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观赏园艺学
48476400000017

第17章 观赏植物的栽培管理(2)

盆栽植物入房前,要把温室打扫干净,将玻璃屋面用水冲洗,进行必要的基建维修,同时还要对温室进行彻底消毒(用硫磺粉加木屑混合烟熏),或用40%福尔马林50倍液喷洒。盆栽观赏植物进入温室后,要根据温室条件结合植株的高矮和对温度、光照的要求以及数量等进行合理安排,以充分利用室内空间、方便管理,达到增加生产和提高栽培质量的目的。对于喜高温的种类,应放在离热源较近的地方,如扶桑、米兰、叶子花;不需要特别高温的种类,应放在离热源较远的地方,如倒挂金钟、天竺葵、文竹等。生长发育需要强光的植物应放在温室中部,使它们在白天能够接受更多的阳光,如仙客来、君子兰、瓜叶菊、秋海棠类植物。一些对光照要求不强的种类和管理较粗放的植物可放在花架下面或温室北侧,如旱伞草、天门冬、万年青、红背桂、变叶木等。高大的种类应放在屋脊的下面,如叶子花、白兰花、南洋杉等。处于休眠状态和耐旱的种类可放置在高架下,如仙人掌及多肉多浆植物。在室内继续生长的种类应放在管理方便的地方,如山茶花、瓜叶菊、仙客来等。悬垂的植物最好挂在空中,如吊兰、蟹爪兰、常春藤等。盆栽观赏植物进入温室后的初期,要经常开窗通风,使室内通风,使室内和室外环境尽量接近,使植物能够逐渐地适应室内的环境,对于一些正在生长的植物应及时转盆,以防一侧受光形成偏冠。有些对温度要求不太高的种类,也可在塑料大棚内越冬,如柑橘类、苏铁、阔叶十大功劳等。

三、观赏植物的上盆和换盆

温室栽培的观赏植物多在浅盆或木箱中繁殖,有时也在露地苗床中育苗,当新株生根后或长到一定大小时,需要移栽上盆。另外随植株的不断生长,根系逐渐布满花盆,生长受到限制时,以及土质变劣,营养缺乏,也需要换盆。

(一)上盆

当幼苗从苗床或育苗容器内移出后,需要栽入花盆内培养。上盆前要根据植株的大小或根系的多少来选用大小适当的花盆。若盆过大会给管理者带来不便,浇水量不易掌握,常造成缺水或积水现象,不利植物生长。上盆时,先用碎瓦片将盆底排水孔盖住,然后填放粗粒培养土,以利排水,并靠盆壁放入少量马蹄片或粪干作基肥,其上再覆盖培养土,将幼苗栽入盆中央,将花盆提起在地上蹾实即可。幼小的花苗填土后最好不要用手压按,以防伤害幼根。大型苗木栽入大盆或木箱时,应随填土将盆土的四周捣实。填土时应距盆口2~3cm,大盆和木桶则留出4~6cm,以便于浇水。并及时将花盆放置在蔽阴处,以利于缓苗。

(二)换盆

对于已经盆栽多年的植物,为了扩大其营养面积,需要从小盆换到大盆中;另一种是为换新土,盆的大小不变。换盆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盆的大小要选择适宜,按植物发育速度逐渐换到大盆;二是根据植物种类确定换盆的时间和次数,过早过迟对植物生长发育都不利。一、二年生花卉生长迅速,在开花前要换盆2~4次,宿根花卉大多数是每年换一次盆,木本花卉可2~3年换一次盆。有些特殊情况,如根部患病可随时换盆。一般说来,春季开花的种类在秋季入房前换,如八仙花、天竺葵、倒挂金钟、含笑、杜鹃等。初夏和秋季开花的种类则在春季出房后换盆,如茉莉、文竹、扶桑、一品红等。换盆时,先将植株带土团从盆内取出,将土团四周外围旧土去掉一部分,并剪除一些老根、枯根和卷曲根(有些种类不宜修剪,如橡皮树等),然后放在新盆内,填入培养土蹾实。换盆后应立即浇水,第一次必须浇透,以后浇水不宜过多,尤其是根部修剪较多时,吸水能力减弱,水分过多易使根系腐烂。为减少叶面蒸发,换盆后应放置在荫凉处养护。

四、浇水

浇水是温室盆栽观赏植物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浇水的多少及次数应视季节、天气、植物种类、不同生育期和土壤性质等条件灵活掌握。喜湿种类多浇,反之少浇;生长期多浇,休眠期少浇;疏松土壤多浇,粘重土壤少浇;夏季以清晨和傍晚浇水为宜。浇水用水最好是软水,有些植物对水分特别敏感,若浇水不慎就会影响生长和开花,甚至导致死亡。如大岩桐、蒲包花、秋海棠的叶片淋水往往腐烂,仙客来球茎顶部的叶芽、非洲菊的花芽等淋水后也会腐烂而枯萎;兰科花卉、牡丹分株后,在新根生出之前,如遇大水也会腐烂。

五、施肥

盆栽观赏植物的养分来源,除了由培养土提供外,在上盆或换盆时还应加入一些基肥或在生长期间多次追肥,以补充其不足,基肥以马蹄片或人工配制的完全肥为主,基肥施入量不超过盆土总量的20%,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与培养土混合均匀施入,马蹄片分解较慢,可放在盆底或盆土的四周。追肥以勤施为原则,通常以沤制好的农家肥为主,也可用化肥和微量元素液追施或叶面喷施,有机液肥的浓度不超过5%,化肥的施用浓度不超过0.3%,微量元素浓度不超过0.05%。施肥次数依植物种类和生长发育状态而定。就一年来讲,在生长旺盛期进入前要适时追肥。在生长期间,还要视植株大小、花的多少以及耐肥力的强弱,可每隔6~15天追肥一次。夏季伏天和冬季养护阶段,绝大多数种类处于半休眠状态,应少施或不施肥,以免根系腐烂。就一天而言,以晴天傍晚追肥最适宜。为了防止肥料集中在盆土表皮,施肥前应松土,以便于肥液下渗,施肥后头几天的浇水量不要太大,以免肥液从盆底流失,并要避免将肥液滴在叶片或花朵上造成烧伤。

盆栽观赏植物的用肥应合理配施,否则会发生某种营养缺乏症。苗期主要是营养生长,需氮肥较多,花芽分化和孕蕾阶段需要较多的磷肥和钾肥。观叶植物不能缺氮;观茎植物不能缺钾;观花和观果植物不能缺磷。有时还需补充一些微量元素,喜酸性植物还需一些酸性肥料。

六、整形修剪

(一)整形

整形随栽培目的和植物种类不同而异,一般可分为自然式和人工式。自然式利用植物的株型,稍加人工整形,使分枝布局更为合理美观,多用于株型高大的观叶、观花植物,如苏铁、棕榈、蒲葵、南洋杉等。人工式是根据不同的爱好,对植株进行整形,强制植物按照人们的造型要求生长。

整形前必须对植物的习性有充分的了解,枝条纤细或较弱者,宜采用拍子形、牌坊形、圆盘形或“S”形,如常春藤、文竹、旱金莲、一品红、令箭荷花、麒麟刺、结香等。枝条硬者,在做弯前先用刀在做弯处割伤,然后整成“S”形、云片形或各种动物造型以及“福禄寿”等字样,如腊梅、扶桑等。

整形常用方法有绑扎和捏形,有时为了造型还可设立各种形状的支架或采用多盆在一起的造型。

(二)修剪

分生长期修剪和休眠期修剪。生长期修剪是在春、夏、秋三季进行,修剪量较小,包括摘心、除芽、剥蕾、摘除黄叶、剪枝等。以观果为主的种类还应及时疏花疏果。休眠期修剪常在晚秋至次春发芽前进行,也可在春秋二季盆栽观赏植物进出温室前进行。修剪要结合植物的开花习性进行,在当年生枝条上开花的扶桑、倒挂金钟、叶子花等,应在春季修剪。而一些在两年生枝条上开花的杜鹃、山茶花等,应在开花后短剪枝条,使其尽早形成更多的侧枝,为来年增加着花部位。对一些果实观赏价值不高的种类开花后要及时剪除残花。