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及其在四川的实践
48457900000027

第27章 邓小平城市化理论的科学内涵(2)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从以上邓小平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的城市化理论既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城市化思想,也包含着广泛和明确的工业化思想,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工业化反映了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变,城市化反映了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化不能离开工业化,同样,工业化也离不开城市化。只有把作为经济过程的工业化与作为社会过程的城市化结合起来,整体推进,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基础,城市化最初是由工业化引起和推动的。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拉动了对劳动力、资金、土地、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的需求,从而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相对集聚和滚动扩张,提高了城市的竞争力,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条件。离开工业的发展,城市化必定失去经济的支撑,进而导致城市自我发展能力的缺失和城市化进程的迟滞。所以,实现工业化是促进城市化的驱动力。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和资本等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城市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多和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形态等方面的转换。因此,城市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互促共进的,工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城市化的支持与响应。城市日益提高的综合承载能力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产要素资源,其支撑作用和集聚效应,为加快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体而言,在城市化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层次也高。

第二节现代化与城市化

现代化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二者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也是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如果说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那么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动包括农村在内的工业化,城镇化,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过程,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重要的途径,可以说二者是密切相连的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在研究城市化的时候一定要把现代化联系起来研究,把它们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看待。

现代化不仅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主要目标,它既是邓小平城市化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也对邓小平城市化理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化

1958年,丹尼尔·勒拿在发表《传统社会的消失》一书中,提出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他认为,现代化就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是一个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向现代社会、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学者英·克尔斯给现代化下了个一般定义的同时,还给出了10项指标来明确现代化的状态和发展水平,分别是:①人均GDP3000美元以上;②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下降至12%~15%;③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上升至45%;④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45%;⑤成人识字率超过80%;⑥大学生占20~24岁年龄人口比重10%~15%;⑦城市化50%;⑧每千人拥有的医生人数为两人以上;⑨平均预期寿命70岁;⑩人口自然增长率1%以下。可见现代化也是一个由低级社会不断向高级社会转化的过程,其实质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出现了产业多样化与高科技化;生产的社会化与集约化;劳动者的文化、科技、健康观念等方面的高素质化;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富裕化。

关于现代化战略,邓小平同志也进行了自己的论述。主要体现在现代化战略目标思想、实现步骤及发展的途径等。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思想,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党的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规定为: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了分三步走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战略发展步骤,即“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987年,邓小平再次明确指出:“从一九八一年开始到本世纪末,花二十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就是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八百到一千美元。在这个基础上,再花五十年的时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到下一个世纪的中叶,我们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邓小平“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步骤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的科学构想,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全新设计。

邓小平通过不同的战略发展途径来推动现代化的进程。

①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邓小平充分重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他果断地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②通过改革开放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③要求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在为中国现代化设计道路时,不仅强调生产力标准,而且特别注重经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早在1979年他就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992年,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邓小平要求广东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并且着重指出:“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开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就不能实现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

二、改革开放是现代化的主要动力

现代化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动力,也是实现它的主要手段。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思想的论述中清楚地体现了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的关系。

1.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在1978年10月11日《工人阶级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做出优异贡献》中指出,“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一大和五届人大已经向全国人民提出在本世纪末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现在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伐,并且为此而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组织措施。中央指出: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邓小平1978年12月13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说:“要搞四个现代化,把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地转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非克服官僚主义这个祸害不可。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政治的空谈往往淹没一切。这并不是哪一些同志的责任,责任在于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但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邓小平同志以上的论述实际上指的是,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体地说就是不断改革我国旧有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使其更加有活力、有生气,使之顺应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2.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从发展生产力着眼,通过总结汲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一系列改革思想。他指出“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这种情况不改革行吗?”他还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等一系列重要命题,令人耳目一新。邓小平的改革观,创造性地运用、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具有许多理论创新。

3.改革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邓小平所说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政治和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其中主要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那么改革经济和政治体制是对现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会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实践证明,通过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改革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4.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希望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而兴起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国际化进程。对国际经济关系起宏观协调作用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出现加深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程度。一个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大市场已经形成,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的格局下,世界各国的各种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方面的合作日益加深。这一切正如邓小平所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这种条件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要继续发展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脱离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合作,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搞开放。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想在较短时期内完成现代化建设任务,对外开放,利用国际资源发展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邓小平从国际经验着眼,把对外开放看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看成是经济加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动力。鉴于此,“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成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重要依据。正如美国学者戴维·W·张所指出的:“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变的关键,西方的科学技术、投资和管理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所需要的一部分,这就是邓小平将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关键所在。”

从以上关于改革开放思想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认为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我国生产力的主要动力,也是实现我国未来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和主要手段,离开了改革开放,一切都无从谈起。

三、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城市化理论的核心思想

城市化的发展,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具体的贯彻和应用,也可以说,邓小平城市建设思想的核心就是改革开放,是通过改革开放来不断发展的,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从而不断地加快农村城市化的进程。经过2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中国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为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80年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陆续颁布了有关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措施,此后我国各地农村迅速地恢复了原有的小城镇,并在城乡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新建了一批小城镇。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城市化已经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2003年底与1990年相比,建制市已从467个增加到660个,建制镇则从12000个增加到20600个;从人口来看,城市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26.41%提高到40.53%。大中小城镇建设投资的扩张,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导因素。这个阶段的城市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