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5~1990年五年内共筹城市建设资金、地下水资源费及城市建设配套费和利用国外贷款共收入11.06亿元,占同期城市建设资金的20.1%,取得了较好成就。1990年,全省有成都、重庆两个计划单列市和自贡、泸州、内江、攀枝花、绵阳、乐山、德阳、广元、遂宁9个城市实行了市领导县制。县级市中有南充、万县、宜宾、达县、西昌、雅安、涪陵、华蓥山、江油、广汉、都江堰、峨眉等12个市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城市的中心作用得到发挥,形成以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21个中、小城市为中心,169个县域的经济区为基础和以众多集镇为纽带的城镇网络和多层次的经济区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城乡人民收入不断增加,1995年四川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收入达3586元。1995年3月7日,据新华社报道:“四川省1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取得显著成绩,1994年底试点城镇已达134个,总投资金额120多亿元,其中65%用于基础建设,新区开发3000多公顷,新增城镇人口12万,农民进镇建房270多万平方米。”1995年省委、省政府再次扩大了117个镇进入省级试点行列。同年底,全省从事二、三产业人数达450万人,比上年增加94万人,增幅达26.3%。1996年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通知》,提出了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增加城市建设资金的一系列政策,城市规划明显提高,省内各城市更加注重在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中突出自身特点,如:成都市按期完成府南河整治工程,于1998年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美化了市容;绵阳市加大建设力度,新建的城市道路如网状覆盖市区,被誉为中国西部的明星城;广元市初步建成山水园林城市,别具一格。仅1996~1998年全省城市公用事业投资共92.17亿元,占同期基建总投资的1451.18亿元的6.35%,远远高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比例。1997年,重庆被划出四川行政区区域之后,四川对全省的城市化战略重点做出了及时调整,合理调配资源、安排布局,保持并推进了四川省的城市化步伐。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在第一产业即将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应不误时机地发展城市第二、第三产业,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要高于第一、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四川省根据投资少、见效快的原则,发挥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优势,优先发展旅游业。按照《四川省旅游总体规划》的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1985年全省148个市县,有风景区119个;1990年被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30个,同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8个,极大地推动了四川省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还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和具有传统特色的餐饮业及其他产业,使四川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四川经济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1980年全省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为:321.51万人,产值为46.6亿元,而到2000年,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为1150.58万人,产值为1364.2亿元,分别是1980年的3.5倍和29.2倍。
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增加是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不断转移的结果。1983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决议,极大地促进了城市贸易开放,逐渐取代了过去的购销渠道,打通和构成新型渠道的主体正是城乡的流动人口。1984年中央1号文件,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同年10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的通知》,这是我国首次对自主性流入城镇的非农业人口的行政许可,也是我国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首次重大突破,由于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上升,使许多农村人口在城镇中找到了立足之地,为城市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仅以成都为例,20世纪50年代人口日流量4~6万人,60年代人口日流量为8~12万人,70年代人口日流量接近20万人,1984年人口日流量为27万人,1987年人口日流量达到最高值53万人,到1989年因减缓过热的经济发展速度,人口流量下降到42万人,从增长速度看,大约是每10年翻一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大发展进程都取得了重大成果。到20世纪末,四川省发展而形成的庞大城镇体系已居西部十二省(区)之首,其主要分布是以江油、成都、乐山和成都、乐山、泸州两个城镇带和成都、川南两个城镇群。以成都为中心的成都、德阳、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实力尤为明显。这个庞大的经济区域内有特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2个(德阳、绵阳)、小城市8个和若干个已基本具备设市条件的县,其经济总量接近全省的50%,形成了全省城镇发展的核心,成都平原每万公里就有38.5个城镇,1.8个城市,是全国五大城镇密集区之一。实践证明,这“两个带”、“两个群”、“一个区”一定会为我省早日迈入全国经济强省之列发挥巨大作用。
截至2000年,四川省有建制市31个,建制镇1790个,全省总人口8407.5万人,城镇非农业人口156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8.6%,比1978年前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其中:“五五”期间(1976~1980)全省基建总投资125.27亿元,城市住宅投资17.50亿元,住宅竣工面积1636.62万平方米;“六五”期间(1981~1985)全省基建总投资157.54亿元,城市住宅投资58.07亿元,住宅竣工面积4793.44万平方米;“七五”期间(1986~1990)全省基建总投资364.20亿元,城市住宅投资90.04亿元,住宅竣工面积6022.33万平方米;“八五”期间(1991~1995)全省基建总投资1020.80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85.68亿元,住宅竣工面积7170.1万平方米;“九五”期间(1996~2000)全省基建总投资2583.42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649.95亿元,住宅竣工面积26461.33万平方米。以2000年为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人员分别为2643.35万人、641.82万人、1150.58万人(59.6∶14.5∶25.9),第一产业人数明显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人数比1978年分别提高了5.4和16.8个百分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生产值分别为:945.6亿元、1700.5亿元和1364.2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11.4倍、25.9倍和37.0倍。
3.新世纪,四川城市发展加速期(2000至今)
新时期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人口布局正在加速改变。城镇人口的增加既受县设市、乡设镇的影响,也因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所致。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129533万人,男性65355万人,占51.63%,女性61228万人,占48.37%。城镇人口45594万人,占36.0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80739万人,占63.91%,同第四次普查结果相比,全国城镇人口比重上升9.86%。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3611人,文盲率6.72%。
2001年四川省委、省政府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四川城镇化进程的具体目标:要以产业为支撑,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力争平均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2010年达到30%以上,相应发展城镇人口3788万人(城镇集聚人口,下同)左右;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0%,相应的城镇人口为6000万人左右。坚持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原则,夯实产业基础,完善城市设施,支撑城市发展,到2010年,逐步形成以特大城市成都为中心,8~9个大城市,15个中等城市和33个小城市以及1000个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充分发挥其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四川8500万人计算,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增加85万非农业人口,2010年,四川人口计划是9100万人,要实现城镇化水平30%以上的目标,非农业人口将近2730万人,与1999年非农业人口1508相比,净增1220万人。
2003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推动城市化进程对四川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并针对四川城市发展现状及对四川未来10年经济发展的规划展望,提出“搞好城市发展规划,提高特大城市的现代化水平,积极培育大中城市,大力发展小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逐步形成以特大城市成都为中心、绵阳等9个大城市、15个中等城市和33个小城市以及1000个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根据规划,将优先发展成都平原都市群,并将以成都为中心,成绵高速公路为轴线,发展成都一个特大城市,绵阳一个大城市,德阳等10个中等城市,还将发展川南地区、攀西地区两个都市群,川南都市群以泸州、宜宾为中心,以隆大、内筠高速公路、铁路和长江为轴线,发展泸州、宜宾两个大城市,合江、叙永、筠连、珙县4个小城市。攀西地区将实行点轴开发,以攀枝花为中心,西昌为片区中心,发展攀枝花一个大城市,西昌一个中等城市。并在今后10年内,城市化水平由22%上升到40%。
2005年,四川城镇人口已达到2700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例为33%,在1850多个城镇中,城市31个,但城市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就只有成都市(约330万人),如表7-4所示,50~100万人口的只有绵阳、南充、攀枝花,缺乏100~200万两个等级的城市;而20~50万的中等城市有12个,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有17个。同时,随着四川人到外地打工越来越普遍,我省“人户分离”现象和迁移人口日趋增多,人口流动的速度和规模也迅速增大。2005年四川外出民工突破800万人,而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比例为27.3%。
2005年7月在成都举行的泛珠江三角洲合作论坛上,四川省发改委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四川省计划投资1500亿元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形成“一超、三特、九大、十六中、五十小”的城市网络体系,城市化率达到40%。四川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提出要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建设目标。2007年5月13日召开的中共四川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强调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力争“一年有新进展、三年有新突破、五年上新台阶”。一年有新进展,即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增加1%;三年有新突破,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00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00亿元;五年上新台阶,则是要实现全省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一番。
据相关专家预测,2000~2010年四川省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将保持在平均每年约100万人左右,十年约1000万人。根据这个测算,再结合人口自然——机械增长、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因素综合分析,预测2010年四川城镇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为30%~32%,对应的城镇常住人口为38%~40%。这充分说明,四川省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向较快发展的转变期。根据国内外城市化进程的经验和一般规律,城市化水平达到30%后,将是城市化加速时期。四川省将在21世纪初叶跨入城市化加速时期。
四川享有“天府之国”美誉,拥有丰富的物产和自然资源。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各届政府的重视下,建设规划了一系列重大的交通及通信项目,使得交通闭塞、信息封闭的历史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更是搭乘改革之风,一心一意搞经济、促发展,提出了“四个跨越”的宏伟目标。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四川更是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获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首创全国城乡样板县,这一项项掷地有声的创新都在为其城市化速度加足马力,作为全国城市化水平发展的后起之秀,四川已蓄势待发迎接新一场城市化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