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小朋友最想知道的162个奇思妙答
48439900000020

第20章 人与机器

国际空间站收集的数据,俄罗斯人在“和平号”空间站(Mir)的11年轨道工作中也充分采集到了。所以国际空间站并没有特别有意义的空间任务。我建议科学家研究一下太空探索中使用人类与机器人的对比。

国际空间站可在微重力环境下探索许多答案未知的问题,比如空间航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有材料科学的基本问题。然而,我对空间站研究的描述并不指这个人类空间项目。空间站是否有有趣的研究计划,与研究是否值得建筑与维修的投资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第二个问题并不只是科学问题。

国际空间站的总投入超过1000亿美元,由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与其他几个欧洲国家一起承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每年在空间站投入20亿美元,又在主要用以服务于空间站的太空梭上花费40亿美元。

载人航天飞行支持者的理由是,探索是人类的需要,载人航天飞行的力量可以振奋民众。他们承认,地缘政治一直是政府投入航天项目的推动力,但他们同样认为科学会最终受益。非常重要的是,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预算始终在美国国防预算中所占比例极少。

载人航天探索的主要科学证据在于,人类可以在采集数据时做重要决定。比如,虽然三架前苏联无人探测器采集并带回了月亮上的岩石样本,“阿波罗号”的宇航员鉴后采集的样本被认为更广泛,材料是前者样本的1000倍。

批评者称,载人航天探索对于人类生命的消耗与危险大于好处。他们并不否认载人飞行可以得到重要的科学信息,但他们认为机器作业正在颠覆我们对太阳系的认识,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终将更有成果、更有效率。

比如,科学家们仍在研究“卡西尼-惠更斯号”带回的关于土星与它的卫星土卫六的数据,还有来自火星漫游车“勇气号”与“机遇号”的火星数据。“卡西尼-惠更斯号”花费30亿美元,而“勇气号”与“机遇号”花费了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