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意外伤害救治指南
48462000000047

第47章 鼠咬伤及其常见传染性疾病的救治

鼠咬伤小儿,多见于农村和草原,以0~1岁的婴幼儿居多。虽然往往伤面不大,也不太深,但鼠齿肮脏,感染率高,还多为啃、咬、撕、拽所致,伤口粗糙。由于鼠体毛、齿、爪等处的跳蚤、寄生虫、细菌、病毒等,可感染其他疾病。

第一节鼠咬伤的处理与防范

一、常见致伤原因

1.鼠的密度与地区条件农村和草原因为屋舍结构,居住条件和鼠的密度与活动有密切关系。老鼠的穿越能力很强,约1Cm的缝隙可以通过大于2Cm的鼠体。农村居民的房屋对老鼠来说,是来去自由。在草原生活的游牧民,经常随季节和水草原因而常常迁徙。牧民的子女随之在草原扎蓬居住,很多时候全家竟住在鼠洞、鼠窝之上。

2.鼠的密度因素目前生物被破坏过重,以致影响了生物链。特别是以吃鼠为生的蛇、禽类(如猫头鹰、飞鹰、鹞)和猫等,这些鼠的天敌不断遭到人为的剿灭而不断减少。有时在某种情况下鼠密度会突然大增,或因饥饿等原因对儿童进行攻击。

3.人为因素这种因素多表现在农村,婴幼儿因在哺乳期主要由母亲喂养,如奶水、乳汁、饭粥沾在小儿口周、鼻周、手上等处,或手内握有糕点、饼干、糖果等食物。农村劳动力一年四季忙于农活,大部分时间婴幼儿被放置于床上、被窝内、摇篮中、炕头上、睡觉时没人监护,加之老鼠嗅觉、听觉灵敏和贪吃。据学者研究,鼠的门齿生长特别快,啃磨可降低门齿过速生长,因此爱啃是它的生活习性和生理需要,啃吃沾染食物部位而导致啃伤儿童。

二、伤情表现和诊断要点

几乎没有人能当时当面发现老鼠伤人经过。常由于儿童疼痛、哭闹和挣扎的原因而使老鼠跑掉。局部可见伤口出血和齿痕。创面特点、皮肤、黏膜、皮下组织或肌肉多呈毛糙样破损与纤维状凸起、伤口不规则,掺杂有食物污染的迹象;伤情可因月龄大小或手、脚捆绑程度、抵御和挣扎能力有关。有咬破眼球的报道(甚至被鼠吃掉)。常因啃破鼻翼、口唇而发生缺损或颜面毁损的严重性。其他少见部位如眼睑、会阴、阴囊、阴茎、大腿、足跟、脚趾等处。根据伤面特点,排除其他外伤(婴幼儿无外伤机会和条件)一般不难做出诊断。全身一般无特殊表现,如感染后可引起全身发热等。

三、治疗方法

1.局部处理原则上同犬咬伤的处理方法,但如有裂口或缺损,可经消毒处理后行清创缝合,致于缺损部位,能修补则及时进行,如污染严重,疑有修补失败可能时,待痊愈后缓期修补。

2.全身治疗根据伤情,适当应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或预防缝合、修补失败。

3.预防注射儿童受到啃(咬)伤后,有与鼠亲密接触经过。预防鼠传播的常见病,如鼠疫、狂犬病和破伤风等,应在短期内预防接种注射。

第二节感染鼠咬热的救治

鼠咬热是人鼠共患疾病。最初只在鼠中相互感染,人因被鼠咬而受感染是由小螺菌感染所致。临床特征为回归热型发热,全身毒血症,硬结样溃疡、皮疹及局部淋巴结肿大。

另一种鼠咬热是由念珠状链杆菌所致,临床表现为间歇热,红斑性皮疹和多关节炎。

一、发病原因与病理机制

小螺菌又称为鼠咬热螺旋体。人类多由家鼠咬伤而得病。当家鼠咬人后小螺菌由伤处侵入人机体内,故病原体来自带菌鼠牙龈的液体或口腔的损坏处。多发生在长江以南诸省市。

念珠状链杆菌为革兰阳性,除因鼠咬而感染外,也可由随感染菌的牛奶而传播。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沿淋巴侵入局部淋巴结,在此繁殖而引起局部淋巴结炎。以后又侵入血流形成菌血症,而出现临床症状的急性发作。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1.小螺菌所致鼠咬热潜伏期2~3周,起病急,在已痊愈的伤口部位出现疼痛、紫色肿胀、水疱及坏死,逐渐形成下疳样溃疡。上面附有黑痂,同时伴有淋巴管或淋巴结炎。此时患儿可有寒战、高热,可达40℃以上,并有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全身毒血症症状。皮疹很典型,于发热时出现,呈暗紫色斑点状,丘疹状或结节状,多见于四肢及躯干部,可有肝、脾大。严重者,小儿可出现呕吐、腹泻和血便,甚至发生昏迷、抽搐、颈强直等脑膜炎样症状。

2.念珠状链杆菌性鼠咬热潜伏期短,可在1~5D,起病急,患儿发热。大些的孩子可表现出寒战、头痛、背痛、关节痛。发热呈间歇型或不规则,1~3D好转,以后不复上升。

诊断要点:根据鼠咬伤史及临床特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在发热期的血液涂片,淋巴结内容物内可找到病原体,作为诊断依据。

三、治疗

1.对症治疗发热的小儿可用退热药,如小儿氨酚黄那敏(护彤)、布洛芬颗粒(安瑞克)或小儿退热栓(肛内放置);如出现小儿抽搐时,可用解痉镇静剂,地西泮(按体重计算用量)肌内注射。

2.对因治疗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对小螺菌及念珠状链杆菌引起的鼠咬热有良好的作用。链霉素对病原体虽然有效,但禁用对儿童有耳毒、肾毒作用的药物。

第三节感染鼠疫的救治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力极强、传播很快、病情发展很快而且很重的烈性传染病。在我国境内鼠疫早已被消灭。国际上仍有少数国家和地区小范围流行。现因改革开放、对外贸易的交往增多,结合鼠咬伤应提高防范意识。如偶有发现,可按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向上级报告,不得延误。

一、发病原因与病理机制

本病原本是啮齿类动物间的传染病,它以跳蚤为传播媒介。人类最初因被跳蚤刺咬或偶而接触染有鼠疫菌的啮齿动物的肉而得病。以后也可通过人与人之间接触传染发生肺鼠疫,而使流行加速。因此,被咬伤儿童有与鼠近距离接触经过,可能会增加感染机会。

二、典型临床表现

本病有严重毒血症症状,以出血倾向,淋巴系统和血管系统的损害为特征。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有腺型鼠疫,败血型和肺型鼠疫之分。鼠类是鼠疫的传播者。患者中以肺型鼠疫传染性最强,最快。潜伏期:平均为3~6D,肺型或败血型鼠疫,有时只有几小时。

三、分型

(一)腺型鼠疫

骤起、寒战、高热、头痛、脉速、烦躁不安,步态不稳,神志不清等神经系症状。查体时,可见患儿面部潮红,结膜充血,急性衰竭病容。淋巴结肿大的速度很快,甚至每天内有几次变化,多见于腹股沟、腋下,其次为颈、颌下淋巴结群。局部非常疼痛,严重者可见因疼痛而出现强迫体位。数日后淋巴结化脓而溃烂,有时会合并化脓菌感染而使病情加重。少数有皮下出血与黑斑。

(二)肺型鼠疫

由飞沫传染,或由腺型鼠疫转变而来,临床上除有腺型鼠疫的全身症状外,还具有胸痛、咳嗽、咳鲜红色血痰,并很快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如不及时救治,可在1~4D内因呼吸衰竭和全身衰竭而死亡。

(三)败血型鼠疫

除有腺型鼠疫的全身症状外,还有广泛的皮肤,黏膜出血以及极其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还伴有重度昏迷,肝、脾大等常于3~4D内死亡。极少数于1D内即死亡。

四、诊断

可从肿大的淋巴结内,或痰涂片染色找出病原体鼠疫杆菌而确定诊断。

五、治疗

本病为法定烈性传染病,应由专门封闭或传染病院,并由专门医师做专项治疗。

第四节鼠传播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救治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可能为病毒,自然界中的啮齿类动物可能是疾病传染源,如鼠类的黑线姬鼠和草原、湿地、灌木丛中野生鼠的身上昆虫螨为传播媒介。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潜伏期一般为7~40D,平均15D。患者一般起病急,先是发热,继而出血、低血压,然后是少尿、多尿,最后逐渐恢复。

1.高热、寒战、发热可持续3~6D,常伴有头痛、关节痛、腰痛、腹痛及呕吐,颜面与黏膜充血,呈醉酒样面貌,可伴有视力障碍及神志模糊。

2.一般于发病3D后皮肤、黏膜出现点状或线条状(或串珠状)出血点,严重者呈紫癜样,出血部位常在腋部、胸侧壁、上臂、肘部及大腿等处。黏膜出血多见于眼结膜、咽与软腭等处。

3.热退时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休克,可持续数小时至2D,如休克伴发热者,病情严重。

4.低血压时尿少,每日50~800ml,随之出现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此期死亡的危险性最高),出血倾向和意识障碍更加明显。当进入少尿期可持续1~7D不等。然后进入多尿期,此时尿量增多,每日可超过4000ml,部分人此时感到排尿困难,尿中可见白色黏膜样组织块,4~5D后各项症状逐渐好转。

5.多数患儿自发病第4周开始尿液浓缩能力逐渐恢复,转入恢复期,少数则需1~3个月才能恢复。

二、治疗

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特别是肾衰、尿毒症)等,是本病关键。

1.卧床休息,加强护理,直至恢复期。发热、头痛、腰痛和关节痛,可给予镇痛、退热处理。

预防或治疗出血可用止血药等。

2.及时发现休克和合理的应对处理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之一(补液应恰到好处,不能过多或过少;过多会增加心肺负担,过少不足以抗休克,可内加电解质、维生素、能量及止血药等),可辅以升压药。

3.对急性肾损害的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又一关键。此期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氮质血症和酸中毒的解除,高血钾的及时发现与处理,静脉营养的维持等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