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不少医生朋友,一旦回忆起昔日当实习医生的生涯,至今仍觉得血泪参半。能考进医学院的多数是尖子,从小到大一直都被认为是“高材生”的一群人,可是他们一旦进入实习生涯,自我形象就会立刻下滑,甚至会质疑自己的能力。
有一位朋友跟我谈过,刚进入内科实习时,遇上病情稍微复杂一点的病人,正犹疑是否应叫上级来帮忙的空当,在同一科病房做了十年的护士却摆出一副“啊?这你也要问人”的表情望着你,然后就“教”你应该怎样做。
又或是要替老人家抽血,对方的血管窄得无从下手,那个师奶就用满是鄙夷的眼神“唧”一声,一手抢了我医生朋友手上的针筒,一副“看我表演吧”的表情和姿态。
做实习生就是这样,即使你满腹经纶,但第一次亲身体验时,难免仍会错漏百出,诚惶诚恐。
初入社会工作的几年,虽然我们做的行业未必像医生一样有严谨的实习制度,但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对于金钱的态度,大家都是一致的。我们读书时因为零用钱有限,所能“实习”的本钱并不多,如果我们从小到大都没有这方面的实战经验,即使经济和数学两个科目都拿了漂亮的“A”,一切也还是纸上谈兵,真的有钱在手时,一样可能会胡乱行事,随时犯错。
记得第一次发工资时,乖乖不得了,真以为自己发达了!小时候“配给”的少得可怜的零用钱,现在一下子“身家大涨”,还有那些不断“帮人”的贷款机构、“助你实现梦想”的各类信用卡在眼前向你猛招手,真是眼花缭乱,纸醉金迷。
这时候,那套心仪已久的音响突然减价,才八千港元,每月赚一万二千港元,还能剩下四千港元,够吃饭和坐车了,刷卡还有积分,又可以在下个月还钱,简直是“苏州过后无船搭”,此时不买,更待何时?
但转眼间,我们又觉得,既然自己已经出来工作了,就不如想买什么就买些什么吧,比如想买部智能手机方便记事,用旧的一部再加两千多港元就可以买到了,非常划算,于是又买。
“消费主义”累死人
如此一来,我们忘了自己每月只有一万二千港元的薪水,如果我们都像实习医生一样,有上级指导我们学习一段时间才正式独举大旗,就不会不时听到“大学毕业生拖欠政府贷款”、“青年欠下巨额信用卡寻死”等新闻了。
信用卡、八达通等产品,很容易转移我们的金钱观念,让我们不清楚自己到底用了多少钱。当然那张卡仍是我们亲笔签名的,但感觉上没有花掉一张纸币,不是一百港元、一千港元数出来的,于是就在不知不觉间,麻醉了我们的知觉,减低了我们花钱后“肉痛”的感觉;“痛感”消失,情况就会失控。
我们的那个年代,“消费主义”没有现在这般盛行,理财哲学再简单不过,就是全部用来购买“阿妈基金”,工资的大部分钱都会存入阿妈的口袋中,一则为家用,二则我们和阿妈早有默契,阿妈会帮我们存钱,待我们结婚要用时,就一次性拿出来给我们。
现在就不同了,之前几篇文章我也曾提过,如今的年青人工作已没有“养家”的需要,“上缴中央”的薪水比例远低于我们那会儿,如何处理剩下来的钱,就要考验我们对物欲的抗衡能力了。
早前我放假时,有朋友招呼我到他澳门的大宅居住,那间大宅真是名副其实,一走进屋里,单是玄关已足有我家的客厅那么大;面前的两个巨厅,各自置有两部电视机,屋内还有数个房间,每个房间又都设有两部电视机;就连三间洗手间也各设有三部电视机,看来主人真是一个超级电视迷。此外,屋里还设有一间特大号的娱乐室,内置小型影院和一张特大的梳妆台。其实我和太太两个人,最多只用得上这座巨宅中那张舒适的双人床。
文学家托尔斯泰非常有智慧,他曾说:“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最多两英尺半乘六英尺。”姚明幸运一点,他可能需要三英尺乘八英尺。要如此看破物质生活,对于一个初入社会的职场青年来说,的确是不容易的。然而现代人不单贪慕物质,更贪慕一些自己负担不起的物质,量入为出这个最简单的理财哲学,而今我们很多人都做不到。
如果得来的物质不是靠自己的能力所及,绝对不是一件好事。例如我们买房子必定是向银行借贷,只有少数富豪能用现金一笔清地豪掷过亿,买下“天价豪宅”。我自己的做法是不买楼,否则就会尽量省吃俭用,用最快的时间还清贷款,这样就可以减低利息支出。
做金钱的管家
我们男人还有另一个盲点,就是我们大多都是仗义疏财的。有人说跟女人借钱难于登天,男人则不同,如果是一个男人跟另一个男人借钱就更容易,因为我们都会将心比心,若非穷途末路,我们都不会拉下脸皮向朋友开口,所以遇上这样的情况,我们甚至连借钱的原因也不会问,怕伤了对方男性的自尊。
仗义疏财是好的,但问题是,我们“义字当头”的各位好兄弟,有时甚至会自己透支银行卡,再向人借钱,其实都是为了借钱给朋友,这就有违量入为出的原则了。如果我们要借钱才能帮到人,即代表这已不是我们能力所及的事了,亦会让我们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有句话说的是:“朋友站着跟我们借钱,我们要跪在地上求他还钱。”我借钱给朋友时,会先假设对方不会还钱,这样即使拿不回来,也影响不到我的生活。
今天我们有很多书和讲座都会谈及理财之道,基本上都注重如何投资、如何使资产增值、如何在短时间内有高回报等,却很少人提到,其实“分享”也是一种值得推介的理财态度。
“施比受更为有福”,这不仅仅是东华三院每年的筹款口号,那么我们该怎样分享呢?香港已有一百二十四万的贫困人口,那些志愿机构又经常呼吁,每月只需几百港元就可以助养一个儿童,如此计算一下,这是何等精明又划算的“消费”!几百港元的金钱,不过让我们少吃一顿饭,甚至少买一件衣服,但立即就能“更为有福”了,比起上万港元一个的名牌手袋,真是超级划算了。
我们都只是金钱的管家,这个概念很难为人接受:钱明明是我的,怎么我却做不了主人,反而做了管家?但只有以管家的态度去做,我们才能好好管理“自己的”金钱,因为我们受“主人”所托,于是我们才能应使则使,量入为出。
我有个朋友,本来有千万身家,一场金融海啸后,他亏掉了九百万,现在只剩下一百多万的资产了,但他没有怨天怨地,仍像以前一样活得快乐逍遥。除了他有信仰的支持外,我想最重要的是他真的把自己当成金钱的管家了。“主人”是亏钱了,但“管家”已尽了己任,所以又何须烦恼呢?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它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
——萧伯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