评价。杨时也赞誉陈襄“以经术德行为一时儒宗”。在“海滨四先生”的倡导下,理学在闽中逐步发扬光大,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开始认真学习和研究儒家经典学说,以至出现“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的读书盛况。

据《宋代学子的艰难门槛:科举的社会历史》统计,宋代共取进士28933名,福建进士占7144人(其中北宋2600人、南宋4544人),高居全国第一,占全国进士总数的24.7%,近乎1/4。各州府情况:福州2799人(北宋550人、南宋2249人),建宁1318人(北宋809人、南宋509人),兴化1026人(北宋468人、南宋558人),泉州926人(北宋344人、南宋582人),南剑州532人(北宋216人、南宋315人、时代未明1人),漳州268人(北宋83人、南宋185人),邵武195人(北宋107人、南宋88人),汀州180人(北宋23人、南宋39人、时代未明18人)。同时,《宋史》中列福建人60多位,居全国第一。《宋元学案》91学案中17个说的是福建,而91学案中的52个则最初始于福建学者,由此看出福建学者及其学生们的学术贡献占60%以上。

福州为八闽首府,自应承担传播理学重任。朱熹十次来福州讲学,历闽中数县,讲学扬道。有文献可考的如《闽侯七里志》载:朱熹在闽县尚干乡下卓村结庐讲学,称“吟翠山楼”。《福建通志》载:“朱文公于伪学之禁,避迹无定所。其于闽清凡数至。”《闽书》说朱熹避伪学之禁,至闽县铁冶场讲学。《闽都记》说朱熹避地讲学于侯官县长箕岭贤场。此外《福清县志》、《连江县志》、《罗源县志》、《长乐县志》等都记有朱熹避禁讲学之事。朱熹和他的学生在福州地区办过许多理学书院,如福州紫阳讲堂、福州竹林书院、福州贤场书院、福州高峰书院、福州濂江书院、福州龙津书院、长乐龙峰书院、罗源文公书院、闽县吟翠书院、连江丹阳书院、闽清梅溪书院等,几百年来,福州一直是全国理学中心。

尽管朱熹在世时并不得志,但在他身后,朱子理学却成为定于一尊的儒家学说,朱子及其主要学生的著作,被元、明、清三代统治者作为官定教科书和开科取士考试的标准答案。由于福州成为闽学学派的重镇,闽中文化昌盛,儒家学说广为传播,两宋期间共产生文状元8名、武状元6名、进士2799名,福州也因之成为一大科举名城。

从“海滨四先生”开闽学先河,承理学南传,到朱熹集理学大成,闽都文化为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闽都文化成就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文化先驱

文化不是虚无空泛的,往往是以杰出人物的品格和业绩为标志。福州地处东南一隅,闽都文化为近代中国社会孕育出了林则徐、严复为代表的一批民族精英,推动了中国现代社会的转型,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演出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他们为中国现代社会的转型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引领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文化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