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都为代表的四川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和农村得到了共同发展。2005年按户籍人口统计的城镇化率为50.3%,同口径提高了7.5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359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485元,增长10.1%,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率超过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成都市的新兴工业化步伐加快,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57.3亿元,增长19.7%;工业布局也在不断优化,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的承载能力增强,引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0户,累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50户,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81亿元,增长9.6%;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实现农业增加值182.3亿元,增加5.7%;土地的规模经营面积扩大,农村流转土地面积110万亩。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2万人,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10万人,劳务输出81万人。此外,城乡统筹的教育、社会保障体系等等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成都及四川的城市化实践充分证明了邓小平城市化理论的科学性和远见性。我们将继续坚定地以邓小平城市化理论为指导,深化四川下一步的城市化发展。
二、推进四川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小城市,应因地制宜,选择优势
1.因地制宜是邓小平城市化理论的客观要求
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是邓小平反复强调的问题。他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因此,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否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不能深刻认识并大胆实践这一根本标准,而是思想僵化,目光短浅,凡事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就会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改革开放以来,东部省区与西部省区的经济差距之所以越来越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东部省区敢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突破陈旧的条条框框,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快发展,而西部省区则固守传统计划经济的观念,不敢大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自己。对此,邓小平尖锐地指出:“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说那里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适宜发展的就不要去硬搞。像西北的不少地方,应该下决心以种牧草为主,发展畜牧业。现在有些干部,对于怎样适合本地情况,多搞一些经济收益大、群众得实惠的东西,还是考虑不多,仍然是按老框框办事,思想很不解放。”他特别强调,加快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改革开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时机上台阶。他说:“凡是遇到机会就不要丢,就是要坚持,要干起来,要体现改革开放,大开放。……不开放就发展不起来。我们本钱少,但可以通过开放,增加就业,搞税收,利用地皮得点钱,带动发展各行各业,增加财政收入,获得益处。”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和四川城市化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因地制宜,选择优势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凡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选择了地方发展优势的地区,城市化进程发展就快,经济发展就有较大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就比较富裕;凡是思想僵化、目光短浅、盲目效仿、违背地方特色发展规律的地区,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低。正是由于对地方发展特色和优势缺乏客观和科学的认识,使四川落后地区丧失了许多快速发展的机遇。因此,开发和发展四川,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的标准,加大经济发展的力度,快速推进和深化城市化进程。
2.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是邓小平城市化理论重要的内容
选择优势,走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始终是四川中小城市求发展的一项战略原则,也是邓小平城市化理论继续深化和发展的趋势所在。在传统的体制下,强求一律,缺乏效率,影响了企业的活力,也影响了城市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把市场调节引进我们的经济生活,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增进效益,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就四川中小城市而言,由于受自然的、地理的、经济的以及历史的诸多因素影响,各有各的优势,“天无绝人之路”。只有在认识优势、分析优势这一基点上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其中,以科技为发展特色的绵阳,以资源丰富为特色的攀枝花以及以旅游为地方发展特色的都江堰都已在其城市化发展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将朝这一发展方向和趋势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三、抓住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实验区设立机遇,推动四川城市化建设健康、持续、科学地发展
1.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是四川城市化建设的宝贵机遇
继2005年6月、2006年5月国家先后批准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为国家首个和第二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又下发通知批准成都市和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的在于以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带动推进面上的发展。这次设立的成都市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战略层面上设立的以城乡统筹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本目的在于:逐步建立较为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强化经济发展动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资源环境永续利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构架、政策设计、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综合模式,走出一条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道路。国家希望试验区能为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与带动作用。这是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这次国家设立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进一步发挥成都特有的经济优势、科技优势、市场优势和生态优势,强化成都的带动功能和辐射作用,加速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相呼应的成渝经济区的崛起,完善国家发展战略的空间布局,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都将起到重大作用。
设立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成都及四川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成都将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这些重点领域包括: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管理体制、建立城乡均衡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健全基层自治组织、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等。成都将站在成为试验区的新起点上,引领整体四川经济,在不断的改革探索中继续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步伐。
2.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四川城市化建设健康、持续和科学地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对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2003年抗击非典斗争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得到的重要启示,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这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
实践证明,从“三农”问题开篇破题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抓住了影响成都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矛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具体实践,是符合成都实际、实现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目标的积极尝试,对于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和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对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川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我们将更加坚定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力度,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坚定不移地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一事关四川发展全局的战略推行下去,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加快构建和谐四川。
在中华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潮流中,四川人民继续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正万众一心,豪情满怀,实现四川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发展大跨越。
文献
1.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3.吴启权.邓小平与四川农村和城市改革,毛泽东邓小平思想研究,2008(9)
4.吴晓,孙婷婷.“三农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解决对策”,常州论坛,2003(4)
5.樊纲.发展的道理,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2
6.沈越.“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当代经济研究,2002(3)
7.高福来.“三农”问题与中国城市化道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5)
8.杨启先.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是解决结构性矛盾与“三农”问题的关键,经济纵横,2001(5)
9.周天勇.大力发展小城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前线,2000(4)
10.许经勇.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财经问题研究,2003(3)
11.戴宾.对四川城市化道路的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