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感动·感谢·感恩
48465800000014

第14章 典型案例(12)

资助案例四

她是一名来自地震灾区的一名普通的学子,瘦弱的身躯承载着边远山区一个农村家庭的全部希望。2008年是不幸的一年,史无前例的地震让她失去了昔日的美丽家园;2008年又是她幸运的一年,她终于迈进了理想中的大学校门,成为一名大学生,并获得了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她就是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2008级体育保健专业学生毛文莉。

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她哭了,因为喜悦;但更多的是深深地担忧,面对满目疮痍的家园,面对年迈的祖父母,面对尚无着落的学费,她欲哭无泪。坚强的父母给予她了无私的爱,东奔西走,终于凑足了学费,把她送上了求学之路。李嘉诚助学金更是让她感受社会的关爱和人情的温暖。之后,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她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在班级活动,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积极组织本班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迎新杯篮球赛、迎新杯锅庄比赛等重大集体比赛中均有斩获;她成功入选系学生会,成为学习部部长、团总支副书记等职,不管什么工作,她都尽职尽责,先后组织了新生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她还积极参加勤工俭学,用自己稚嫩的双手分担父母的艰辛,回报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她始终饱含一颗感恩之心,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自己的点滴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同学。她也知道,要回报社会的爱,能对社会建设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只有在平时严格要求,让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成为一名综合素质高,具有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合格当代大学生。她将继续努力,自强不息,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回报社会对她的关爱。

资助案例五

2008年一场大地震给许多人留下了一道抹不去的惨痛记忆,但同时也在祖国大地上演了一次血浓于水的感人篇章。这次地震也让位于震中的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受了一场磨难,也让学校师生经历了一次爱的洗礼。2009年3月李嘉诚助学基金再一次为学校灾区贫困学生送来温暖。人文社科系2007级地理教育班的李兴香是这次受助的学生之一。这位来自阿坝州金川县的藏族女孩,由于家住贫困的边远山区,经济来源单一且父母年迈患病,家里供她上学本来就十分困难,大地震使她家的房屋及农作物严重受损,这更加雪上加霜。她家所在的金川县在灾后并没有被列入重灾区,所以灾后得到的补助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就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李嘉诚助学基金会及时的送来了温暖,帮助她解决了一些实际的困难。

虽然资助金可以用数字来衡量,但是这些关爱给予她的帮助却是不能用价值来衡量的。在受助座谈会上她表示:“我接受了帮助,也接到了爱的使命——传播温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李嘉诚先生给予我帮助,让我永生难忘,也激励我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这份爱传给身边更多的人,把这种精神继续传递下去。”她说到了并且也在实际地践行着。从大二开始她便担任系学生“两委会”团总支副书记一职,期间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地协助老师,帮助同学,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被评为优秀团干部。她积极要求进步,参加了党校培训,并被评为优秀学员。2009年初她在学校组织成立了“大学生科学发展观研讨协会”,并担任协会会长。她用她的热情与力量带动身边的同学,带动大家一起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她先后几次组织系上入党积极分子做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组织大家到学校附近宣传环保知识和法律知识,组织带领“大学生科学发展观研讨协会”的全体成员到郫县团结镇敬老院看望老人并义务劳动。

社会的关爱让她重拾自信,给予她力量。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她不仅得到了帮助,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学会感恩。

乐山师范学院

资助案例一

进取的魏来

魏来,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06级心理学2班学生,来自四川省仁寿县一个交通闭塞的小山村,家庭经济负担十分沉重。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这是一个朴实、内向的农村女孩,每天无忧无虑地学习、生活。不曾想背负着比一般人沉重的负担。父母除了务农,还在乡集市做小买卖,家庭收入较一般农村家庭高,但这些收入根本难以支撑三姐弟日益增多的学费。1998年,年仅11岁的魏来身染重病,几年的医药费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接下来几年,三姐弟相继进入大学,三姐弟多年来的学费使得家中债台高筑。

2008年下半年,魏来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想继续深造,考研究生。然而,面对日益衰老的双亲,看着读自费研究生的姐姐那无可奈何的眼神,看着弟弟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喜忧参半的眼神,魏来的心中又焦急又绝望。考研的念头逐渐熄灭。在这个时刻,她得到了李嘉诚助学金2000元,这无私的帮助让她感到了无形的温暖的力量。这笔助学金,不仅分担了她学费中的一大部分,更重要的是让她重燃了读研的希望。她感到,他人与自己虽非亲非故,却能给予自己这样无私的帮助和鼓励,自己一定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各种困难,以成绩来回报这份鼓励。在这一年的综合评定中,她获得了二等奖学金,排名班级第一、年级第二名。她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心理学)可以帮助很多人,考研,不仅是为了前途,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深造,以后用专业知识帮助他人,回报社会。

在魏来入党转正的群众座谈会上,“学习勤奋、刻苦”是对她最高、也是最恰当的评价。这个不张扬的女孩正以自己坚定的意志、进取的精神感染着周围的人。

资助案例二

奋斗拼搏,自强不息

李丽,眉山仁寿人,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2008级的学生,受李嘉诚助学金的激励,她把“奋斗拼搏,自强不息”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与时间赛跑为乐,认认真真地学习,踏踏实实地工作,一步一个台阶,走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2008~2009学年度,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荣获三等专业奖学金,被评为第九届社团文化节“先进工作者”,在第五届四川大学生旅游艺术设计大赛上获得“银奖”。

李丽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由父亲一人收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母亲无经济来源,要照看年老多病的爷爷奶奶,弟弟在当地念高中,经济压力大。李嘉诚特别助学金这场及时雨帮助她解决了部分的生活问题,但她的生活依然十分俭朴,从不铺张浪费。在学习上,她相信只要认真、刻苦、努力,自己完全可以做得很好;只要肯付出,肯定有回报。她一直这样激励着自己。经过努力,她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认真听讲,积极配合老师授课,认真仔细地做好每堂课的笔记,不懂的地方做出标记及时与老师、同学讨论,真正做到消化吸收。平时她还喜欢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她在学习方面有很强的自制力,她从不松懈,不达目标从不罢休。正是这种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毅力一直激励着她在专业学习上不断攀升。

无论是与专业相联系的实践实习,还是与社会相联系的各种调查,她都积极参加,悉心对待。通过各种专业实践,她更明确了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及努力方向;并参加学校勤工助学、课余时间家教、假期里的短期打工等各种社会实践,这些经历不仅仅使她的生活和学习费用得到了保障,同时也磨炼了她的意志,更加深了对于社会的了解。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不断地丰富着她的大脑,促使她不断思索与探求。犹如一棵细嫩的小树苗,她不断地汲取着各方面的营养来丰富充实自己,使自己逐渐变得根深叶茂,郁郁葱葱。

资助案例三

尽心尽责

吕瑞,乐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07级数应1班学生,农村家庭,家里共有6口人,年迈的外公外婆已无劳动力,一直靠父母供养;父亲靠蹬人力三轮车为业,收入甚微;母亲因身体不好,失业在家;弟弟正在县里的中学里就读高三,全家人仅靠父亲那点微薄的收入生活,家境非常贫困。受到李嘉诚先生的资助后,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各项事务都尽心尽责的去做,努力用自己的学习和行动来回报社会。在学习上,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勤奋刻苦、积极思考,并三次获得了校设奖学金。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她还不断扩展自己在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努力用科学知识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参加了一项学生创新性实验科研项目,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该生思想表现好,曾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工作尽心尽责,积极主动的为同学服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她从不因家境贫困而消极、自卑,相反的,她以积极乐观、活泼开朗的性格,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如何自立自强。2008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协助老师完成了32名党员的发展、28名党员的转正材料,同时协助老师做好分党校90名党校学员学习的各项工作,积极为党支部服务。

资助案例四

感恩的心

伍月红,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08级英语三班学生,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四川省仁寿县青岗乡双虎村,父母均为农民,父亲由于一场车祸,致使右腿终生残疾,以至于不能外出务工,也不能从事繁重的农活。母亲患有严重的慢性阑尾炎,每年都会花掉大量的医药费。汶川大地震中,伍月红的家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原本就不宽的三间瓦房变成了危房,完全不能住人。维修震后房屋让家里欠下了两万多元的债。考上大学后,一家人的生活更是面临更严重的困难。尽管她在学校省吃俭用,勤工助学,但学费、生活费仍然没有着落。幸运的是,她在这最困难的时候受到了李嘉诚助学基金会2000元的无私捐助,帮她解了燃眉之危,让她能够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

在受到资助后,她更加地努力学习,帮助同学,以实际行动回报着李嘉诚助学基金会对她的无私帮助。在2008~2009学年度的期末考评中,她名列全年级第七名,并被评为“三好学生”,她承担着校级科研课题“同学互评对英语写作的影响”,积极参加寒暑假实践,并获得暑期实践优秀调查报告。除此之外,她还积极参加各种学习竞赛,获得了“我的大学生活”征文二等奖,并在CCTV英语口语风采大赛和全国英语知识竞赛中获得好成绩。她还在党校学习期间,积极努力的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先锋作用,获得了“党校优秀学员”的称号。

伍月红在学习上努力刻苦,自强不息。在平时的生活中主动地关心、帮助她人,她的实际行动在同学们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她常说:“我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那些曾经给予过我无私帮助的人,并用实际行动将这爱的火炬继续传递下去,以帮助更多的像我这样需要帮助的人。”

资助案例五

奋力拼搏成就人生

朱静是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2008级汉本一班的学生,她来自四川省仁寿县,“5·12”地震导致房屋严重受损,无法居住。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在上高中,奶奶年迈多病,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因此她申请了李嘉诚助学金,感谢李嘉诚助学金的资助,让她可以在大学里安心地学习,享受大学的美好时光。

在大学一年半的时间里,她勤奋学习,刻苦上进,和同学关系融洽,积极帮助同学,给同学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大学期间,她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大一下学期,她担任了班级副班长的职务,工作期间,认真负责,态度严谨,认真为同学们服务,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担任副班长期间,尽管每天都很忙,很累,但她心里却感到无比的踏实,感觉自己过得很充实、很快乐!这也为她的大学生活增添了一抹艳丽的色彩——-既与同学们相处得很融洽,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学习方面,大一下学期,她一次性通过了普通话二甲,在全国语文读书知识竞赛中获得三等奖;思想方面,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大一下学期党课学习期间,表现突出,被评为党校学习优秀学员;生活中,勤俭节约,自力更生,不断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她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成绩,并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课余生活,争取毕业后能为社会尽一点绵薄之力,也成就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