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原因】
很多历史试题会针对教材中某一知识点进行命制,在解答时必须有意识地联系教材中的内容,这样才能准确做出答案。而很多学生会在这类题目上出错,其主要原因是,第一,不能抓住题干中的某些关键词,从而理解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第二,不能较好地将题干中所指向的知识点与教材中的内容有机结合;第三,教材中的知识点掌握得不够全面、深入和扎实;第四,对于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不善于灵活运用。
【易错点】
1.不能根据试题中出现的时间联系教材中的知识点。如根据“1956年”可以联系中国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共八大、统一战线方针等。
2.不能根据试题中出现的关键词句联系教材中的知识。如出现“内阁”就可联系教材中涉及的中国明朝的内阁、《临时约法》确立的内阁制、英国内阁、德国内阁等内容。
3.不能根据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特点联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比如试题中提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某次战役在大范围内对日军占领区多个据点和交通线发动破袭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的时候,就要联系教材中涉及的这一时期的各个战役特点进行分析,从而知道说的是百团大战。
【应对技巧】
第一,在阅读试题时,要善于抓住题干和选项中的关键词句,准确掌握试题的考查点;第二,要将试题的考点与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相结合,然后再结合教材知识加强对题干和选项内容的理解,再分析判断答案,一定不能孤立地看待试题中出现的知识点,从而使自己解题时无从下手;第三,要解决此类问题还要求学生对教材知识深刻领会并透彻掌握,这是将试题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的基础;第四,平时要多锻炼自己善于将知识纵横联系方面的能力。
典例1
(课程标准卷)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原因在于不能较好地联系三位科学家的理论成就。题干已经明确了比较对象(三位科学家)和比较项(理论)。解答时首先必须弄清楚三位科学家理论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然后逐一判断分析四个选项,从中分析出“共同之处”。哥白尼的“日心说”,不仅铺平了通向近代天文学的道路,而且开创了整个自然界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从哥白尼时代起,脱离教会束缚的自然科学和哲学开始获得飞跃的发展。牛顿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这一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的意义。爱因斯坦在相对论和量子论上作出了杰出贡献。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它们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由此可知三位科学家的理论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也都改变了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因此选项B正确。
【正解】B
1.(湖北中学测试)古往今来,如何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发展,从发展来看,无不采取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下列事件中没有起到强化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是()
A.秦汉的郡县制
B.美国1787年宪法
C.削藩政策
D.《十二铜表法》
2.(长沙雅礼中学考试)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
3.(广东六校联考)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是()
A.前者基于部落选出,后者按等级选出
B.前者基于财产多寡,后者更注重家庭出身
C.前者基于等级选出,后者对所有公民开放
D.前者基于行政选区选出,后者基于部落选出
典例2
(海南卷)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原因在于不能较好地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联系所学知识。上海、天津等地原来是工业比较先进的地区,但“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布局以东北和西部为主,全国这些地区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作为原来工业较发达的上海、天津逐渐在全国的工业比重中下降,所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故答案选C。A明显错误,B项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与上海、天津增长率低不能形成必然的因果关系。D与题意无关。
【正解】C
4.(吉林中学摸底)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这一规定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A.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有利于日本对中国资源的掠夺
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更加恶劣
D.日本建立起对中国的经济控制
5.(浙江温州十校联考)1984年,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
A.获得了承包土地的所有权
B.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C.获得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
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所有权
6.(江苏扬州调研)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民国从未试图要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
B.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
C.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消息未到达农村
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