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
48454100000029

第29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4)

第三节人生价值的实现

与人生价值的含义相比,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一个更为重要更为复杂的问题。因为,人们关心人生价值问题的动机,主要不在于了解自身价值的大小,而在于了解自身价值能否实现和实现的程度。

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个人的孤立行为,而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的、复杂的社会实践过程。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和作为价值客体的环境,在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都有各自特定的作用。但是,这些条件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彼此相等的。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实现不仅是个理论的问题,更根本的是个实践的问题。它既依赖于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环境、经济、政治、社会等客观条件,更要依赖于个人的主观条件和主观努力。可以说,客观条件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保证,而人的主观努力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动力。

一、人生价值实现的实质

研究人生价值实现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人生价值实现的实质,即什么叫“实现人生价值”。

关于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多种不同的界定:

观点一,个人通过修养与锻炼具备一定的知识与能力,就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观点二,个人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就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观点三,个人的贡献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满足,就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表面看来,这些说法似乎大同小异。但经过仔细推敲,它们之间有着实质性的区别。

观点一实际上讲的是人的价值能力,而不是讲人的价值的实现。在这种说法所指的状态中,价值还仅仅作为一种潜在形式存在于主体之中。

观点二讲的也不是人生价值的实现,而是人生价值的形成。在这一阶段,潜在的价值已经外化,人的价值能力已经以一定的方式发挥出来。

只有观点三才真正揭示了人生价值实现的实质。这就是说,只有当个人为社会做出积极的有益的贡献,并得到社会的承认,社会对个人给予了合适的尊重与满足时,人生价值才最终实现了。

我们把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划分为价值能力、价值形成和价值实现三个环节。

首先,价值能力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把个人价值能力的积累与提高看成是人生价值实现的首要前提,就会使人们懂得,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努力培养和锻炼自己的价值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谈得上形成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能力越强,形成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还要明白,价值能力只是前提条件,有了能力并不代表就能实现人生价值。如果认为有了价值能力就有人生价值、能力越强人生价值越大,就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观点——能力强而不作贡献的人比能力相对差些但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的人具有更大的人生价值。

其次,服务和贡献社会是价值形成的根本内容。一个人不仅要培养和锻炼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而且要使自己的能力沿着积极的方向有效地发挥出来,把个人的自我完善真正融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现实事业中去。这样自身价值才能得到认可和提高。那种恃才而就孤芳自赏,或者把才干当做向国家和社会索取资本的人,其人生价值只不过是个人自以为是的满足,并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最后,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个人的贡献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人生价值只有通过社会的检验和认可,人生价值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因此,我们应当自觉地把社会的需要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尽可能为社会多做积极有益的贡献。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为社会作贡献与社会给个人以认可,在一般情况下是同步的、对等的,你对社会作出多大的创造、贡献,社会就会回以相应的尊重和认可。

想要弄清人生价值实现的实质,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以上分析中,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既是在社会中提出需要的主体,又是能够通过实践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客体。当我们有物质、精神上的需要时,人就自觉意识到自己是主体,从而确立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这是人生价值实现的起点。然而人生价值的实现,并不是一锤定音的。它是一个不断往复、不断叠加的过程。在总过程中包含着分过程,在大循环中包含着小循环。不论在哪个阶段上和哪个循环里,都存在着主体与客体的矛盾运动。运动发展着,人生价值就继续增值,运动停止了,人生价值就消失了。

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

每一个现实中的人,都处在一个放射状的社会关系之网的中心,是无数因果之链的起点和终点。每一个历史时代的人,都只能在历史给定的客观条件下开始他的新一轮创造活动。这个条件,是他不能随意选择的。

正因为如此,人生价值的实现,就不能孤立地、随心所欲地完成。它必须借助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并受到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于是,正确认识和利用这些条件,积极地创造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条件,就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保证。

第一,社会生产力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它制约着人类各种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个人的天赋、才能和意志固然能对个人活动的结果发生重要影响,但这种活动只能在一定社会生产力所提供的既定舞台上展开。舞台越大,人们表现和施展自己个性和才能的自由度就越高,从而做出成就和贡献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远古时代,人们磨制一枚骨针,凿出一把石斧,会感到十分满足;而在当今时代,人们的成就则表现在驾驶飞船探索宇宙的奥秘和“无中生有”地克隆出动物幼体……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仅为个人活动提供既定的舞台,更是直接决定着社会财富的多寡,进而决定着作为主体的个人各种需要的满足程度。也可以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仅规定着人生价值实现的可能性,也制约着人生价值追求的方向和范围。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何种水平,个人的贡献和成就就可能达到何种程度,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就可能处于何种程度。生产力越不发达,人们的需要就越贫乏,人们越难以自由自觉地发展,难以展现人生价值的多样性和生动性。反之,生产力水平越高,越会为人的尊严、自由和解放,即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开辟更广阔的道路。科学社会主义导师马克思及其理论体系的产生,是这一规律的生动例证:如果没有以机器大工业替代工场手工业的工业革命,如果没有伴随着这一革命导致的人的认识手段的拓展,马克思就不可能完成他划时代的“两大发现”,从而就没有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也就会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面貌。

第二,社会制度条件。

如果说标示着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生产力从整体上规定着人生价值实现的水平和程度,那么,反映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则制约着人生价值实现的性质和特点。而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则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是体现和保证这种作用的基本手段。特别是社会政治制度(包括一定社会的政治体制、法律制度以及统治阶级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对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有着直接的影响。政治法律制度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客观的现实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和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过着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平等生活,他们创造人生价值的活动似乎是自由的。但是,人们在自然界的压力下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每个人都被血缘关系束缚在氏族或部落的狭小空间内。人们既没有支配自然的能力,也不是自己社会关系的自觉主人。这种近乎动物式的自由生活,正是极不自由的表现。

进入“文明时代”之后,人们的自身价值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尊重。在奴隶社会,奴隶遭受奴隶主的肆意虐待和屠杀,完全丧失了做人的资格。在封建社会,农民的处境虽然比奴隶制下的奴隶有了一些改善,但他们仍然是专制政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双重奴隶,仍然没有把握自己命运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人与人之间在交换和法律面前的平等关系。但是,资本主义是“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它建构的社会关系,仍然是一种异化关系。它把人的尊严和价值物化为商品和货币,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高尚情感都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创造的享受越多,他自己越痛苦。

总之,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给人们提供的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的条件不同,提供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方式和手段也不同,正是这种不同的条件形成了人们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不同的价值观念。而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不同,人们创造价值的内容、类型、程度和方向也不会相同。

第三,社会精神生活条件。

人们追求人生价值,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固然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但是,在这一活动过程的始终,都不能排除精神因素的作用。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和心理上的体验。因此,包括思想意识、道德风尚、文化传统等在内的社会精神条件,就成为实现人生价值不容忽视的客观条件。

一方面,社会精神条件对于人们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人生价值观对于实现人生价值的动机、手段和评价标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剥削制度下,“官贵民贱”“金钱至上”的思想意识充斥着人们的头脑,因而“做高官”“发横财”便成为人生价值观的核心。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集体主义是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这就有利于使人们形成以努力为社会作贡献为主旨的人生价值观。

另一方面,作为客体的社会精神条件,也制约着人们精神生活需要被满足的程度,从而也制约着人生价值实现的程度。人的需求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精神需求的比重会日益增大。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水平越高,精神文化产品就越丰富、越充足,人们自我实现的途径就越多,层次也越高。同社会物质财富相比,社会精神财富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追求它获取它的人越多,它的“余额”就越大。正如经济学家林毅夫所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以后,各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知识,我有一个知识,交换以后,各有两个知识。所以,形成一个努力追求知识,追求精神财富的社会氛围,便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有利条件。

除了上述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外,还有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对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有制约作用。分析这些客观条件在于说明,要想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对人们面临的客观条件进行正确的估量,以便使人们的奋斗目标更加合理,更加现实。同时,人们还应该努力地合理地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为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客观条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客观条件毕竟是外因,它必须通过人的主观条件和主观努力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任何优越的客观条件,也不能替代人们创造自身价值的自觉活动。这是我们关于人生价值问题全部认识的归宿,也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