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
48454100000016

第16章 明确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2)

1.反对拜金主义

拜金主义是一种极度崇尚金钱,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以金钱为人生价值目标,并以其指导人生实践的思想观念。拜金主义将金钱神秘化、神圣化,以追逐和获得金钱作为人生的目的、人生的至高理想。现在,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这客观上为拜金主义的泛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以拜金主义为人生目的,人生就会陷入庸俗和自私的泥潭。虽然说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对金钱的依赖,但金钱不是人的全部,人活着的最高价值目标不是为了金钱,我们不能把把金钱放在人生至高无上的地位,作为人生唯一目的来追求。

2.反对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者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追求和满足个人的物质生活需要,满足生理本能的需要。他们的口号是“人生在世,行乐而已”“青春不乐,一生白过”“今朝有酒今朝醉”。享乐主义主张享乐是人生的唯一目的,从而致使人们为了享乐,不择手段,舍人利己。

我们反对享乐主义,并不是主张人们放弃个人的生活追求,而是要抵制拜金主义。相反,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就是要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人们将吃得更好,穿得更好,住得更好,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是,我们所提倡的是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幸福的生活,我们提倡的是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反对的是那种纵欲、颓废、消沉的腐朽生活方式。如果只沉湎于眼前的享乐,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只想过舒适的生活,而不愿付出对事业、理想、情操追求的辛勤劳动,那就歪曲了人生的真谛,因为人生目的不在于享乐而在于创造。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则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

3.反对利己主义

利己主义者往往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的自然属性使人自保、自利,人为了自保、自利而采取的一切行为都是合理的。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利益是我们唯一的推动力”。应当承认,这种利己主义的人生目的在大学生中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受其影响较深的一些同学往往被大家评价为自私的人。通常,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爱占便宜,吃不得亏,渴望被人帮助而不愿意帮助他人,甚至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的、社会的利益。

三、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就是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为此,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立身处世

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立场问题,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要求是:要在思想、感情、态度上真正站到人民的一边,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观察和处理人生的大是大非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以符合人民的利益为言行的宗旨

首先,一切言行都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不能为了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不择手段,损人利己。个人利益服从人民的整体利益,当二者发生矛盾时,要自觉牺牲个人利益,保全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人民摆脱了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当家做主,成了社会的主人,处于主人翁地位。我们要尊重人民的主人翁地位,热爱人民,相信人民,服务人民,甘当人民的勤务员,做人民的公仆。

有人认为,为人民服务目标太远大,太空洞,根本没法实现。其实,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既伟大又平凡,既高尚又普通,它完全可以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去。踏踏实实为他人做点好事、做点实事,就是为人民服务;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团结同志、助人为乐、热心公益、扶困帮贫、见义勇为,也是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个学生,关心同学、关心集体、努力学习、积极奉献,也是为人民服务。正如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的,“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三节人生应有的态度

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态度,对今后能否获得有价值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生态度的含义、作用和类型

(一)人生态度的含义

所谓人生态度,就是指人们在通过生活实践活动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它既是对人生的基本看法,又是指导自我人生活动的一种心理定向和行为表现。人生态度同样由人生认知、人生情感和人生意向三种因素构成。

人生认知是人生态度的首要因素,不同的人生认知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有的人认为人生是痛苦的,活着也是很痛苦的,这样的人是消极悲观的。相反有人却具有把人生看做一场战斗,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绝不放弃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人生情感是在人生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好、恶、趋、避等内心体验和情绪的反应,是人生态度的另一种因素。人生情感比人生认知对态度的反应更快、更直接、更简单,认知上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清楚,而情感已经作出好恶的反应。在人生态度诸要素中,情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它居核心地位。

人生意向是在人生认知和人生情感基础上产生的行为准备和反应倾向,它对人生选择起到了一种定向和坚持作用。

人生态度与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之间也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理想,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和理想为人的一生指明人生的方向,而人生态度则表现为具体怎样实施,两者之间形成了做什么与怎样做的密切关系,共同构成一个人的社会实践过程。

人生态度与人的行为之间具有一致性,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在表现。人生态度所形成的指导自我人生活动的心理定向,为人生一系列行为活动提供了心理准备以及采取何种行为的可能性。不同人生态度的具体表现为人对理想、信仰、工作、学习、友谊、爱情等多种生活事件采取不同行为。人在一生当中对各种生活事件采取的行为方式,都是在人生态度的影响下表现出来的对生活对象的具体反应。

(二)人生态度的作用

人生态度的作用蕴涵于人的生活活动的每一件事中,在总体上影响和支配着主体的人生行为。首先,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促使人生目的的达到。当今的青年大学生都有成才的愿望和志向,但愿望和志向能否实现,其中一个极重要的问题是有无科学端正的人生态度。有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就能为实现崇高的人生目的而拼搏,闯出一条闪光的人生之路。其次,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生价值趋向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一生价值目标的选择和追求,与人生态度密切相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一个人的人生目的越明确、越高尚,心中所激发的驱动力就越强、越持久,它能给人以顽强的意志,使人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气馁、不畏缩,一往无前地为实现既定目的而奋斗,使人们在不断的努力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三)人生态度的类型

人生态度基本可划分为两大类:消极无为无益于社会的人生态度和积极有为有益于社会的人生态度。

持消极无为无益于社会的人生态度表现了农业社会小生产者目光短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惰性,在历史上曾经长期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在今天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仍然是沉重的包袱。这种人不思考人生的生命应有的意义,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有着低俗、庸碌和沉沦的人生观,以悲观、心灰意冷的倦怠态度对待生活,满眼的烦恼、痛苦。

积极有为有益于社会的人生态度,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生命基调,其特征在于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对人生充满信心。持这种人生态度的人对事业开拓进取、精神振奋、不怕挫折,敢于面向人生道路上的惊涛骇浪,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对前途总是满怀希望。这是一种健康正确的,符合人类社会生活发展需要的人生态度。

人类历史上的各个不同时期都产生了一批为后人所称颂的优秀人物。他们积极有为,热爱生活,面对困难和挫折勇往直前。面对人生的险恶与曲折,他们心胸豁达,勇于在逆境中奋斗,经得起挫折、困难和失败的考验,以百折不挠的勇气终于获得了成功,因此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二、人生境遇的思考

(一)人生的顺境与逆境

在现实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人他们的人生目标相同,为实现目标付出的努力相同,结果却大不相同。有的人旗开得胜,有的人屡屡败北;有的人顺顺当当,有的人一波三折。同一个人在一生中也不可能都是顺境或逆境,往往是顺利与不顺利交替。顺境和逆境,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是均等的。有的人顺境多一些,有的人逆境多一些。这取决于人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