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教程
48454700000025

第25章 性心理(2)

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性疏远期 步入青春期后由于各自身体上的变化和以前从未体验过的情感和冲动在体内萌发,少男少女强烈地意识到性别的差异,从而开始关注异性,不过这种关注并不是以肯定的态度出现,而是表现为男女生之间的互相排斥。因为进入青春期后,少男们对遗精、阴毛生长等感到兴奋而不安,少女们则对月经来潮、乳房隆起等感到羞涩和恐慌。他们对自己生理上的急剧变化较为关注,而对异性则采取回避和提防态度。在青春期开始的头两年,随着性的发育和性意识的觉醒,男女之间开始彼此疏远。男女界限分明,即使是儿童时代很要好的朋友,在学校,男女同学也很少在一起。在集体活动中,男女之间不愿接触。男女之间存在一条看不见的“三八线”,甚至连同桌座位,也要划分“楚河汉界”。有的甚至对异性产生一种反感,见面谁也不打招呼,这在女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主要是因为第二性征的出现使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及强烈的性冲动感到不安、害羞甚至有罪恶感,认为两性在感情上的接近是不纯洁的表现,因此对异性强烈的关心和亲近的愿望以多种疏远和冷淡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和分析,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疏而不远。例如,在游戏时,女生往往乐于围观男生的活动,热心做他们的观众;而男生虽然表面上装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但内心却非常希望得到女性的呐喊助威。这种疏远期一般要持续半年到一年,这一时期也叫性反感期。

(2)性接近期 随着机体的发育,特别是性器官的逐渐成熟,少男少女的性意识也得到了发展,闭锁的心理逐渐开放。青春萌动期的男女逐渐从彼此疏远发展为彼此接近。他们在了解自身发育的基础上,开始关注异性,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好感,彼此愿意接近,希望了解异性、被异性青睐。这时他们已不再满足于朦胧的好感,而会明显地流露出想和异性相处的意愿,在行为上也会表现出一些主动接近异性的举动。男女青年开始注意异性对自己的态度,往往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以博得异性的好感。为了在异性面前展示自己,女孩子特别注意打扮,多少带些夸张地表现女性所特有的姿态和行为。男孩子倾向于卖弄知识,显示自己的体力或运动技巧。男女两性间的界限已不像性疏远期时那样壁垒分明了,“三八线”正在悄悄地消失。这一时期对异性的爱慕往往是广泛的,对所有异性几乎是一样的,他们常常以欣赏的心情和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异性的言谈和行为。他们非常希望与异性交往,但由于过分害羞,一般还不出现男女个别的频繁接触,更多的是寻找并创造机会与异性一起参加集体活动,在共同活动中相互结识、相互接近、建立好感,而非单独交往,所以也称集体交往期。这一时期也叫性思慕期,因为由于社会道德观念以及学校和家长不允许青少年和异性有密切的交往,他们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幻想来达到精神上的满足,构想与心目中的异性在一起生活的浪漫情景,做起“白日梦”来,这种现象也称梦幻。还有,随后,少年们开始在同龄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的爱慕。他们喜欢和异性在一起,在学校喜欢男女生在一起的集体活动,如唱歌、跳舞、体育活动、旅游等。当和异性在一起时,会设法努力表现自己以引起异性对自己的注意,对异性则表现为关怀、体贴。在这方面男女也有不同的特点:男孩表现得比较外露和热烈,往往喜欢显露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来博得女孩的好感;女孩的特点是腼腆和矜持,开始学会如何深藏自己的感情,即使对某个男孩有好感,也不明显外露。在这个时期,由于他们的身心还处在发育和发展过程中,心理反应还不够稳定,其兴趣和爱慕往往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和异性的接触多数没有专一性和排他性。在这个阶段的末期,少男少女们开始了有目标地试探。男孩往往表现为在自己喜欢的女孩面前好强、逞能,主动找对方说话,乐意以对方保护者的姿态出现。女孩则表现为以倾慕的心情注意自己喜欢的男生。这个阶段的男女实际上还不懂得怎样相处,有时会为此而议论或起哄,导致产生一些心理压力。

(3)性向往期 这一时期开始表现为对长者的崇拜和向往。由于性发育给青年人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因此青少年特别容易对某个长者(长者可以是老师、高年级学生、明星、名人、父母等)产生崇拜,从中体验相应的性别角色,这种崇拜对安抚青少年内心的焦虑和负罪感有相当程度的补偿作用。青少年崇拜的对象,既有同性,也有异性。对异性的感情往往倾向于理想化和偶像化。青少年不是把性冲动当作一种具有欲望的爱情表现,而是将异性长者当作自己的精神恋人而偶像化。随着性生理发育高峰期的出现,同龄异性之间接近的愿望随即产生并逐渐明朗化,同时以情感吸引和实际接触需求的形式强烈地表现出来。这一时期的男女青年,往往以各自主动的方式对异性表示好感,希望得到对方的积极反应。由于与异性交往的强烈愿望,富有吸引异性魅力的青年,往往会产生自我陶醉;而缺乏吸引异性条件的青年,则往往会产生自卑感。对于异性的向往和倾慕,可分为没有特定的对象与有特定的对象两种情况。前者如对电影、电视中的男女爱情的镜头很感兴趣;而后者则表现为只倾慕某一异性。这个阶段的大多数男女青年,性功能日趋成熟,但正确的道德观和恋爱观一般尚未形成。如果他们之间的正当交往受到压制,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可能会导致他们的越轨行为和不正当的交往关系。

(4)性爱恋期或模仿初恋期 由于性意识的不断增强达到成熟,社会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并形成了一定的恋爱观,所以这一时期的男女由集体交流发展到一对一的个别交往。大学生的性意识随着交往的增多逐渐发展为明确的恋爱,对异性的欲望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对异性的爱慕趋向专一化。此时对其他异性关心明显减少,喜欢与自己选择的异性单独在一起活动,有的甚至发展为模仿性初恋。此时,性意识的发展在恋爱中与广泛的人格整合联系起来,性意识突破了其生理局限,进一步追求双方整体人格的融合,并在承认对方独立性的基础上与他(她)在精神等方面实现一体化。这时,健全的性意识就建立了。但是在我国,多数青年男女在20岁之前还没有胆量或不愿意公开向自己爱慕的异性表示爱情,这是值得重视的。这个时期是青春期后期,是由青春期到青年期的过渡阶段。此时期的少年显然比青春期中期更为成熟,对异性的爱慕和追求也更专一化,故称此阶段为两性初恋期。爱情是性爱慕的最高形式和特殊形式,它不同于性爱慕的其他表现,最重要的一点是爱情必须定向于某一个人。少年的初恋一般来说表现为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的爱,他们大多不愿意以直接的肉体接触来表达爱情,而是从精神的寄托显示爱恋的纯洁感情,这与青春期中期初恋的萌芽有明显区别。青春期中期的少年是性情感胜过性理智,他们多半是凭直觉,一见钟情,显得幼稚、单纯甚至有点莽撞。而这个时期的少年性理智已大大加强,能控制自己的性情感,不过,仍未达到青年期那样的性理智胜过性情感,而表现在对待择偶的标准上,很重要的是以容貌、外表气质作标准。正由于性理智并未完全占上风,在相互交往中往往会被甜言蜜语所迷惑,处理不好甚至会有婚前性行为。而这时期少年心理的发展尚未成熟,物质条件也不具备,这样一来,将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损害,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此外恋爱更会影响学业,所以,早恋是不可取的。况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可能改变,男女双方的可塑性都比较大,无论在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变化,而个人的理想、情趣、爱好、气质也会越来越不同,所以早恋能成功者比较少。

性心理受文化传统、教育状况、社会舆论、家庭背景、个人的人格,以及流行文艺作品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只是生物学所决定的东西。

2.青年中期的性心理青年中期的年龄界限一般定义在19~25岁,这一时期的性意识,一般是围绕着恋爱、婚姻而表现出来。随着身心的日臻成熟,青年中期的男女发展成为性理智胜过性感情。也就是说,少年偏于狂热,而青年偏于理智;少年偏于幻想,而青年偏于实际。表现在择偶心理上,在少年,是异性容貌的作用占重要位置,是两性的气质,即男性是否魁梧、刚毅,女性是否温柔作为重要标准。这显然是肤浅的、片面的认识。而在青年,则把形态美和内在美结合起来考虑,对两性的气质不是仅仅从外表和气质去认识,而是更多地从内在本质去理解,如人品好不好,事业心强不强,志趣是否相投,是否能体贴人、能同甘共苦等。这种内在美,是很少带有性的成分的。由于人们择偶必然要受到社会背景、文化环境、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对择偶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任何择偶也不可能十全十美,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和心理上有不同,故在择偶心理上也有一些较明显的差异。例如,男性较多地注重女方的相貌、情感、姿态等,也就是说,感情的色彩浓厚。而女性选择对象时,对男方的身材、气质、才华等较为注重,即理性的色彩较浓。不管怎样,理想的择偶标准应是形态美与心灵美的结合,而更重要的应是心灵美。择偶心理的正确与否是很重要的,它不仅决定着人们今后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对性生活也有重要影响,健康的择偶心理会促使夫妻情感融洽,性生活协调。相反,不健康的择偶心理常常导致婚后夫妻不和,以致婚姻破裂。

男女青年在选择了自己的意中人后,便产生了恋情行为。大多数青年在初恋开始时都有些羞涩,往往不能满意地调整内心的激情,行为显得别扭。同时,一般初恋在很大程度上是种精神上的追求,出现性冲动的机会不多。当进入热恋阶段,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变化,如变得热情、奔放,在激情超过理智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一些反常现象,如把对方的弱点也当成优点:为了约会而无视组织纪律,甚至达到不顾一切后果的地步;还会心神不宁,以致工作和学习效率降低等。热恋中的心理活动常具有排他性、波动性与冲动性等特点。排他性是指抵御任何一个异性接近自己的热恋对象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年男女要求热恋的对方对自己忠贞,这也是维持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的保证之一。排他性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轻者表现为看见自己的对象和异性接近就不舒服,重者则暴跳如雷。过度的排他性还会导致严重后果。如产生互相猜疑而导致恋爱天折,或者惩罚无辜的朋友;有的甚至为此而以性行为来约束双方的关系,从而产生诸多不良后果乃至苦果。波动性是青年热恋的第二个特点。青年期情绪不稳定,顺利时兴高采烈,不顺心时惊慌失措,垂头丧气。强烈的波动性还可能导致一些恶性行为,如因怒火中烧而伤害人,或者焦虑抑郁而致精神失常,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行为。至于冲动性,乃是青年对热恋对象强烈亲近的一种心理倾向;这种冲动性可使热恋中的青年冲破一切枷锁,如社会的、家庭的压力等,还可为热恋对象赴汤蹈火,做出自我牺牲,而并不考虑这种牺牲有无社会价值。另一种情况是,它往往在情欲高涨和性爱激情爆发时发生性行为。恋爱期的性行为是不符合我们社会的性道德规范的,因为发生性行为就意味着要承担社会所赋予家庭的种种职能,要履行丈夫、妻子的义务和责任。未婚性行为对社会风气存在不良影响。

青年中期男女的性心理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性。在对于异性感情的流露上,男人显得较为外显和热烈,女人往往表现得含蓄而温存,在内心体验上,男人更多的是新奇、神秘和喜悦,女人则常是羞涩、敏感和不知所措;在表达方式上男人比较主动和直接,女人更喜欢采取暗示的方式;男人的性冲动易被性视觉刺激唤起,而女人则易在听觉、触觉刺激下引起性兴奋。在对待性冲动方面,男人通常以性梦或性幻想来释放,而女人在这方面比男生少得多。不过,这种差异近年来有缩小的趋势。如在表达方式上,女生变得较为主动的情况也是越来越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