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健康六年级(下)
48431400000003

第3章 自我心理篇

第一课自信生活的阳光

有一个女孩,郁郁寡欢,说话做事总是畏畏缩缩。

父母总是说她不行,后来她也形成条件反射,觉得自己似乎真的比别人差,比别人笨。本来学习成绩还算不错的她,变得整天闷闷不乐,经常一个人望着星空发呆,无心向学,做任何事情都认为自己能力低下,各方面不如别人,陷入极度的自卑之中。后来发展到认为自己没有生存的必要,想尽快结束自己的生命。

1.自卑就是个体把自己的综合素质估计的偏低,自我评价过于消极。

2.自卑受个人的情绪、心境、性格、生理状况的影响,尤其是受父母的影响。

3.例子中的女孩主要是受父母暗示后形成条件反射,总是感到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没有信心,进而悲观失望,不求进取,产生自卑。

可以牢记以下方法来增加自信:

法一:

重视仪表,对别人说出

能增添你自信的仪表特征。

方法二:自我鼓励。经常对自

己说:“我是最棒的”,“我今天真不错”。

1.认识法:重新认识自我。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事物。不要过多地受父母或其他人的影响。

2.转移法:把兴趣转向自己爱好的活动或书本上,淡化心理上的自卑阴影,缓解紧张。

3.领悟法:通过咨询心理医生,了解自卑的原因,对症下药,解决自卑问题。

4.作业法:找一件较容易的事情,然后用自己的实力去完成,这样便会收获一份喜悦,接着再找一个新的目标完成。这样不断训练自我,你的自信心就会逐渐恢复,从而战胜自卑。

5.补偿法:通过努力奋斗,突出自己某一方面的特长,从而弥补自己心理上或生理上的缺陷,扬长避短,化自卑为自强的动力。

6.尝试法:找前面的位子坐;行走步速加快25%;练习正视别人;练习当众讲话;咧嘴大笑。

1.信心是生命的力量。

2.成功离不开自信,若想成功,就要自信。培养你的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3.信心是心灵第一号催化剂,当信心融合在思想里,潜意识就会把它变成精神力量,进而物质化。

让我们来测一测:

你自信吗?想想你的成长经历中有以下经历吗?

☆能否正视对方的眼睛(与别人谈话时)?

☆是否经常开怀大笑?

☆是否快速有力地走路?

☆是否经常当众发言?

☆是否经常用肯定的语气说话?

如果回答大部分是“否定”,表明你还缺乏自信。请思考一下自己有哪些优点,在下面写一写,也可以让同学、朋友说一说你的优点并写下来:我的优点很多:

1.

2.

3.

4.

5.

6.

7.

8.

我还有哪些优点,请你告诉我:

1.

2.

3.

4.

5.

6.

7.

8.

第二课自立健康成长的第一步

有个中学生,老家在湖南,因其父母长年在外做生意,他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没有严父慈母在身边,只有溺爱他的爷爷奶奶照顾,结果读书不行,对“玩”却样样精通,而且显得早熟,什么都懂。每天放学回来,书包一扔,不是看电视就是关进自己的小房间自得其乐。鉴于这种情况,他的父母千里迢迢把他送到半军事化学校,希望学校生活能够驯服这匹“野马”。谁知开学第一天,他领教了半军事化生活的滋味,简直无法独立生活,强烈要求回老家。一连两个星期神思恍惚,萎靡不振。上课听不进,作业不愿做,这期间他天天打电话给远在上海的父母,父母也几乎天天打电话询问他的情况。就这样互相“遥控”形成一个有趣的怪圈。有一次,他的父母乘飞机来到学校,他像盼到了救星一样,说什么也要父母带他走,就差跪下磕头了。他爸爸苦口婆心地跟他讲道理,问他学校到底有什么不好。他居然回答:“我像一只困兽,学校就像一只笼子把我关住了。”他爸爸气得浑身发抖,抄起一把椅子要砸自己的儿子,幸亏办公室老师们竭力阻止,才避免一场流血事件。就这样他们父子闹得很僵,父亲拿他没办法:“唉,气死我也!”连连摇头。

1.事例中的学生由于祖父母长期溺爱,造成孩子贪玩任性。

2.由一个旧环境过渡到新环境还没适应。

3.缺乏独立的生活和生存能力。

4.家长对孩子过分地呵护,尤其对独生子女,处处包办代替,很少给他们独立面对挑战的机会,结果使得大多数的孩子依赖性比较强,独立性很差。在他们长大以后,由于自理能力很差,意志薄弱,很难迎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

自己的事情就是自己动动脑、动动手就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事情。你自己的事情可多了,都需要你自己做。

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应该自己做。收拾学习用品、整理书包、记住和准备好自己第二天该带的东西,是你自己的事情。你不应该总是丢三落四,依赖别人提醒你;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开动脑筋左思右想,实在想不出来才能请求别人的帮助,而不是动不动就问;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也是你自己的事情,每天最好将学习任务完成以后,再看电视、玩电脑或者做其他游戏,不能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做,你不能总是等着爸爸、妈妈和老师催促你才去读书写作业。

搞好个人卫生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应该自己做。收拾、打扫自己的房间只需要你动动手就能做好,做好了就是完成了自己的事情;有些小衣服、小用品用手洗就能干净整洁;你不要随手扔到椅子上、床上或者洗衣机里,等着爸爸妈妈回来给你洗;吃完饭收拾或者清洗碗筷也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要以为洗了你一个人的碗筷就行了,因为有些事情与你密切相关就属于你的事情了,例如妈妈做饭的时候,不也做了你的饭吗?你收拾妈妈的碗筷也是应该的。

在学校里和在家里一个样。有些同学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他在学校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里就不能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他在学校打扫卫生很积极,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回家以后,连自己吃的果皮垃圾,都不往垃圾桶里放;他在学校帮助同学发作业本,帮助老师拿书本,可是放学后爸爸妈妈来接他时,自己的书包就“跑”到爸爸妈妈的肩膀上了;他在学校把自己的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回家后桌子上、床上、沙发上,到处乱扔着他的衣服、书和玩具……你是这样的同学吗?肯定不是!如果是,那也是昨天的事儿。从今天起,你就要与这种现象说“再见”了,好吗?

1.自立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目标。

2.只有能自立的人,才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自主权,才能适应环境。

3.无论成就大小,对实现自己的目标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就有助于自立。

4.自立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人,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思考下面的问题,你以前和现在的做法是怎样的,请写在下面:过去的我:

(1)能不能做家务?能不能

(2)到陌生地方能不能适应?能不能

过去的父母:

(1)帮我买东西?是不是

(2)帮我整理书包?是不是

(3)帮我收拾房间?是不是

思考一下,现在的你哪些方面有进步,请写在下面:你在保管以下物品方面有什么高招?

衣物:

牙刷:

梳子:

拖鞋:

学习用品:

第三课自爱成功的前提

有一位男生,小学低年级时成绩相当不错,但到了高年级,莫名其妙不肯上学,对父母的关心不理不睬,一天到晚沉浸在自己的痛苦里。问他为什么这么痛苦,他说他觉得自己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讨厌自己。原因是同学们说他长得丑,他越看自己越觉得丑,一想起自己丑心里就特别难过,他就不想去学校见同学,不想见所有人。

1例子中的学生无法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没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无法判断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

3一个人的心灵、情感、举止、仪态的整体形象,更能给人一种魅力,往往比看得见的漂亮外表更楚楚动人。

1不要为自己的某些生理上的缺陷而烦恼。如果你笑对自己的缺陷,也许会感到缺陷慢慢消失而转成优点。如果一脸的挫折感,垂头丧气,反而更难看。

2争取展露自我,建立健康、自尊的自我形象。

3热爱自我,活出自己的特色。

4坚定地区别是非善恶,建立起健康的价值观、审美观。

5认识到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断改善,才能接近完美。

1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长和才能,只是往往自己没发现。勇气和信心来自于对自己优势的认识。

2人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

3心理上的缺陷远远超过生理上的缺陷。

4正确的审美是高尚的一种表现。

课堂阅读

罗兰中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看到招聘演员的广告,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试镜头,几次试过镜头以后,化妆师们都说她的鼻子过长,臀部过宽,不太理想。当时罗兰虽然急于找工作,但她拒绝改变自己的容貌,最终还是以自己本来的面貌获得了成功,后来还成为出色的演员。罗兰说:“记者曾评论我的嘴太大,嘴唇太厚,鼻子太长,下颚太宽,但这些部位合在一起却给人一种美好的印象。我说这些并不是赞美自己,而只是想表明,美不是以一种理想的形式存在的。”可见,魅力需要一种诚实的自我表现,因为是发自内心的,是诚实的,使人们感到真实从而易于接受。只有自己才最清楚自己的独到之处和魅力所在,这可能是你的笑容,你友好的表示,也可能是你的安详与宁静,你与人交往中的热情和同情心。开始时这可能只是一种技巧,逐渐地形成习惯,直至最后成为一种魅力。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让我们心安理得地正视自己的特点,不无骄傲地接受自己,也宽容地接受他人,因为自己与他人都是极其自然而真实的。你觉得对吗?

做下面的小测验:

你喜欢自己吗?如果喜欢自己,是什么原因?请在选项中打“√”,并作补充。

(1)我长得漂亮、活泼、可爱。

(2)我身体健康。

(3)我学习成绩好。

(4)我头脑聪明。

(5)我性格脾气好。

(6)老师同学都喜欢我。

(7)我字写得好。

(8)我舞跳得好。

(9)我会玩游戏。

你在一天天长大,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对自己的成长现状,你有什么感受,是欣喜还是烦恼,或者既欣喜又烦恼?请你记住,成长是需要做出努力的,就让我们好好爱护自己吧,活出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