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
48453700000010

第10章 中国国防(10)

(1)国内政治动员。平时,由政府、军队与社会团体等对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战时,运用各种宣传教育手段,鼓舞人民斗志,增强胜利信心;鼓励参军参战、拥军优属,参加战时勤务工作;动员人民增加生产、厉行节约,积蓄财力、物力支援前线,为夺取战争胜利贡献一切。

(2)国际政治动员。由国家通过各种外交活动和对外宣传,揭露敌人的阴谋和罪行,团结盟友、瓦解敌人,争取国际支援。

未来战争,无论战争形式、规模和武器装备怎样变化,都改变不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这些基本原理,因此,政治动员在整个国防动员体系当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许多国家都特别重视政治动员,在平时就对民众和军队加强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公民的国防观念,为战时实施政治动员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国防动员的要求

现代国防斗争复杂多样,尖锐激烈,对动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现代条件下,要重点做好应付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的动员准备。

从总体上看,现代局部战争和现代国防对国防动员提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

1.速度要快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越来越体现出其突发性、短促性、速决性的特点,从发现战争征兆到实施动员的时间十分短暂,可供动员利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参战国军队完成动员的时间为5~21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主要参战军队完成首批动员的时间为2~9天。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在战争爆发后15分钟就通过电台向全国发布动员令,1小时后征用了大批民用汽车投入军事运输,48小时内动员了30万人开赴前线。

由此可见,战争动员所能利用的时间不断缩短,动员的速度比以往要求更高,即使在战争爆发之前进行动员,其时间也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只有快速完成动员任务,才能获得战争的先机,取得战争的主动权。从另一方面来说,高速度的战争动员可在一定时期内弥补兵员数量上的不足,改变作战力量的对比关系,夺取战场主动权。反之,基础再雄厚、力量再强大,也将受到压制、分割而难以发挥作用。

2.数量要多

所谓数量多,就是动员的兵员和物资要有足够的数量,首先要保障战争初期的需要,同时还要保持持续的动员能力,以保障战争中后期的需要。纵观近期世界所发生的局部战争,尽管规模有限,然而体现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物力、财力消耗增加。海湾战争仅打了43天,美军及多国部队却消耗了611亿美元,平均每天消耗11.2亿美元。从海湾危机到海湾战争,美国动用了3132艘大型舰船昼夜不停地往返于战区至美国本土和欧亚等地运送作战物资,出动1.1万架次军队和民航飞机向海湾运送武器装备、弹药给养,甚至动用了美国在世界各军事基地的战略储备。

综上分析,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作战物资处于高强度、高速度的消耗状态,这就要求提高持续动员能力,并且在平时就必须打好动员的基础。

3.质量要高

现代战争,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而使一线直接参战的士兵和指挥人员减少,而后方技术保障、设备维修人员成倍增加,这必然导致军队中专业技术兵员比例不断上升。据有关资料记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军队的技术种类仅有20多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发展到160多种。现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军队中的专业技术种类已达到几千种。

由此可见,现代战争对专业技术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例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征召的后备役人员,大都是专业技术兵。英军在海湾战争中动员的1500名后备役人员,全部是专业技术兵。战争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参战的军兵种越多,专业技术兵比例就越大,对动员的整体质量要求就越高。质量重于数量,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动员的基本要求。

4.范围要广

局部战争的实践证明,在高技术条件下,无论是进行小规模的局部战争,还是进行中等规模的局部战争,动员的范围非常广泛。例如,海湾战争中,美国在陆、海、空三军都征召了后备役人员,动员的范围几乎涉及全国各个方面。除兵员动员外,还动员征用了大批民船、车辆和大型民用运输机以及作战和生活物资达数万种。伊拉克为对付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同样也进行了全国性总动员,动员的范围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民防等各个方面。

可见,现代局部战争规模虽有所不同,但动员中却要涉及到整个国家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种力量,其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组织工作也极其复杂。任何一个方面发生变化,都会对其他方面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动员工作必须全面筹划,整体协调,从多方面做好准备,才能适应现代战争中对动员的需要。

5.隐蔽安全

现代侦察情报手段先进,远程兵器打击精度高,破坏力大。战争初期,敌人必将依仗其先进的技术装备,采取各种手段,破坏和阻止对方的动员及战争准备。因此,在组织实施动员时,特别是兵力的集结与机动、军用物资的储备与运输,都应当力求隐蔽安全。在平时,要根据战时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演练,以适应战时复杂情况下实施的快速动员。

三、国防动员的实施

(一)国防动员实施的时机

准确、及时地把握国防动员的时机,就能掌握战争主动权;反之,则可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过早动员会打乱自己的计划,影响国民经济正常发展,还可能成为敌人的借口;过迟动员,军事上被动,并将造成损失。

因此,要依据国际战略环境、敌国战争准备的变化,以及兵员动员工作的特点来确定兵员动员的时机。如应急动员,在战争即将爆发之前,风云变幻莫测,要迅速判断,抓住时机实施动员;临战动员,交战双方已经打响,态势高度紧张,必须全力以赴搞好人力、物力的动员;战争中、后期动员,要纵观全局,掌握节奏,保持后劲。

为尽可能地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在准确把握国防动员时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预测。内容包括:国际战略环境;敌国军事战略思想发展趋势、军事实力、经济能力、武器装备技术水平;本国的军事实力、后备兵员和快速动员状况以及可能得到的援助。

(2)加强战略侦察,做到知己知彼。除了动用现代化手段实行军事情报侦察外,还要通过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多种渠道,广泛搜集资料,进行分析判断。

(3)综合分析、果断决策。必须审时度势,从猎取情报、分析情报到动员令的下达,都要快速决断、及时反应。

(二)动员实施的程序

动员实施的程序是指按时间先后和流程次序,对兵员动员的实施过程所安排的工作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四个程序:

1.发布动员令

动员令是宣布全国或部分地区、某些部门转入战时状态的命令。动员令的发布关系着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各国大都由最高权力机关或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发布。

我国根据《宪法》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人大常委会决定,以国家主席名义发布。发布动员令分:公开发布和秘密发布两种。

公开发布一般是战争在即或战争已经爆发的情况下施行,可以运用一切宣传工具和通信手段,不受任何保密限制。这种方式传递速度快,能在短期内家喻户晓,迅速转入战时状态。秘密发布要有严格的保密限制,通常只下达给政府有关部门和军事机构、预备役部队、军工厂和需要转产的民用工厂。秘密发布动员令通常适用于在战争已不可避免但尚未爆发的情况。

动员令的主要内容包括:敌情,动员实施方式和任务,后备兵员集结、输送和补充,完成时限等。

2.调整和加强动员机构

和平时期的动员机构,无论是人力还是权限都难以适应战时需要。因此,一旦战争爆发,必须及时调整和加强。

首先,要加强动员机构的力量。各行政区的动员机构要吸收与动员有关的工、商、贸、交通、燃料、公安、司法等部门的领导参加,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动员效率高效的机构。

其次,要赋予较高的指挥职权。动员事关国家安危,责任重大,如果权力有限、指挥无力、处处受制,就难以完成繁重的动员任务,最终而影响战争的顺利进行。因此,各级战争动员机构都应由职务较高且精明强干的人来领导,并赋予较高的职权。各行政区的动员机构,必须有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各部门、各行业的动员机构,必须由部门、行业的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

最后,调整扩大动员机构。可在其中建立“指挥决策系统”、“组织计划系统”、“协调系统”、“政治工作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等。

3.修订战时动员计划

战时情况千变万化,计划的修订是完全必要的。战时计划修订由国家各级动员机构负责实施,吸收有关部门参加。

修订的基本原则是:以平时制定的计划为基础,以国家发布的动员令和最高统帅部的战略战役计划为依据,以满足部队动员需要为目标。

对修订工作的要求是:通盘谋划、抓住重点;内容全面,条文具体;注重效益、具有弹性。

4.落实动员计划

动员令发布之后,负有动员任务的地区、部门和行业,应根据修订的动员计划,迅速转入战时体制。武装力量、国民经济、科教文化等部门和社会生活,都以保障战争胜利为轴心迅速进行调整。

武装力量要迅速转入战时状态。满编部队应迅速集结到指定地域,补充武器装备;有作战任务的部队要迅速开赴前线;简编部队应迅速补充,满员齐装;预备役部队应根据情况迅速集结、换装、发放武器装备,实施交接,转隶关系,明确任务,并抓紧时间进行整训;民兵应做好应征准备,同时启封民兵武器,成建制地组织起来并进行必要的训练。另外,视情况准备成立新的部(分)队。

地方政府各部门要根据上级下达的动员任务,积极实施动员计划。经济部门要迅速动员民用工厂转产,生产前线急需的武器弹药、服装和食品等;科研机关要抽出人力、物力,研制、开发新型武器装备;教育部门要组织地方大专院校为军队培养和输送人才;宣传文化系统要搞好政治动员,加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参军参战的宣传教育;民政部门做好优抚工作;外事、外贸部门应积极争取外国的军事、经济援助,并通过各种途径广交朋友,打击敌人。

总之,各行各业都要动员起来,落实战争动员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地转入战时体制,为战争服务。

思考题

1.什么是国防?其目的和手段是什么?

2.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本类型和特征?

3.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就?

4.我国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我国的武装力量由哪几部分组成?其职能是什么?

6.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7.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8.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由哪几部分组成?

9.国防法规的含义是什么?我国现行的国防法规的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10.我国公民及组织的国防义务和权利有哪些?

11.国防动员有什么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